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玉梅[教師]

符玉梅[教師]

符玉梅,女,黎族,1963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海南省瓊州學院藝術學院院長、教授,黨委宣傳統戰部部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符玉梅,政治學教授,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7月畢業於原中南民族學院(現中南民族大學)政治系,法學學士。現任瓊州學院藝術學院院長、校黨委宣傳統戰部部長、女工委主任,海南省第五次黨代會黨代表、海南省第五屆政協委員、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理事,是海南第一位黎族女教授。長期從事學校各個層次和類別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學工作,主講課程被列為校級精品課程。符教授在《吉首大學學報》、《理論月刊》等十多家學術刊物發表多篇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民主黨派新發展、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建設、國際旅遊島建設、地方產業文化建設等相關方面的論文,出版《馬克思主義哲學》、《社區建設理論與實踐》、《形勢與政策》等社科專著五部。曾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海南省優秀教師、海南省優秀黨員、三亞市優秀社科人才等榮譽稱號。

紮根山區

符玉梅同志是山里走出來的黎家女子,她把根深深扎在瓊州的土壤里,用寬廣的胸懷深愛著這片土地。符玉梅同志1985年7月畢業後分配到海南地處中部地區的通什市——廣東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師專任教(現更名為瓊州學院),這是海南南部地區唯一的一所高校,承擔著為瓊南少數民族地區培養人才的重任。這裡是一個文化、經濟、交通等較為落後的少數民族山區。但在符玉梅的眼中,這一切的艱難都難不住那顆急切的想要回報黨、回報社會、回報生養她的這片土地的心。她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擔當學生的心理導師,言傳身教,積極地利用課堂、課餘活動時間對同學們進行校史教育,向同學們講授學校的發展歷史及瓊院人艱苦奮鬥、勇於拼搏的精神,希望同學們也能以一顆熾熱的心來接受自己的母校,如同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自己的母校。

當時高校教師的待遇不高,有大學同學和朋友曾極力勸她去待遇較好的單位,被她婉言謝絕了。當有人對此不解,問她為什麼時,她很平靜的回答:“我是少數民族山區走出來的孩子,我愛那些少數民族孩子,更愛少數民族教育事業。”剛走上工作崗位,沒有班級管理的經驗。為此,符玉梅經常向老教師請教,去聽老教師上課,還深入學生當中,了解他們的思想。慢慢地,她摸索出了一套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辦法和教學方法,對學生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做到既嚴格要求,又關心愛護。她帶過的班級多次榮獲校“先進班級”和“優秀團支部”等光榮稱號。

26年來,符玉梅同志一直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第一線。模範履行教師職責,教書育人;關心學生,熱愛學生。注重對學生德育和智育的培養,她經常找學生談心和交流思想,耐心講解,為學生指明方向,以極大的熱情關心學生的學業和身心健康發展。她時常對自己的學生說:“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感恩。”她帶的班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學生人數最多,畢業離校時,學生入黨人數在同年級中也是最多的。同時,在生活上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她常說,她的家就是學生的家,每個學生都是她的親人。學生們無論在學習、工作以及生活中遇到困難,她總是像親人般細細關心,反覆詢問,不厭其煩地鼓勵和幫助,直到問題被解決。對生活困難的學生經常給予經濟上的幫助,做學生的貼心人,被學生譽為“符媽媽”,受到學生們的愛戴。

她還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功能,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適時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與品德修養教育、感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符玉梅同志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積極參與課堂改革,教法突出特點,教學效果顯著。在工作中做到正確的認識自己,真誠的對待他人,認真的對待工作,公平的對待管理。被評為校“優秀黨員”、校“工會先進工作者”、校“師德先進分子”、“優秀教學一等獎”、“校青年教師教學十佳”、“省青年教師教學十佳”、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比優秀獎,每年參加年終專業技術考核,考核成績均為合格以上。

26年來,她默默地無私奉獻,甘當一顆小草,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海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成長為海南黎族第一位女教授。1994年,符玉梅老師放棄調往南寧市的機會,毅然地動員在南寧市工作的丈夫到瓊州學院來任教。2003年再一次放棄到南寧工作的機會,從此,夫妻相互支持,相互學習,無怨無悔,共同攜手植根在民族教育事業的熱土上並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教學科研

2006年,符玉梅同志被任命為瓊州學院黨委宣傳統戰部部長,在教學的同時,還要從事行政工作。作為“雙肩挑”的老師,工作量不言而喻。因教學工作需要,符玉梅承擔著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課與專業課的教學任務。但無論工作多么繁忙,她總是認真備課,給學生上好每一堂課,即使是選修課,也同樣對待,精心準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學生的好評,並努力探索建立、健全科學化、規範化的教學管理制度。

在教學過程中,她並不是單純進行知識的傳授,而是把教書育人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注重先育德,注重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利用實例和實事,大膽地根據學科專業特點進行創新,一改過去填鴨子式的教學,注重教學的互動,注重引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採用多媒體、投影儀、談話式、啟發式、討論式、案例教學、課題調研等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要做學者型研究型的教師,這是教師永葆活力的妙方”。符玉梅深深清楚這一點,為此她在緊張的日常教學活動和工作之餘,十分重視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不斷學習,完善自我,為了真正的學以致用,提高實踐能力,她不辭勞苦,邊教學邊學習邊研究,在教學中不斷學習和研究新的教學理念,打開思路,不斷創新,把新的教學思想和理論轉化為優質課、精品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她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經常向老教師請教,一旦時間允許她總是深入課堂聽課,她常說,“只有不斷地聽課,並積極總結經驗,才能提高教學水平,才能不愧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符玉梅同志積極參與並帶領年輕教師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並注重實踐教學,結合專業特點,開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基地,並深入實踐基地做好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的活動。

同時,符玉梅教授深知教材是高等教育和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也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根據教學和實踐的需要,她積極編寫教材和專著,主持並參與了多項省、市、校級科研項目。她的編著有:《形式與政策》(吉林大學出版社)、《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科學教育出版社)、《形式邏輯》(天津人民出版)、《社區建設理論與實務》(銀河出版社)等五本。撰寫了《試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基本素質》、《試論鄧小平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堅持、運用和發展》、《試論鄧小平同志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發展》、《不平衡理論的歷史價值及其現實運用》、《論史結合,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談〈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的教學》、《政治課教學滲透素質教育淺析》等近30篇論文。主持《高校“兩課”課件製作與研究》、《關於提高我省高校形勢與政策教學質量的研究》等校級以上課題9項,並主持校級精品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愛崗敬業

丈夫和女兒都支持與理解她的工作,這讓符玉梅同志安心於工作、專心於治學。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她積極利用學校資源,組織學生參與瓊州學院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指導開展了“以星星之火照亮希望之星”為主題的赴瓊中南部少數民族地區支教服務活動,活動覆蓋了白沙、瓊中、保亭、五指山、三亞等偏遠少數民族地區,在服務地方的同時極大鍛鍊了學生個人綜合素質,活動被教育部評為“2010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積極策劃並組織開展“大學生如何踐行科學發展觀”、“大學生如何參與新時期創先爭優”、海南“科普周”、“我為國際旅遊島建設添光彩”、“做建設國際旅遊島的文明使者”等大討論和徵文活動;組織大學生科學發展觀宣講團、國際旅遊島建設宣講團,送科普書籍下鄉,送社科諮詢下鄉,送文藝節目下鄉,為少數民族地區老百姓提供豐富多樣的社科知識;經常邀請各級社科聯組織社科專家通過理論筆談、學術研討、系列講座等多種形式,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解答師生關注的熱點問題。今天的瓊州學院社科文藝活動呈現出了社科文藝思想更加明確、社科文藝創作日益繁榮、社科文藝人才不斷湧現的新局面,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中心工作,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繁榮,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肯定。符玉梅同志先後榮獲五指山市“三八紅旗手”和“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稱號、“三亞市優秀社科人才稱號”、“海南省優秀黨員”、“海南省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榮譽稱號。

作為高校宣傳部門負責人,符玉梅同志具有很強崗位意識和業務能力,這幾年來,勤奮工作,默默奉獻,為學校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工作中,她一方面注重研究外宣形勢,結合學校中心工作,深入基層,積極采寫稿件,深入挖掘和重點培育了“全國三好學生羅毅”等一批享譽校內外、乃至全省、全國的典型,有效提升了瓊州學院的社會影響;另一方面,她注重加強與新聞單位的聯繫與溝通,暢談外宣渠道,構建完善報紙媒體為主,電視、網路等媒體並舉的立體化的對外宣傳格局。

身為藝術學院院長,她積極開展調研,開闢社會實踐基地,為學生教學實踐、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儘管剛到藝術學院就任只有4個月,但卻建立6個教學實踐單位,組織開展3個文藝演出活動。同時積極鼓勵教師們申報專業課題,加強團隊建設,提高綜合素質;面對即將到來的教學評估工作,她帶領同志們全力以赴組織材料,按要求、按質量完成評估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任勞任怨

符玉梅同志為人謙和,與同志們打交道總是帶著微笑,熱心周到。無論是自己工作份內的還是份外的,她都積極參與,樂於為教師和學生服務。她經常早出晚歸,加班加點,兢兢業業,毫無怨言,及時認真完成工作任務。她那種紮實的工作作風,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以身作則的榜樣力量深深感動和激勵她身邊的工作人員和學生,在學生的心中她是一位好老師,在教師的心中她是一位好同事。身為學校女職工委員會主任,她關心和愛護全校女同志,積極組織並參加女職工的各項活動。組建女工合唱團並積極尋找機會進行演出,使女教職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豐富了女職工的業餘生活,提高綜合素質;關心女職工的身體健康及進步,設身處地儘自己所能為她們分憂解難,做好女工們的貼心人。組織全校開展為“救助貧困母親獻愛心”活動,積極參與捐購“愛心包裹”關愛災區學生的行動。2003年和2009年先後被五指山市評為“三八紅旗手”和“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稱號。

2010年12月,因工作需要,符玉梅兼任瓊州學院藝術學院院長,身兼多職的她,為了讓自己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她不恥下問,廣泛查閱資料,她辦公室的門始終是最早開,而最晚離開辦公室的也是她。同時,深入課堂了解學生上課情況並將存在的問題以最快的時間解決好。符玉梅同志心胸坦蕩,光明磊落。她非常關心年輕教師的生活、工作、家庭,經常與年輕教師促漆談心,問寒問暖,關心她們的進步與成長。

面對取得成績和榮譽,她淡然地說:“成績與榮譽只代表過去,成績與榮譽的光環只是照亮下一起點的火炬,促使自己更信心百倍投入到所摯愛的教育事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