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電子計算機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是電晶體電路電子計算機,時間大約為1958年~1964年。其基本特徵是邏輯元件逐步由電子管改為電晶體,記憶體所使用的器件大都使用鐵氧磁性材料製成的磁芯存儲器。外存儲器有了磁碟、磁帶,外設種類也有所增加。運算速度大到每秒幾十萬次,記憶體容量擴大到幾十KB。與此同時,計算機軟體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FORTRAN、COBOL、ALGOL等高級語言。與第一代計算機相比,電晶體電子計算機體積小、成本低、功能強、可靠性大大提高。除了科學計算外,還用於數據處理和事務處理。去代表機型有IBM7094、CDC7600。

特點

採用電晶體

電晶體不僅能實現電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輕、壽命長、效率高、發熱少、功耗低等優點。

出現高級語言中央處理單元

第二代計算機語言仍然是“面向機器”的語言,但它已注定要成為機器語言向更高級語言進化的橋樑。

詳細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是用電晶體製造的計算機。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計算機都採用電子管作元件。電子管元件有許多明顯的缺點。例如,在運行時產生的熱量太多,可靠性較差,運算速度不快,價格昂貴,體積龐大,這些都使計算機發展受到限制。於是,電晶體開始被用來作計算機的元件。電晶體不僅能實現電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輕、壽命長、效率高、發熱少、功耗低等優點。使用了電晶體以後,電子線路的結構大大改觀,製造高速電子計算機的構想也就更容易實現了。
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成功第一台使用電晶體線路的計算機,取名“催迪克”(TRADIC),裝有800個電晶體。1955年,美國在阿塔拉斯洲際飛彈上裝備了以電晶體為主要元件的小型計算機。10年以後,在美國生產的同一型號的飛彈中,由於改用積體電路元件,重量只有原來的1/100,體積與功耗減少到原來的1/300。1958年,美國的IBM公司製成了第一台全部使用電晶體的計算機RCA501型。由於第二代計算機採用電晶體邏輯元件,及快速磁芯存儲器,計算機速度從每秒幾千次提高到幾十萬次,主存儲器的存貯量,從幾千提高到10萬以上。1959年,IBM公司又生產出全部電晶體化的的電子計算機IBM7090。1958-1964年,電晶體電子計算機經歷了大範圍的發展過程。從印刷電路板到單元電路和隨機存儲器,從運算理論到程式設計語言,不斷的革新使電晶體電子計算機日臻完善。1961年,世界上最大的電晶體電子計算機ATLAS安裝完畢。1964年,中國製成了第一台全電晶體電子計算機441-B型。

電晶體計算機,積體電路發展 時間表

1947: Bell實驗室的William B. Shockley、 John Bardeen和Walter H. Brattain.發明了電晶體,開闢了電子時代新紀元。
1949: EDSAC:劍橋大學的Wilkes和他的小組建成了一台存儲程式的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仍是紙帶。
1949: 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第一台使用磁帶的計算機。這是一個突破,可以多次在其上存儲程式。這台機器是John von Neumann提議建造的。
1949: “未來的計算機不會超過1.5噸。”這是當時科學雜誌的大膽預測。
1950: 軟磁碟由東京帝國大學的Yoshiro Nakamats發明。其銷售權由IBM公司獲得。開創存儲時代新紀元。
1950: 英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先驅Alan Turing說:計算機將會具有人的智慧,如果一個人和一台機器對話,對於提出和回答的問題,這個人不能區、別到底對話的是機器還是人,那么這台機器就具有了人的智慧型。
1951: Grace Murray Hopper完成了高級語言編譯器
1951: Whirlwind:美國空軍的第一個計算機控制實時防禦系統研製完成。
1951: UNIVAC-1:第一台商用計算機系統。設計者:J. Presper Eckert 和John Mauchly。被美國人口普查部門用於人口普查,標誌著計算機的套用進入了一個新的、商業套用的時代。
1952: 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由Von Neumann領導設計並完成。取名:電子離散變數計算機。 1953: 此時世界上大約有100台計算機在運轉。
1953: 磁芯存儲器被開發出來。
1954: IBM的John Backus和他的研究小組開始開發 FORTRAN ,957年完成。是一種適合科學研究使用的計算機高級語言
1956: 第一次有關人工智慧的會議在Dartmouth 學院召開。
1957: IBM開發成功第一台點陣印表機
1957: FORTRAN 高級語言開發成功。
1959: 1959年到1964年間設計的計算機一般被稱為第二代計算機。大量採用了電晶體和印刷電路。計算機體積不斷縮小,功能不斷增強,可以運行FORTRAN和COBOL ,接收英文字元命令.出現大量套用軟體
1959: Grace Murray Hopper開始開發COBOL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