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子魚

籃子魚

籃子魚,俗稱泥蜢。是分布在日本到澳洲東部的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紅海的熱帶性魚類。口吻很像兔子,所以英文又稱“兔魚”,吃東西時的相貌也很像兔子。在背鰭、臀鰭、尾鰭上長有堅硬且長的刺,長刺的根部會分泌毒液,故被刺到時會感到劇痛。

基本信息

簡介

籃子魚科(泥蜢)隸屬刺尾魚亞目籃子魚科,本科有1屬27種,體呈長卵形,側扁,體表有許多不規則斑紋,

籃子魚籃子魚

是分布在日本到澳洲東部的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紅海的熱帶性魚類,常棲息於岩礁或珊瑚叢中,有時會進入鹹淡水和河口,以海藻為主食。 頭短小。口吻略尖突或稱段管狀,很像兔子嘴,吃東西時的相貌也很像兔子。有時也會齧食珊瑚,這時它那兔子般的嘴就發揮了極大的效用。卵的直徑約為1.5毫米,經27小時就可孵化。孵化後的幼魚經過48小時就可張口覓食。

籃子魚的體形會隨著成長而變化。在稚魚時有橫紋,隨著成長會變成雲狀的斑紋。至成魚時斑紋消失,全身呈褐色。

籃子魚籃子魚

籃子魚喜食海藻,因而身上有一種味道,但肉味鮮美。

型態特徵

體呈長卵圓形,極側扁。頭小。吻略尖突,或突出而呈管狀。口小,不能伸縮;頜齒一列,門狀齒,排列緊密;鋤骨、齶骨及舌上均無齒。體被極小之圓鱗,不易脫落;鰓蓋骨及頰部亦被鱗;側線單一且完全,高位。背鰭單一,硬棘部與軟條部間具缺刻或不明顯;胸鰭圓形;尾鰭內凹或叉形。 藍子魚科眼睛的條紋深褐色到黑色的;一個寬的白色弧從峽部與第二個的基底的胸延續的-第4個背棘;在白色的條紋,身體褐色或灰色後面背面,腹面略白的。棘矮胖的,不是很尖銳而有毒。前鰓蓋骨角120個?強的部分重疊的鱗片在眼窩的中心之下深地復蓋頰,8或9列;胸的中線完全復蓋著鱗片。前鼻孔的打開長在上非常短的管是比較高的在後部地。棲息於珊瑚礁並且吃藻類與小型無脊椎動物。成魚成對出現。

生態習性

暖水性近岸小型至中大型魚類。幼魚大都成群棲息於枝狀珊瑚叢中,以死珊瑚枝上的藻類為食,有的則待在混濁的紅樹林區或河口區成長。成魚則成群洄游於珊瑚礁區,有的則生活於混濁的河口或港口區。日行性魚類,以藻類為食。在大部分地區屬游釣性之高經濟食用魚類,但需小心的是本科魚類背鰭、腹鰭及臀鰭之硬棘具有毒腺,被刺後會引起劇痛。

種群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及地中海東部。

種類介紹

點籃子魚

點籃子魚Siganusguttatus(點黎猛) 習性:通常棲息於珊瑚叢或岩礁中。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中部和西部,中國見於南海。屬暖水性淺海魚類。

體形:一般體長15~30cm。

釣場:珊瑚礁海域、岩礁海區及海岸、碼頭防波樁附近 釣法:船釣底、輕磯竿底、手竿拖動、磯浮等釣法。

餌料:鮮蝦肉、沙蠶、貝類肉等。主要以大型海藻為食,如青苔,滸苔,褐藻等。

點籃子魚點籃子魚

釣期:全年皆可,7~11月為最佳釣期。

注意事項:點籃子魚背鰭、臀鰭和腹鰭鰭棘基部有毒腺,被刺傷後會引起劇烈疼痛。

褐籃子魚

拉丁名:Siganusfuscessens(Houttuyn)

褐籃子魚褐籃子魚

英文名:duskyspinefoot,fuscousspine-foot,rabbitfish

俗名:褐籃子魚

綱目:籃子魚科

產地及產期:生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和珊瑚中。喜食海藻、海中浮游生物和附著物,故肉質有獨特風味。

形態:體側扁,橢圓形。頭臉似兔,故英語有兔魚之稱。腹鰭兩側有硬刺,中間為軟條。體褐色,散布著許多白點。尾鰭後緣彎入。其背鰭、尾鰭和腹鰭的刺有毒腺。體長達40厘米,重可達l千克。

大籃子魚

俗稱:印度狐狸、白狐狸

大籃子魚大籃子魚

名稱:大籃子魚

英文名:Magnificentrabbitfish

學名:Siganusmagnificus

分布:印度洋、印尼、台灣

飼養要求:水溫: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小心

性情:溫和

最小水族箱尺寸:350升

食性:雜食性

體長:可達24(厘米)

難養度:一般

狐籃子魚

狐籃子魚狐籃子魚

狐籃子魚Siganusvulpinus (黎猛)

習性:常成群棲息於岩礁和珊瑚叢中。分布於熱帶太平洋中部淺水區,中國見於南海。暖水性近岸小型魚類。

體形:一般體長16~19cm

釣期:全年皆可,5~9月為最佳釣期。

注意事項:狐籃子魚各鰭鰭棘有毒腺,被刺後會引起劇烈疼痛。

養殖技術

籃子魚的養殖種類

籃子魚籃子魚

籃子魚

據不完全統計,籃子魚科大約有26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約14種,目前約有10種籃子魚在不同地區被養殖食用,主要有白斑籃子魚(S.canaliculalus)、點籃子魚(S.guttatus)、金帶籃子魚(S.lineatus)、黃斑籃子魚和褐籃子魚(S.fuscesoens)等。在東南亞和中東地區主要養殖白斑籃子魚,而在中國東南沿海主要養殖黃斑籃子魚和褐籃子魚。

籃子魚的生態習性

1.生活習性:籃子魚是近海暖水性小型魚類,喜棲息於岩礁、珊瑚叢、海藻床、紅樹林沼澤的河海交接處。多為成群巡遊、棲息和攝食,且魚群品系單一。籃子魚容易受驚

籃子魚籃子魚

嚇,且成魚比幼魚更甚;受驚嚇時魚體色急劇變深並向水面跳躍。據此,養殖籃子魚時水位不能太滿。

2.食性:天然海區籃子魚常以附著在岩礁、珊瑚礁或海底藻床的絲狀綠藻、褐藻及硅藻為食。在中東地區,當水溫下降為24℃以下時,籃子魚會出現食性由雜食性轉變為草食性的現象。可見籃子魚是以植物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

3.溫度:籃子魚屬廣溫性魚類,在中東地區,白斑籃子魚生長適宜

水溫為23~33℃;能耐高溫,在夏季水溫高達36.5℃仍能正常攝食,但不能忍受高溫時水溫迅速升高。

4

籃子魚籃子魚

鹽度:籃子魚屬廣鹽性魚類,其生長最適鹽度為19‰左右,能適應鹽度的快速變化。據Lam(1974)報導,籃子魚能存活於鹽度5‰的海水中。而在巴林沿海鹽度達41~47‰,籃子魚仍能正常生長並繁殖後代。但在10~15天內將白斑籃子魚逐漸淡化至全淡水中養殖,魚會在2~7天內全部死亡,可見籃子魚不能適應全淡水的環境。

5.p

H值:籃子魚適宜pH應為7~9,水體中pH值超過9時,籃子魚就有不適的感覺。

6.溶解氧:據Lavina和Alcala(1973)報導,籃子魚無法存活於溶解氧低於2mg/l的海水中。籃子魚耗氧量大,要求養殖水體溶解氧達5mg/l以上。因此,在夏季養殖籃子魚出現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缺氧,而非高溫引起。

籃子魚的營養與飼料

籃子魚籃子魚

1.籃子魚的營養需求:中國對籃子魚的營養需求的研究尚不多見。而國外對幾種籃子魚的營養需求進行了一些試驗研究。據荻野(1980)報導,褐籃子魚對由白魚粉62.3%、糊精28.7%和脫脂鮪魚肝粉5.0%配合的飼料蛋白質消化率為67.77%;對由脫脂大豆91.0%、和脫脂鮪魚肝粉5.0%配合的飼料蛋白質消化率為74.0%。Parazo(1990)研究點籃子魚幼魚時得出最適蛋白質需求量為40%;

而孫國祥和Al-Aradi(1999)研究指出白斑籃子魚對蛋白質的適宜需求量為29.35%;張邦傑等(1999)在池塘單養黃斑籃子魚時投餵蛋白質含量為28~32%的自製配合飼料獲得較佳的生長效果。Phromkunthong等(1997)研究發現,籃子魚仔、稚魚攝食含8~10%鱈肝油和總能量為16044~16328kj/kg的飼料時生長迅速。王吉橋(2000)報導指出,在籃子魚生長階段的養殖中,攝食含8%脂類和38%糖類的飼料生長效果較好。

由於籃子魚是以植物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因此籃子魚飼料的蛋白質以植物性為主。

2.籃子魚飼料及投餵方法:

①籃子魚的飼料:以前養殖籃子魚多以天然餌料為主,在中東南部(巴林)地區投餵藻類、水生植物、雞飼料、米飯、小雜魚等;在東南亞地區投餵米糠、海藻、蔬菜、碎米、雜魚等;而在中國廣東、福建沿海多投餵魚糜、海藻、蔬菜、剩飯、麵粉等。隨著對蝦養殖業的發展,對蝦飼料的不斷完善,籃子魚養殖業者改投餵對蝦顆粒飼料,取得良好的養殖效果。近幾年來中國已逐漸開發生產籃子魚專用飼料。

目前中國市場上籃子魚飼料有硬顆粒料、慢沉式顆粒料和浮性顆粒料三種類型。從籃子魚的攝食習性來看,慢沉式顆粒料是較適宜的飼料類型,但慢沉式飼料不易加工製作,且受海水比重的影響大,難以推廣。因此,我國主要以硬顆粒料為主,而在中東地區則以投餵浮性顆粒飼料為主。

中國多數飼料廠家生產的籃子魚飼料中粗蛋白質含量在36%以上,幼魚階段達40~42%,粗脂肪含量僅為6%左右;蛋白質含量基本偏高而脂肪含量基本偏低。在國外,生產的水產飼料多為低蛋白質和高脂肪,飼料成本低,養殖效益高。而在中國,可能是由於加工和儲藏等技術原因,生產的水產飼料基本為高蛋白質和低脂肪,飼料成本高,既造成飼料蛋白質的浪費,又易污染水環境。

②籃子魚飼料的投餵方法:據張邦傑等(1999)報導,黃斑籃子魚投餵顆粒飼料(蛋白質含量為36~42%時),日投飼量在養殖初期為5%,後逐漸下降為2~3%。而孫國祥等(1997)在研究白斑籃子魚時,以3%投飼量和日投餵四餐為最佳生長效果。

籃子魚籃子魚

籃子魚

由此認為,籃子魚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在高密度養殖模式下以幼魚40~42%和生長階段36%為最適,脂肪含量控制在8~10%。養殖籃子魚以投餵慢沉式顆粒飼料為最佳,日投飼量在幼體階段為5%,生長階段為2~3%;日投餵次數以四餐為最合適。而在池塘低密度養殖籃子魚時,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可降低至30%左右。

養魚疾病防治

籃子魚若受環境應激、感染疾病或鰓部寄生蟲疾病時基本表現為體色變深或變黑、魚群浮游於水面、厭食或攝餌量急劇下降等。

1.寄生蟲病:病魚攝食不良,全身黑化,魚離群上浮遊動。嚴重者表皮部分白化,與黑色相間呈團塊狀,粘液增多,鰭、鰓蓋內側發紅糜爛,導致幼魚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病魚可用0.5~1.0g/m3的百蟲殺或與0.4~1.0g/m3的病毒淨混合全池潑撒,隔天一次,連續2~3次。同時可在飼料中加入0.5~2.0g/kg的安普樂或2~4g/kg的速諾。

2.細菌性疾病:由鏈球菌感染引起。被感染的魚體色變黑、肝臟充血、腸道積水,會發生大量死亡。

籃子魚籃子魚

籃子魚

防治方法:投餵優質配合飼料,不投冰鮮小雜魚。在飼料中拌入紅黴素0.5g/kg,連續3~5天療效好。或拌青黴素1600IU/kg,也可治癒。

3.營養性疾病:由餌料中營養物質過高如蛋白質、脂肪過多引起。病魚體色變黑無光澤。主要是投餵小雜魚或蛋白質含量過高的配合飼料如鰻料、日本對蝦料等引起。

籃子魚

防治方法:投餵優質籃子魚專用配合飼料,並定期配加投餵海藻、蔬菜等。

相關詞條

海葵魚、巨骨舌魚、大麻哈魚、銀鮫、羽鰓鮐、口蝦蛄、鰩魚、藍指海星、尖頭七鰓鯊、日本對蝦、北極茴魚

美味菜餚

籃子魚籃子魚

材料:泥蜢,新鮮橙皮,薑絲,蔥,蒸魚醬油,花生油

做法:

1,新鮮泥蜢魚剖淨,洗淨,用乾布吸乾水分,置於碟中;

2,薄切新鮮橙皮,切成絲;

3,姜切成絲,長度與橙皮絲相近,更美觀;

4,把橙絲、薑絲平鋪在魚身上,若特別怕腥,可加薄姜一片放進魚嘴中;

5,鍋中放水,待水沸騰後,置蒸架於鍋中,放魚,蓋上蓋子;

6,泥蜢體積小,中上火力蒸五分鐘即可,火過猛則掉皮,蒸太久則肉粗;

7,利用蒸魚的時間,將蔥洗淨,取蔥頭,切成蔥絲,若會斜片用刀,蔥花可成卷絲狀,十分可愛;

8,將蒸熟的魚取出,將碟中的水全部濾掉,切記,否則魚吃起來又腥又無味;

9,把切好的蔥絲灑到蒸熟的魚身上,依次澆上滾油和蒸魚醬油,完成。(魚夠新鮮的話,熱油澆上去會滋滋作響,魚翅瞬間翹起,看起來很有快感。)

籃子魚籃子魚

用料:淺海泥(魚孟)(約500g)1條,濕陳皮絲2塊,蔥絲2根,芫荽3根,生抽、熟油各1湯匙。

做法:

1.泥(魚孟)刮淨,抹乾,加少許胡椒粉、生粉、生抽搽勻,置碟上,把陳皮絲鋪在魚身上。

2.上蒸籠或入鍋隔水,用旺火蒸約10分鐘至熟,放上蔥絲、芫荽,淋下滾油,澆入生抽即成。

蒸泥(魚孟)忌用姜,加姜蒸,魚肉會變韌。果皮蒸烏頭魚,果皮蒸鯪魚腩,果皮蒸塘虱魚等做法與“果皮蒸泥蜢”相同。

海洋動植物

生物的起源來自海洋,我們的地球有三分之二是海洋,在這深不可測的浩瀚大海中孕育這無數奇特的物種,這些物種的奇特生活習性、來源、繁殖是很吸引人們的視線的,讓我們一起來遨遊於大海中去探秘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