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黑蟲

米黑蟲

可在大米、稻穀、小麥、小米和油料等儲糧中發現,造成儲糧損失的是幼蟲;也可危害蠶繭、菸葉、茶葉、動植物標本及中藥材等。幼蟲吐絲連綴糧粒、碎屑和糞便顆粒而築成長管形的繭,幼蟲在繭內取食危害。每年發生1~2代,以幼蟲越冬。

基本信息

米黑蟲 米黑蟲 Aglossa Dimidita
螟蛾科Pyralidae。

成蟲特徵

展26~28mm。複眼黑色。前翅表面覆蓋黃褐色和紫黑色鱗片,並形成美麗的花紋,外緣有一列為數7個的紫色斑點。後翅顏色較淡。
棲息場地和習性

生活周及各發育階段的形態

每一雌蟲平均產卵約500粒,產卵期可持續10天左右。在溫度30℃和相對濕度75%條件下,完成其生活周約需90天。
--乳白色,略有皺紋。約經14天孵化為幼蟲。
幼蟲--長約24mm,亮黑色,散生長毛。部棕黃色,部背面有橫紋。幼蟲期約60天。
--長約12mm,亮棕紅色,腹部末端略呈黑色,端有紫色刺毛一束。蛹期約16天。
成蟲--性喜陰暗,白天隱伏暗處,交配和產卵等活動都在夜晚進行。成蟲壽命短,約10天,不取食。
防治要點:
1. 保持倉庫清潔衛生,並安裝紗窗紗門。
2. 散裝糧可用4ppm保糧磷,4ppm甲基嘧啶磷,0.5-1ppm溴氰菊酯與穀物拌和30-40公分。
3. 倉內空間掛敵敵畏布條。
4. PH3常規熏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