粘蟲懸繭蜂

在我國僅發現寄生於粘蟲,稻田和麥田內均常見。單寄生。蜂產卵於粘蟲幼蟲體內,蜂幼蟲老熟以後即鑽出寄主體外,先吐絲粘附於葉片上,再引絲下垂,並上下多次,似加粗絲索,然後懸空吐絲結繭。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粘蟲懸繭蜂
拉丁學名:Meteorusgyrator(Wesmael)
綱:昆蟲綱
目:膜翅目
科:繭蜂科
功能類別: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粘蟲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小麥

形態特徵


體長4.5-5.2毫米。體黃褐色至赤褐色,北方個體色較深;單眼區及腹部後端色稍暗;複眼、觸角至末端、端跗節及爪、有時第一背板全部或僅凹漥附近、產卵管鞘,均黑褐色至黑色。翅透明。翅痣淡黃褐色。側單眼間距與單複眼間距相等,約為單眼直徑的2倍;顏面下端寬約為高的1.5倍;上頰寬約為複眼橫徑的0.65倍;觸角32-36節;胸部刻點較細而稀;並胸腹節具網狀皺紋,基半有中縱脊。前翅徑脈第二段近於第一段的3倍,與第二肘間橫脈等長;第一肘間橫脈與肘脈第二段等長,與迥脈相交且約等長,為第二肘間橫脈長的1.3倍;小脈在基脈稍外方;但亦有少數個體迥脈稍為前叉式。腹部第一背板基部呈柄狀,在氣門前方的凹漥明顯,後方縱行刻條甚明顯,背板下緣在腹面近於平行不相接觸;第二及以後各節背板光滑;產卵管鞘稍超過腹長的一半,約為後足脛節長的0.65倍。

與雌蜂相似。但上頰寬僅比複眼橫徑稍狹;後翅中脈端段較短,為後小脈及後基脈的0.6倍;腹部第一背板柄部較寬,凹漥大而深,氣門後的擴大部位較短而寬。繭紡錘形,很似麥粒,長5-6毫米,橫徑約2.5毫米,多為黃褐色,但亦有赤褐色繭。繭質薄而半透明,外表有疏鬆的粗絲,繭的一端有絲索懸於植株葉片上,可被風吹盪。羽化孔在繭的下端,從繭端開一圓蓋外出,繭蓋一般仍連於繭上,孔圓形,邊緣光滑。

生物學特性

在中國僅發現寄生於粘蟲,稻田和麥田內均常見。單寄生。蜂產卵於粘蟲幼蟲體內,蜂幼蟲老熟以後即鑽出寄主體外,先吐絲粘附於葉片上,再引絲下垂,並上下多次,似加粗絲索,然後懸空吐絲結繭。有時從繭內會育出負泥蟲溝姬蜂次生大腿小蜂絨繭金小蜂粘蟲廣肩小蜂菲島黑蜂等重寄生蜂。據中國農業有害生物信息系統資料,在國外寄主還有棉鈴蟲、甜菜夜蛾、舞毒蛾、油杉毒蛾、天幕毛蟲等近60種。

地理分布

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江蘇浙江四川福建廣東貴州雲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