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楊

陝北民歌新秀米高楊,自幼酷愛榆林小曲、陝北說書和陝北民歌,曾被邀請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禮堂表演,以一首《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獲得一致好評。

個人介紹

陝北民歌新秀米高楊

寫真 寫真

紮根農村國小熱心參與公益事業

2002年,米高楊懷著滿腔熱血來到榆陽區巴拉素鎮三場村志慧國小支教。他說:“多一個老師就會少一座監獄,教書育人是我的夢想。”志慧國小是教師邊志慧在賣光家底、負債累累的情況下創辦的一所愛心國小。緣於愛心,緣於良知,米高楊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在待遇低、條件差的情況下一乾數年。在任教期間,他先後兩次帶領學生走進北京電視台及北京社會科學院表演陝北腰鼓和陝北民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米高楊離開了志慧國小後,仍一直關注著學校的發展變化。

米高楊積極傳承中華民族助人為樂美德,先後組織實施了多次為貧困地區學齡兒童募捐活動,為肝硬化患者王天笑和靖邊女教師、癌症患者、詩人煙雨開展募捐活動。5·12汶川地震發生後,他積極參與榆陽區電視台和榆林紅十字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募捐活動。

挖掘陝北民歌把歌唱進人們心窩

陝北,猶如民歌的海洋。米高楊生於陝北,長於陝北,自幼受到陝北民歌的薰陶。加上對民歌的敏感與熱愛,使自己在民歌演唱方面的長進與成就一點一滴地匯聚,很快成為“榆林電視台綜藝之星”。

外界傳聞,陝北民歌都是老調調,唱民歌的都是老漢漢,咬字不清,聽不懂唱詞……民歌手的個人文化素質亟待提高。為了延續、發展與推廣陝北民歌,米高楊傾注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為陝北民歌注入新的活力,使陝北民歌綻放出新的光芒。他說:“我會盡心盡力完成好演唱工作,使陝北民歌唱響祖國大地,唱進人們的心窩窩,讓人們感受陝北民歌的蒼涼厚重和情深意長。”

當選形象大使做好每件事

憑著天賦和刻苦,米高楊一步一步地成長。2008年10月,在榆林市首屆旅遊形象大使選拔賽上,米高楊高票當選。他說:“我要為榆林的旅遊事業貢獻一份力量。”他還多次應邀參加各類演出活動,並多次獲獎,還得到黨音之等專家的充分肯定。2009年3月,他被推薦為第10屆“榆林市十大傑出青年”候選人。米高楊說:“這些是榮譽,更是責任,自己一定會盡心盡力做好每件事……”

熱愛生活,熱愛藝術,不斷追求,無私奉獻,米高楊在感受社會陽光普照的同時,也在盡最大所能奉獻社會、回饋家鄉,為創造美好生活而奮進著。

表演 表演

——米高楊

1984年,在榆陽區金雞灘鎮柳卜灘村老米家,一個男孩降生了,孩子清澈響亮的哭聲讓一家人欣喜不已,初為人父的老米高興地說:“這娃娃的聲音真亮,以後能當個歌唱家呀。”

家人給孩子取名米高楊,應了父親的話,這個“80後”男孩從小就有唱歌的夢想。長大後,不僅將陝北民歌唱響全國,還幫助更多的貧困孩子實現了夢想。

童年有夢

進藝校苦學聲樂

米高楊有5個姑姑,個個能歌善舞。從米高楊記事起,家裡就有一台錄音機,裡面經常播放一些當時流行的音樂和陝北說書,聽得久了,自然就模仿著唱了。令人叫絕的是,5歲的米高楊已能完完整整說出很多段陝北說書了。

上國小後,米高楊被選為班裡的文藝骨幹,每年“六一”兒童節,他都要表演節目,而且都能捧回獎狀。1999年,米高楊初三畢業時,被榆林市百花藝校選中。雖然當時家庭貧困,但父親還是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個好的發展,於是他找到學校負責人,希望先欠著學費讓孩子上學,以後慢慢補上。學校負責人被這位父親的執著所打動,同意讓米高楊先上學。

“報名那天,父親騎腳踏車帶著我走了60多里路,到學校時累得滿頭大汗。報名後,看著父親離去的背影,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唱歌,不讓父親失望。”米高楊在學校學習聲樂專業,經常被派到鄉下演唱秦腔,很多老師都誇他唱得好。學校的一伙食費每天3元,欠著學費的米高楊為了省錢,和其他同學合夥買了一個電熱爐,頓頓煮掛麵吃。為了賺學費,放假期間他到工地當小工,每天靠搬磚掙錢。

畢業後,米高楊在榆陽區巴拉素三場村國小當了一名音樂老師,一邊工作,一邊參加各種比賽。2006年,米高楊在第一屆陝北民歌大賽中獲得銅獎。

少年追夢

帶學生勇闖北京

“每個人都會有夢想,我的夢想就是把陝北民歌、陝北藝術帶到全國各地,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陝北。”米高楊如是說。

2006年春天,米高楊看到北京電視台的一個道德評選活動助演報名廣告。他趕緊撥通電話,說明自己在學校教書,希望帶著學生去北京表演陝北腰鼓。一個月後,北京電視台來了兩名記者,到學校實地考察、拍攝,然後將節目樣帶拿回去。經過篩選,米高楊接到了邀請函。

“我當時別提有多開心了,我們農村孩子也可以去首都的電視台,把陝北腰鼓表演給全國觀眾看了。”米高楊帶著10個學生出發了。當時榆林到北京沒有直達火車,米高楊和孩子們到了山西大同車站後,只買了站票,他和孩子們拎著表演道具和行李,擠在火車過道里。列車長聽說是陝北農村學生要去北京表演,破例給他們安排了免費的軟臥車廂,讓孩子們休息。

“我們到達北京後,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已經安排好賓館,並帶著我們遊了長城、故宮,看了天安門升國旗儀式,我和學生們都是第一次去首都,真是太激動了。”節目錄製當天,孩子們和羽泉、騰格爾、孫悅等明星同台演出,發揮得特別好,評審們也給了很高的評價。

同年,米高楊獲得全國聲樂、器樂大賽青年組二等獎,並被北京社科院邀請去參加打工子女迎新春晚會,米高楊在社科院禮堂唱了一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震驚了全場。“這一唱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心,也讓我明白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更加堅持夢想,終有一天我能把陝北民歌唱響全國。”

成年助夢

幫他人實現夢想

2006年,米高楊拜榆林的聲樂教育家孟宗汲為師,繼續精心學藝。“老師教了我好多唱歌方法,發聲、用氣,唱歌技巧。我一邊學習一邊參加一些專業比賽。”2008年,米高楊成為榆林市第一批旅遊形象大使;2009年,獲得中央電視台青歌賽榆林賽區銅獎;2012年,參加雲南衛視《完美聲音》節目,進入全國50強。

演出多了,這名“80後”的陝北民歌手開始小有名氣,經濟條件也逐漸好起來。在他心裡,還有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資助更多貧困的學生,讓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2007年,榆陽區金雞灘鎮一名貧困大學生考上二本院校,米高楊資助了4000元;“5·12”汶川地震,他捐了5000元;2011年,他資助兩名綏德大學生4年學雜費3.2萬元。每一名被資助對象,米高楊都親自去了解情況,他希望自己能把錢用在刀刃上。曾經有一名貧困生高考分數特別高,可以選擇一本重點院校,但考慮到學雜費用,這名學生報了每年學費只有2800元的一所二本院校,米高楊不希望他因此耽誤前途,毫不猶豫地資助了他。

米高楊說:“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過了很多苦日子,也曾無助過,也希望有人能拉我一把,所以我能體會這些貧困學生的處境。如今,我的經濟條件好了,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也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實現他們的夢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