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蘿布依族苗族彝族鄉

米蘿布依族苗族彝族鄉位於貴州省水城縣東南部的巴浪河畔,全鄉總面積137.41平方公里,全鄉轄5個行政村,98個村民組。是一個以布依、苗、彝、水族、仡佬族、回族、蒙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1%。

基本信息

米蘿布依族苗族彝族鄉位於貴州省水城縣東南部的巴浪河畔,東與阿戛鄉接壤,西與勺米鄉相連,南與果布戛、野鍾、楊梅等鄉交界,北於鹽井鄉毗鄰,全鄉總面積137.41平方公里,地勢呈南高北低走勢,最高海拔為2400米,最低海拔880米,森覆蓋率達29.5%。截至2008年,全鄉轄5個行政村,98個村民組,7806戶,28295人。是一個以布依、苗、彝、水族仡佬族回族蒙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1%。

氣候特徵

米蘿布依族苗族彝族鄉風景秀美,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7.8℃,無霜期280—320天,年降雨量1100mm—1350mm,雨量充足,水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素有“水城米糧倉”之稱。

礦產資源

米蘿布依族苗族彝族鄉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2008年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大理石石灰石、鐵、銅等,其貯藏量大,特別是煤炭資源貯藏量可開採上百年,煤的貯藏量高達6億噸,是格木底煤田的中部位置,並目保持完整;米蘿礦井,年產180萬噸,礦井位於格木底向科南西翼,西起巴浪河與玉舍礦井相鄰,東止阿嘎勘探區6號探線,淺紅煤層露頭,深部至+650m水平,井田走向9km,傾斜南2.7km,面積21.3k㎡可採煤層11層,煤層平均傾斜角15°一25°,礦井地質儲量16908.3萬噸。該井田為緩傾斜煤層,勘探程度較高,服務年限為75 年,採用斜井開拓。

經濟發展

截至2008年6月的數據統計,米蘿布依族苗族彝族鄉有耕地面積37680畝(計稅面積21150畝),其中水田12540畝,旱地25140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經濟作物有烤菸、茶葉、蔬菜等,經果林有獼猴桃、楊梅、桃、李、柿子、金橘等。其中,烤菸種植4000畝左右,茶葉2000畝,蔬菜常年種植1500畝左右;楊梅6606畝,獼猴桃2500畝,桃、李、柿子、砂糖柑共1900畝。
2007年,米蘿布依族苗族彝族鄉工農業總產值完成5087.64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898.84萬元,工業總產值完成188.8萬元;財政總收入完成496.09萬元,其中國稅完成103.16萬元,地稅完成251.76萬元,財政完成141.17萬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79萬元;適齡兒童入學率98.25%,國中階段入學率103.7%;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8‰以內;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117元,人均占有糧374公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