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

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

2011年4月10日4時47分,我國成功發射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這標誌著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本系統建設完成,我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顆衛星將與2010年發射的5顆導航衛星共同組成“3+3”基本系統,經一段時間在軌驗證和系統聯調後,將具備向我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條件。

簡介

4月10日4時4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4月10日4時4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2011年4月10日4時4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據了解,這是今年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的第一次發射,同時也是我國“十二五”期間的首次航天發射。執行此次任務的長征三號甲遙十九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起飛後,經過約846秒的飛行,將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近地點約200千米、遠地點約35991千米,傾角55度的預定軌道。本次北斗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本系統建設已經完成,我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視頻

綜述

 4月10日4時4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4月10日4時4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孫家棟

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顆衛星將與去年發射的5顆導航衛星共同組成“3 3”基本系統(即3顆GEO衛星加上3顆IGSO衛星),經過一段時間的在軌驗證和系統聯調後,將具備向我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的條件。“今明兩年,我國還將陸續發射多顆組網導航衛星,完成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

獨立發展自主運行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獨立發展、自主運行,並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互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除了能夠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還保留了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的短報文通信,差分服務和完好性服務特色,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間信息基礎設備。

第一步戰略

據了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目前正按照“質量、安全、套用、效益”的總要求,圓滿實現2000年至2003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的“第一步戰略”,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預計下一步在2012年左右建成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提供亞太地區服務能力,並按計畫於2020年左右建成由30餘顆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長征系列火箭

此次發射已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137次發射,標誌著中國航天2011年高密度發射拉開序幕。自2010年圓滿完成15箭20星的高密度發射任務後,2011年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迎來的又一個高密度發射年。按照計畫,今年還將將實施以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以及北斗導航工程為代表的20餘次發射任務。

中國躋身全球定位四強

 4月10日4時4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4月10日4時4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俄羅斯登錄火星模擬實驗

CCTV《環球視線》2010年6月3日播出:抬頭望北斗我躋身全球定位四強。

今天參加俄羅斯登錄火星模擬實驗的各位太空人正式開始了為期520天的太空之旅。這個項目的研究機構表示說,一共有6名太空人將會參加這一次的模擬實驗,令中國觀眾感興趣的是中國志願者王躍和其他5名志願者將會一起進駐試驗艙。據說王躍的精神狀態良好,已經熟練掌握了試驗項目和心理調節方法。對於火星的探測一直是前蘇聯、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太空探險工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實除去探險之外,利用太空服務於地球更是人類探索太空的目的所在。那么今天各大媒體也爭相報導了一條訊息:6月2號的23點5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將第四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了太空軌道。專家說這標誌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組網建設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國成功發射北斗導航衛星也引起了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這些媒體的極大的關注,其中讚嘆聲還有質疑聲都是不絕於耳,我們先一起來看一下有哪一些評論。我們先來看一下《印度時報》的評論,《印度時報》的評論說“中國是一個可以做好自己一切的大國,並且含蓄地挑戰了美國在關鍵領域的主導地位”。美國《太空評論》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的精度似乎可以和美國的GPS相媲美,美國化解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的威脅,最好的辦法是把GPS從第三代升級到第四代。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到底有多么牛,有多么厲害?為什麼外國的媒體會認為對美國的GPS形成挑戰和威脅?甚至我看到新美國的《太空新聞》它還有一個評論,他說“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能會壓制美國衛星導航系統的軍事優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看法呢?

中國北斗衛星處在彎道趕超準備

宋曉軍特約評論員:我覺得前面說美國《太空新聞》那條,就是要把他的第三代升級到第四代,這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按照美國原來的GPS現代化計畫,它早都已經該道了第四代,而他的所謂的第三代的星現在在補發射的時候,比原計畫推遲了5年。我可以把它形容,中國的北斗的全球定位系統的這一次的組網,這四顆星和前面的試驗衛星相比,就相當於一個跑彎道,就跟美國的GPS比,就相當於他們在跑彎道的時候,我們有一種彎道趕超的感覺,就給美國人很多關心GPS導航系統升級的這些人,有一種很大的壓力,他覺得中國上來得太快了,通過彎道在追的感覺。因為我前面說了,它第三代到第四代的升級過程,比原計畫倒退了五年,因為這些年美國,特別是2008年以後,民主黨掌握了國會之後,包括歐巴馬再上台,他的經費問題非常緊張,原計畫往後推了很多,但中國這段,恰恰中國在這段上得又很快,所以我覺得這是有一個速度上的差異,讓他們感覺到了這種威脅。

正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穩步推進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是一個由30餘顆衛星、地面段和各類用戶終端工程的大型航天系統。技術複雜、規模龐大,中國本著開放、獨立、兼容、漸進的原則,正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穩步推進。第一步已實現。從2000年到2003年,我國成功發射了三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建立起完善的北斗導航試驗系統,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目前,已發射升空的三顆北斗衛星已成功套用於我國的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國家安全等諸多領域,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二步到2012年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首先提供覆蓋亞太地區的定位、導航、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目前已成功發射了第四顆北斗導航衛星,並進入衛星密集發射組網階段。第三步到2020年左右,建成有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開始用北斗不用GPS

我們希望我們能用自己的導航系統來取代GPS,但是我們知道GPS和北斗都是軍民兩用的,在軍用部分我們不談它,那么在民用部分,它其實也是一個市場競爭的關係。GPS已經在中國占領了大部分的市場了,現在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的生活當中,不是說我們什麼地方用GPS,而是我們什麼地方離得開GPS的問題。這么龐大的一個市場,現在如果有了我們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的話,我們也可以提供相應的服務,讓這個服務的份額原本是由美國占領的,我們現在把它奪回來,由我們來提供這種服務,當然對中國國內的用戶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利好訊息,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要提供同樣水準的服務,而這個前提實際上我們要參照當年GPS的占領全球市場的一個過程。

北斗商用化可借鑑GPS模式

GPS最初提出的時候,只是美國的一小撮科學家跟美國政府開的一個玩笑,他們想說我能不能給地球編上碼。當時美國的國防部就給他撥了一筆錢,你去搞一個概念來給我看看。當時美國國防部是不相信這件事情的,但是做出來了,經過第一次海灣戰爭,經過第二次海灣戰爭,經過阿富汗戰爭,GPS證明了他的巨大的軍事和商用價值以後,很快就占領了全球的市場。這樣的情況,直到這一刻起,美國軍隊仍然沒有因為他擁有這24顆衛星向別的國家收錢,它是免費提供原信號的,元代碼信號的,然後由服務商再分包收錢,所以它占領市場的速度非常快。現在北斗如果投入運營以後,假定我們北斗在未來能夠順利投入運營,也要遵循同樣的模式,就是儘可能以低廉的價格先投入市場,去搶占市場份額,然後再實行收費,再去改善服務,這是一個,因為我們是後發者。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PS是美國歷經20年耗資超過300億美元建立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該系統由分布在兩萬千米高空的6個軌道上的24顆衛星組成,能使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戶在任何時候都能看到至少四顆衛星,是一個全天候,實時性的導航定位系統,也是目前發展最完善,技術最成熟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伽利略系統

伽利略系統是世界上第一個基於民眾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2008年投入使用,總共發射30顆衛星,其中27顆衛星為工作衛星,三顆為候補衛星,衛星分布在高度為24126公里的三個傾角為56度的軌道平面內。伽利略可為歐盟成員國與其他合作國家的公路、鐵路、空中和海洋運輸,甚至徒步旅行者,有保障地提供精度為一米的定位導航服務。

格洛納斯

格洛納斯是俄羅斯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縮寫,該系統由衛星星座、地面監測控制站和用戶設備三部分組成,主要服務內容包括確定陸地、海上及空中目標的坐標和運動速度信息等。與美國的GPS相似,格洛納斯系統標準配置也是24顆衛星,而18顆該系統衛星就能保證為俄境內用戶提供全部服務。

私家車主明年起可使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