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篳

篳篳,傣族、黎族和克木人單簧氣鳴樂器。因流行地區的不同,傣語又稱篳姑、篳咪、篳朗、篳鹿、篳內、篳林當和篳端相等。克木語稱篳等。流行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臨滄地區、思茅地區和海南省等地。

詞語

篳篳 】【bì bì 】

解釋

東鄉族民間樂器。制豎簫式模擬聲樂器,為古代管樂器篳篥的雛形和變體,是東鄉族先民撒爾塔人從中亞地區帶入東鄉地區的。 其製作方法很簡單:截取三寸左右的箭竹為,上鏤四個音孔,插上毛刺或柳枝做成的哨子即成。加上管本身的發音,正好是“五足音”。有單篳篳、雙篳篳之分。東鄉族通常用篳篳演奏花兒音樂和宴席曲音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