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管中見豹可見一斑可作貶義詞,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也比作從觀察的部分推測到全貌。

基本信息

釋義一

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片面看問題。

成語典出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王獻之)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蒱,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畢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成語典故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後他也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書法家,與父親並稱“二王”。但對樗(chū)蒲(pú)(古代的一種遊戲)卻不精通。一次,他看到幾個人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手畫腳地說:“你要輸了。”那個人不高興地看了他一眼說:“這個小孩就像從管子裡看豹,只看見豹身上的一塊花斑,看不到全豹。”王獻之看到他們這樣說自己,不禁大憤,說道:“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就甩開袖子走。
成語故事
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從小開始學習寫字、繪畫,聰明過人,深得父親的喜愛。一次父親的朋友及門生在玩骰子時,王獻之在旁觀看,說了一句“南風不競!”門生聽了笑道:“小孩子是管中窺豹,只看到一個斑點。

釋義二

也作“窺一斑而知全豹”。
1、“窺”---從小孔或縫隙里看。
2、“管中窺豹”---從竹管里看豹。
3、意思:比喻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或比喻可以從觀察的部分推測到全貌。
4、管中窺豹,常和“可見一斑”連用。
5、典故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