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老排

米老排

米老排是一種金縷梅科殼菜果屬植物,是中國南方速生用材樹種。

米老排 Mytilaria laosensis
米老排米老排
別名:殼菜果
英文名:Mytilaria
科屬:金縷梅科殼菜果屬
形態:長綠喬木,成年樹高達30m,胸徑80cm;樹冠球狀傘形,樹幹通直,樹皮暗灰褐色,小枝具環狀托葉痕;嫩枝無毛。葉寬卵圓形,長10~13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全緣或3淺裂,掌狀5出脈,葉柄長7~10cm。花兩性,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軸長約4cm,花多數,排列緊密,萼片5~6,被毛;花瓣長0.8~1cm,雄蕊10~13枚,花絲極短;花柱長2~3cm。蒴果長1.5~2cm,外果皮厚,黃褐色;種子長1~1.2cm,褐色,有光澤,種臍白色。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生態:米老排是我國南方速生用材樹種,其垂直生長於海拔1800m以下中、低山及丘陵地帶,喜光,幼苗期耐庇蔭,幼樹則多出現在林邊及陽光充足的地方。喜暖熱、乾濕季分明的熱帶季雨林氣候,要求年平均氣溫20~22℃,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0.6~14℃,年降水量1200~1600mm;抗熱、耐乾旱、能耐-4.5℃的低溫,適生於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山腰與山谷蔭坡、半蔭坡地帶,低洼積水地生長不良;土壤以沙岩、沙頁岩、花崗岩等發育成的酸性、微酸性的紅壤系列,以赤紅壤為主,石灰岩之地不能生長。萌芽性強,萌芽更新能力強,耐修剪。套用:根系發達,抗風能力強;少病蟲害,樹齡較長,生長快速,對不良氣候抵抗能力
主要分布地區:
相對生長方程模擬從南亞熱帶引種的米老排林分生物量。結果表明:15年生米老排人工林分的生物量為195.972t·hm^-2。其中喬木層為194.772t·hm^-2,林分平均淨生產量為15.610t·hm^-2a^-1,其中喬木層為15.185t·hm^-2a^-1。喬木層中樹幹(包括樹皮)、枝、葉和根系的生物量分別為99.664t·hm^-2、24.829t·hm^-2、5.074t·hm^-2和65.165t·hm^-2。排老米喬木層葉面積指數5.274,葉的淨同化率為329.2g·m^-2a^-1。極端最低氣溫-8℃左右對生物量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造林試驗及生產實踐表明,在廣西米老排應選擇海拔300~800N低山,高丘地貌的中,下坡造林,生長較好;上坡和山脊地帶生長較差,林分分化嚴重。土壤以紅壤生長為好赤紅壤生長一般,第四紀紅色地發育的土壤生長差。米老排多為山地造林,坡25以下可用帶墾或小撩壕,帶上挖穴,穴規格為50CM50CM40CM;坡度超過25時,煉山後穴墾,植穴規格為50CM50CM30CM60CM60CM40CM。每穴施磷肥或氮磷鉀復混肥150g為基肥。造林初植密度,立地條件好的造林地,初植密度為2m3m或2。7M2。7M,即1370~1667株hm;一般立地為2m2m或2m2.5m。裸根苗造林最好是1~2月,最遲不超過3月中旬;容器苗不受季節制約,但仍以1~4月和陰天造林為好。5月氣溫高,造林成活率受影響,且影響當年的生長量。定植宜在雨後進行,裸根苗要求當天起苗當天種完。起苗時注意保護苗根,不傷頂芽,修剪葉子,隨起苗隨分級綁紮,然後漿根。定植時要深栽,根系要舒展,土要踏實,苗木端正,再覆細土。中性偏陽樹種,生長快且高大,可與陰性樹種如杉木等組成混交林,形成多層次結構林分。米老排與其他樹種如格木,火力楠,香樟等闊葉樹種混交成林,混交方式可行間,也可帶狀,塊混交,可根據實際需要。 造林當年夏季撫育鬆土1次,同時施氮,磷,鉀復混肥為100~150g/每株。秋季再除草1次;以後每年除草鬆土2次,連續3年。第2,3年春各追肥1次,追肥量100g株。在撫育除草同時,要修剪條,撫育管理好的林分,造林第2年,平均樹高2。5M以上,提前成林。林分在2~3年後開始鬱閉,4~5年生時應該、適當間伐,間伐後鬱閉度約保持0。6左右。第10年左右再間伐一次,最後保留600~900株hm。
主要有害生物防治 據初步研究,米老排已發現的病害病原物有19種,其中危害葉部的16種,危害莖枝的3種。常見病害有球氈病,角斑病,及炭疽病。球氈病是幼林主要病害,發病率可達75%~100%,主要危害部位是葉,多出現在海拔400M以下丘陵地,每年5~10月高溫多雨季節時出現,可用20%的三氯殺蠟醇1000~1500倍液毒殺,幼林也可用煙霧劑防治,角斑病為苗圃和幼林常見病害,每年5~8月出現;褐斑病和炭疽病也是苗期病害,褐斑病出現在5~7月,炭疽病出現在5~9月。這些病以防為主,措施是選好圃地,合理調整密度,加強苗期管理,出現病害時剪葉,用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75%的甲菌清等800~1000倍液等防治;也可用1:100的波爾多液防治。危害米老排的主要害蟲有剌蛾,袋蛾,燈蛾,葉甲、金龜子,蝗蟲、蟋蟀等,其中刺蛾,袋蛾和葉甲危害較大,用敵百蟲800~1000倍液等噴殺,也可用燈光誘引滅殺。
前途及發展前景
對福建省長泰岩溪林場五種混交類型林分的生物量與生產力、林地土壤化學性質、水源涵養功能等方面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米老排人工林不但生長迅速,且生態效益顯著;進而提出米老排的育苗造林技術,為進一步推廣營造米老排速生豐產林提供科學依據. 米老排木材散孔材,紋理直,結構細,乾縮小,質量係數高,硬度和強度中等,不劈裂,易加工,切面光潔,色澤美觀,耐用而不受蟲蛀,握釘力強,膠黏和油漆性能好,適作建築、家具、家具、室內裝修、木地板等用材,它的纖維長25968.16um,寬39.3um,也是較好膠合板用材。期為25年左右的大徑級單板原料林。據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實驗中心17年生樹分的觀測數據,平均樹高21.0m,平均胸徑23.0cm,包括間伐材材只蓄積量達334.5m立方/h平方,按2005年市場價,18cm~22cn徑級的原木,450元/立方,17年生林分,木材產值達10.5萬元/h平方,平均產值6165元/h平方,經濟效益顯著。精老排是北熱帶季雨林中生長迅速且高大的闊葉樹種,它枝葉濃茂,葉量大,據黃鏡光等研究,4~5年生幼林,葉乾1125kg/h平方,7年生林分林下凋落物厚3~8cm,達1.1t/h平方,成林內腐殖質層厚達22~28cm,是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的優良樹種。米老排的枯落葉較多,且易腐爛,養分豐富,對林地肥力改善,林地水源涵養有較大的促進作用,造一茬米老排林後,土壤肥力會有較大提高,而且土壤疏鬆,結構大大改善,利於下一代林木生長,也是南方馬尾松、杉木人工樹地力恢復的優良茬(代)樹種。可在我國南亞以南地區大力發展,中亞熱帶地區的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也可自動選擇適宜的立地適當發展。
米老排屬金縷梅科
是我國北熱帶近期試種成功的優良速生闊葉樹種。該研究套用小試經驗,編制了包括良種壯苗、適地適樹,合理整地、造林密度和幼林撫育等方面的中間試驗技術要點,共營造中試林363.7公頃,7年生幼林分平均樹高11.34米,胸徑10.07厘米,每公頃蓄積量124.88米?,為原設計技術指標的2.4倍,在同類條件下,較一般措施林分單位面積蓄積量提高119.9%。在中試的同時,開展了米老排種子貯藏與育苗技術,造林地選擇,整地與造林技術,幼林管理與間代技術以及主要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科學的米老林豐產營造的組裝配套系統技術。該技術對開展林木速生豐產等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套用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