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門嶺鎮

筠門嶺鎮

筠門嶺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東南部,坐落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有206國道及濟廣高速橫跨,車心溫泉、漢仙岩風景名勝區添美,是盛名已久的旅遊勝地。 江西省贛州市筠門嶺鎮位於會昌縣南部,武夷山脈西麓,贛江貢水上游。有206國道、會武省際公路穿鎮而過,是閩、粵、贛三省通衢之地,曾有“贛南四大名鎮”之一的美譽,是革命戰爭時期會尋安中心縣委所在地。故有東漢駐兵、明代戰場、清兵水寨、會尋安中心縣委等勝跡,素有虔南第一山之稱的漢仙岩、車心溫泉更是蜚聲八閩,名播兩粵。以漢仙岩、車心溫泉、鄧小平舊居為主的旅遊景點,已成為閩、粵、贛三省互聯的旅遊熱線。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筠門嶺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南部、武夷山脈西麓、贛江貢水上游,全鎮地域面積297平方公里

旅遊景點

漢仙岩

筠門嶺鎮 筠門嶺鎮

漢仙岩風景區位於江西省贛州 會昌縣筠門嶺境內,坐落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為贛南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自古以來就有“虔南第一山”和“江南小蓬萊”的稱譽,其自然景觀可以跟龍虎山和武夷山媲美,是鑲嵌在閩粵贛三省邊境上的綠明珠。

車心溫泉

車心溫泉俗稱“熱水塘”,位於江西省會昌縣筠門嶺鎮東南部車心村境內,漢仙岩風景名勝區北側,距會昌縣城約50公里,距筠門嶺圩鎮僅1公里,距濟廣高速公路筠門嶺出口僅2公里。西緊鄰206國道,南有筠門嶺鎮通往福建武平縣的342省級公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是旅遊度假之勝地。

自然資源

筠門嶺鎮 筠門嶺鎮

筠門嶺鎮林地面積33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4.4%,活立木蓄積26萬立方米。已探明有瑩石、石膏、錫、岩鹽、高嶺土、陶土等10多種礦產資源。筠門嶺鎮水電充裕,已建有羊子岩等7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5000千瓦。

行政區劃

轄東街、西街等2個居委會,筠門嶺、盤古、龍頭畲族、黃坌、竹村、湖塅、元興、羊角、營坊、竹子壩、芙蓉、榮田、上增畲族、黃埔、州場、石久、學子、半照、白埠、長嶺、下陽、鶴形、楠木、大照、小照、黃陂等26個村委會(其中畲族村2個),2個居委會,總人口4.2萬人,黨員795人,有39個黨支部,轄區內聚居著藍姓和雷姓畲族人口1650人,長壽老人年齡高達103歲。

發展前景

筠門嶺鎮 筠門嶺鎮

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縣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結合筠門嶺鎮實際,以加快發展富民強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總目標,以招商引資為總抓手,繼續實施好“興果富民、興企富鎮、興商活鎮、旅遊牽線、重振雄風”和大鄉大鎮發展戰略,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做好果業開發和招商興工兩篇文章,積極推進農業化、工業化、小城鎮化進程。2010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近30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45601萬元,農業總產值64428萬元,財政收入500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1119390噸,人均純收入13489元。 農業發展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2007年初投資58.7萬元,新修了小照和下陽村總計6000餘米的煙田水利工程,總投資78.2萬元的黃陂村“煙水工程”也基本完成。

2007年選定了22個新農村建設點,其中省扶點14個,自主建設點8個,覆蓋13個行政村,41個村民小組,725戶,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和建設產業型、生態型、致富庭院型等特色主題新村的工作路徑,二是大力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全年共培訓農民2154人次,並建立了農村富餘勞動力檔案,通過勞動保障所的推薦平台,極大地推動了我鎮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四是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部署,對全鎮17個村實施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程,17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已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

臍橙產業

筠門嶺鎮 筠門嶺鎮

臍橙產業的經濟優勢日益凸顯。2007年全鎮臍橙產量超過2100萬斤,總產值達3000萬元,其中新增臍橙開發面積4500多畝,已定購高位嫁接脫毒臍橙苗木21萬多株,臍橙產業的發展和壯大,極大帶動了生資、車輛運輸等三產業的發展。

菸葉產業

進一步做大做優菸葉產業。通過加快投入力度,最佳化區域布局,形成了黃陂、小照、下陽、長嶺、大照、營坊、元興等菸葉種植重點村,並輻射帶動全鎮農民多種煙、種好煙,2007年全鎮收購烤菸40.3萬斤,平均收購價達每斤5.92元。

經濟組織

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2007年10月註冊登記的“筠門嶺豐收臍橙專業合作社”,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在會昌縣境內成立的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了盤古、龍頭、竹村等村的果業生產,極大地拓展了臍橙果品和生資行銷市場,進一步促進了全鎮臍橙產業的發展。

經濟發展

一是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在穩定好、服務好現有企業的基礎上,筠門嶺鎮將以更開放的思想、更開放的胸懷、更開放的態度誠邀八方客,以更優質的服務、更優越的環境誠待

四海商,力爭年2008內引進投資額達1000萬元的工業項目1個。全面完成九二工業基地征地拆遷任務,保證落戶企業順利開工投產,並積極為落戶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治安環境、信貸環境,形成良好的全民創業新格局,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二是加快發展農村經濟。一要實施好“一村一品”發展戰略,重點抓好盤古、龍頭等果業村,黃陂、小照等煙區村的產業示範工作。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提升臍橙、菸葉、生豬、毛竹等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年內新增臍橙開發面積4000畝,其中300畝以上的連片基地6個,種植烤菸2000畝,出欄生豬30000頭以上。二要加強農產品的宣傳和包裝,形成產業品牌優勢,把筠門嶺鎮的產業品牌打出去,如楠木的金橘。三要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加強對農民民眾的引導,爭取50%以上農民自願加入專業合作社和協會。四要推進科技興農,按照“新品種、新技術、新組織”的要求,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網路體系,抓好良種良法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做到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覆蓋所有的產業農民。同時,抓好農民科技帶頭人的規範培訓和管理工作。

三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保證農村經濟穩步快速發展。一要實施好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年內完成長嶺—大照、長嶺—黃陂—秀塅—小照、206國道—黃埔、盤古—龍頭共18.1公里的農村公路硬化工程,配合縣裡實施好206國道—清溪—尋烏三標縣際公路改造工程、小灣至營坊旅遊公路硬化工程,用好扶貧開發項目資金,完成芙蓉塘背至凹腦、206國道至竹村國小等公路硬化工程及長嶺至天井塘的沙石路建設,新開白埠圩至寨腳下、竹村細坑公路。二要實施好農村水利建設項目。2008年內完成學子、黃埔、州場、門嶺、盤古、龍頭等11個村2300多人的人畜安全飲水工程,羊子岩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上增水渠的維修工程,爭取元興村的煙田水利工程項目和洛家陂水渠維修項目。三要實施好農村電網的改造項目。年內將對個別山區村的低壓線路繼續進行改造和完善,真正實現“戶戶通電”,以更好的服務廣大用戶,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2007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178.2萬元,同比增長7%,其中國稅28.8萬元,地稅87萬元,契稅10萬元,菸葉特產稅52.4萬元。二是積極開源挖潛,強化了機車稅費的征管力度,2007年實現機車稅費46萬元;三是加大了稅源培植力度,實施了一系列獎扶政策,全年共發放政策性扶貧貼息貸款168.1萬元,各種小額貸款1009萬元,鼓勵農戶發展果業、烤菸、生豬和毛竹等產業,僅烤菸一項,2007年實現菸葉收購總金額236.76萬元。

投入27.2萬元資金的長崎坑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已全面完工,黃埔、白埠等村的排灌工程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造和完善,通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全鎮新增灌溉面積1515畝;投入農機補貼資金2.35萬元,為農民添置機耕設備15台;新開果業公路62.4公里,架設果山高壓線路5.2公里,新增果業輸變電台區3個,總容量150千伏安,極大地改善了果業生產條件。學形、楠木兩個村及其他村16個屋場的低壓線路改造已全面完成,基本實現“戶戶通電”。二是臍橙產業的經濟優勢日益凸顯。

三是進一步做大做優菸葉產業。

新農村建設

一是大力開展村莊整治。通過農戶主動申報。

普及”和建設產業型、生態型、致富庭院型等特色主題新村的工作路徑,大力推進村莊整治建設,村容村貌明顯改善,14個省扶點基本成型,8個自主建設點達到“一改”以上,硬化2.5—4.5米寬的村組幹道10.5公里,硬化1.5米寬的入戶路7.2公里,改廁457戶,改水572戶,92戶人家用上了沼氣能源。打造出了竹村新老屋村莊整治新村、湖段生態新村、芙蓉寨背紅色新村等一批新農村建設亮點村。

二是大力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2007年全年共培訓農民2154人次,並建立了農村富餘勞動力檔案,通過勞動保障所的推薦平台,極大地推動了筠門嶺鎮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就業,促進了農民增收。認真做好“一村一名大學生”和“一村一名中專生”工作,筠門嶺鎮有24位青年農民享受優惠政策進入了大學或中專學校學習。

筠門嶺鎮 筠門嶺鎮

三是按照創建文明城鎮、衛生城鎮的目標,對圩鎮的規划進行了修編,對圩鎮的市政區劃做了科學規劃,並且將規劃提交到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使得圩鎮規劃建設真正做到“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組建了一支專門的城管隊,重點抓好了圩鎮出入口,主要街道和農貿市場的整治,新建圩鎮垃圾池15座,制訂了圩鎮管理長效機制,使筠門嶺鎮的圩鎮面貌不斷變美,城鎮功能不斷完善。

四是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部署,對筠門嶺鎮17個村實施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程,17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已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