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夾鐵路

"蕭夾段隨之於1960年10月開工,同年12月7日建成。 1963年11月,鐵道部通知符夾線修建工程復工。 經過不懈努力

簡介

南起京滬鐵路宿州市符離集站、向西途徑宋町站、青龍山站濉溪站淮北站、岱河等、北至隴海線夾河寨,全長78公里,它是淮北市向外連線北京、上海、合肥、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主要通道之一。符夾﹙符離集至夾河寨﹚鐵路是為了開發閘河煤田和減輕徐州樞紐運輸負擔所建,它將京滬線上的符離集站和隴海線上的夾河寨站連成一線,全長84.292公里。1958年8月開工。全線劃分為3個區段:符離集至濉溪、濉溪至蕭縣、蕭縣至夾河寨。符濉段率先動工,1959年4月,路基站線、站場先後完成。其後由鐵道兵8504部隊接續施工,1960年1月完成,2月開始臨管運營,每天開行直貨列車2對,混合(客貨車聯掛)列車1對。蕭夾段隨之於1960年10月開工,同年12月7日建成。1961年5月也開始臨管運營,每天開行貨車1對。濉蕭段於蕭夾段建成後即開始施工。1961年8月,因國家縮短基本建設戰線,鐵道部下令停止施工。1963年11月,鐵道部通知符夾線修建工程復工。濉溪至岱河段於同年底完成,隨之投入運行。岱河至蕭縣23.5公里的最後一段,1966年4月15日動工,同年6月30日建成。全線設閘河、宋町、青龍山、濉溪、淮北、岱河、坡里、丁里、蕭縣、段園、新河11個車站及朔里輔助乘降所,總投資為3.32億元。1975年10月1日,為了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確保淮北煤炭南運,鐵道部調整濟南、上海兩局轄界。符夾線大部劃歸上海鐵路局,濟南鐵路局僅保留3.566公里(八一線路所至夾河寨)的一段線路。

外聯通道

夾河寨:隴海鐵路
青龍山:青阜鐵路
符離集:京滬鐵路宿淮鐵路

地理氣候

沿線氣溫年平均值比較適中,由南向北都是平原地帶,大都介於14℃~17℃之間。
動車通達淮北不是夢 符夾複線電化取得新進展
2012年3月27日,記者從市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符夾複線電化改造項目被納入鐵道部建設計畫,這意味著具體方案實施後我市將具備通行動車的條件。
我市是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市和國家循環經濟 試點市,目前正處在城市轉型和經濟發展的十字路口。作為安徽省唯一未通快速客運專線的省轄市,由於受現有鐵路條件制約,致使全市200多萬人出行困難,這也對招商引資和經濟轉型帶來一定限制。
為改善鐵路交通狀況,市委、市政府多次協調鐵道部、上海鐵路局、省鐵路辦,積極推進 符夾複線電化改造項目建設。
經過不懈努力,鐵道部已答覆把符夾複線電化改造項目納入鐵道部建設計畫,可以開展前期工作。目前,市政府已委託中鐵上海鐵路設計院對符夾複線電化項目擴能提速改造進行初步方案設計。上海鐵路設計院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已來淮實地勘察調研,收集相關資料,並按 照北接徐州東高鐵站、南接京滬線符離集站、鐵路設計時速可以通動車三個原則對這一項目進行規劃設計,預計該設計方案5月中旬可編制完成。
符夾線由宿州市符離集至徐州市夾河寨,全長78公里,其中我市境內56公里,它是淮北市向外連線北京、上海、合肥、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主要通 道之一。符夾複線電化改造項目的建設,將會使符夾、青阜線成為連線京滬、京九、隴海三大鐵路幹線的快速、重載連線線,使淮北的鐵路併入全國高速鐵路網,我市市民可以經徐州通達北京、上海、鄭州、西安等城市。這條線路的改造還將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對國防建設也有重要戰略意義。<!--en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