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養蛋雞疲勞綜合徵

籠養蛋雞疲勞綜合徵

籠養蛋雞疲勞綜合徵的病因多種多樣,綜合效應會造成病雞產蛋質量和數量下降,病雞體內缺少鈣、磷元素,可以使用添加維生素D的方式進行治療和預防。

基本信息

概述

籠養蛋雞疲勞綜合症是青年母雞的一種營養紊亂性骨骼疾病。隨著飼料業提高了蛋雞飼料中鈣的水平,如今本病的發生率與30年前相比降低了許多,但本病所造成的蛋雞死淘率在總死淘率中占的比例還很高。

發病特點

本病多在炎熱的夏季發生,高產蛋雞在產蛋上升期至高峰期(140~210日齡)發病,產蛋高峰過後不再出現,產蛋上升快的雞群多發。

發病時雞群表現正常,採食、飲水、產蛋、精神都無明顯異常變化,在晚上關燈時也無病雞,而在早晨餵料時發現有死雞,或有病雞癱在籠子裡,若發現早,將病雞放在舍外,自行產出1枚蛋或人工助產後便恢復正常,也不再發病。

症狀

病雞表現頸、翅、腿軟弱無力,任人擺布,站立困難。病初產軟殼蛋、薄殼蛋,雞蛋的破損率增加,蛋清水樣。食慾、精神、羽毛均無明顯異常。雞易骨折,胸骨軟、變形。死雞的口內常有粘液,常伴有脫水、體重下降。

病理變化

肺臟充血、水腫。心肌鬆弛。腺胃黏膜糜爛、柔軟、變薄,腺胃乳頭平坦,幾乎消失,腺胃乳頭內可擠出紅褐色液體,有時腺胃壁(多在腺胃與肌胃交界處)出現穿孔。卵泡有出血斑。輸卵管黏膜乾燥,常在子宮部有一硬殼蛋。肝臟有淺黃白色條紋,有小的出血點。腸內容物淡黃色,較稀,腸黏膜大量脫落。泄殖腔黏膜出血。

發病原因

各種原因造成的機體缺鈣及體質發育不良是導致該病的直接原因。

鈣的添加不及時。飼料中鈣的添加太晚,已經開產的雞體的鈣不能滿足產蛋的需要,導致機體缺鈣而發病。
蛋雞料用的太早。由於過高的鈣影響甲狀旁腺的機能,使其不能正常調節鈣、磷代謝,導致雞在開產後對鈣的利用率降低,雞群也會發病。而適時用過度料的雞群發病少。
鈣、磷比例不當。由於蛋雞對鈣、磷是按照一定比例來吸收的,當鈣、磷比例失當,也不能充分吸收,影響鈣往骨骼的沉積。
維生素D添加不足。產蛋雞缺乏維生素D時,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減少,血液中鈣、磷濃度下降,鈣、磷不能在骨骼中沉積,使成骨作用發生障礙,造成鈣鹽再溶解而發生雞癱瘓。飼料中缺乏維生素D,就是有充足的鈣,雞也不能充分吸收。
鳴群性成熟過早。由於雞群開產過早,初產時雞的生殖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性成熟和體成熟同步。
缺乏運動。如育雛、育成期籠養或上籠早、籠內密度過大、雞的運動不足等,導致雞的體質較弱而易發該病。
光照不足和應激反應。由於缺乏光照,使雞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減少,從而發生體內鈣、磷代謝障礙;另外,高溫、嚴寒、疾病、噪聲、不合理的用藥、光照和飼料突然改變等應激均能造成生理機能障礙,也常引起雞群發病。炎熱季節,蛋雞採食量減少而飼料中鈣水平未相應增加,也會導致發病。
還有某些寄生蟲病、中毒病、管理的原因以及遺傳因素也能導致發病。

預防措施

加強管理

雞的飼養密度不可過大,育雛、育成期及時分群,上籠不可過早,一般在100天左右上籠較宜。

在炎熱的天氣,給雞飲用涼水,在水中添加電解多維。做好雞舍內的通風降溫工作。

每天早起觀察雞群,以便及時發現病雞,及時採取措施。

按照雞齡適時換料,一般在開產前兩星期開始使用預產料。

加強營養

保證全價營養,使育成雞性成熟時達到最佳的體重和體況。籠養高產蛋雞飼料中鈣的含量不要低於3.5%,並保證適宜的鈣、磷比例,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維生素D32 000國際單位以上。平時要做好血鈣的監測,當發現產軟殼蛋時就應做血鈣的檢驗。

治療措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