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燴雞腰

竹蓀燴雞腰

滇黔菜一種,有滋陰調理,補陽調理、營養不良調理,腎調養調理等功效。

竹蓀燴雞腰

工藝:燴 口味:鹹鮮味
主料:雞腰子(200克) 竹蓀(乾)(30克)
輔料:火腿(30克) 胡蘿蔔(30克) 雞蛋黃糕(30克) 萵筍(30克)
調料:鹽(5克) 味素(2克) 香油(5克)
類別:滇黔菜 滋陰調理 補陽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腎調養調理
相關搜尋: 美食 減肥 豐胸 美容 竹蓀燴雞腰

詳細介紹

製作工藝

1. 乾竹蓀用涼水漲發,淘洗乾淨,再用涼水發透,撈入熱水鍋中氽後,取出改刀;
2. 胡蘿蔔、萵筍分別在熱水鍋中焯熟,過涼,切成象眼塊;
3. 雲腿(火腿)、蛋黃糕切片;
4. 雞腰清洗乾淨,用雞清湯氽熟,撈入冷水中過涼;
5. 用刀從氽熟的雞腰中間劃一道口,撕去薄膜,沿刀再平片為兩半,入碗;
6. 雞腰碗內加雞清湯l00毫升,鹽,上籠蒸10 分鐘;
7. 炒鍋置旺火,注入雞清湯400毫升,依次下雲腿、蒸蛋黃糕、胡蘿蔔、萵筍,燒制;
8. 待燒開後撇去浮沫,將竹蓀擠去水分放入,加鹽、味素、胡椒粉調味,起鍋入湯碗;
9. 將蒸好的雞腰連汁倒入,淋上香油即成。

工藝提示

竹蓀用涼水泡約2~3 小時,脹透後,用清水反覆洗淨泥沙和雜質,即可用涼水泡上待用。

菜品口感

色澤協調,雞腰肥爛,竹蓀脆嫩,清淡適口。

食譜營養

竹蓀(乾):竹蓀含有豐富的多種胺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
竹蓀的有效成分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
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中醫認為竹蓀可補氣養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主治肺虛熱咳、喉炎、痢疾、白帶、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症。

火腿:火腿色澤鮮艷,紅白分明,瘦肉香鹹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各種營養成分易被人體所吸收,具有養胃生津、益腎壯陽、固骨髓、健足力、愈創口等作用。

胡蘿蔔:胡蘿蔔能提供豐富的維A,可促進機體正常生長繁殖、維持上皮組織、防止呼吸道感染與保持視力正常、治療夜盲症和眼乾燥症等功能。同時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並可減輕癌症病人的化療反應,對多種臟器有保護作用。婦女進食胡蘿蔔可以降低卵巢癌的發病率。另外胡蘿蔔內所含的琥珀酸鉀,有助於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膽固醇,對防治高血壓有一定效果。胡蘿蔔素可清除致人衰老的自由基,所含的B族維生素和維C等也有潤皮膚、抗衰老的作用。另外它的芳香氣味是揮髮油造成的,能增進消化,並有殺菌作用。

雞蛋黃糕:雞蛋黃糕的主要是由麵粉、蛋黃、奶油等原料製作而成,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鈣、鉀、磷、鈉、鎂、硒等礦物質,食用方便,是人們常食的糕點食品。

萵筍:萵筍含鉀量較高,有利於促進排尿,減少對心房的壓力,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極為有益。含有少量的碘元素,它對人的基礎代謝,心智和體格發育甚至情緒調劃都有重大影響。因此萵筍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於消除緊張,幫助睡眠。不同於一般蔬菜的是它含有非常豐富的氟元素,可參與牙和骨的生長。能改善消化系統和肝臟功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慾,有助於抵禦風濕性疾病和痛風。

食譜相剋

胡蘿蔔:酒與胡蘿蔔不宜同食,會造成大量胡蘿蔔素與酒精一同進入人體,而在肝臟中產生毒素,導致肝病;
另外蘿蔔主瀉、胡蘿蔔為補,所以二者最好不要同食。

萵筍:萵筍忌於蜂蜜同食。

歷史文化

1. 竹蓀,是雲南名貴野生食用菌,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稱。初時菌體呈卵球形,白色或淡紫褐色,成熟時包被破裂,伸出筆狀孢托。菌蓋鍾形,有顯著網路,頂端平、有孔口,上有暗綠色粘液狀微臭的孢體。菌幕白色,似如長裙。生長在濕熱地區的竹林落葉層下,常於夏秋季節採摘食用;
2. 竹蓀,色澤潔白,口感軟脆,鮮美清香,竹蓀食法多樣,更宜於做湯。竹蓀燴雞腰,是雲南高級筵席湯菜之一。

健康提示

竹蓀富含營養,據測定,乾品含粗蛋白質15~22.2%,粗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16 種胺基酸,其中的谷氨酸達1.7%。谷氨酸是味素的主要成份,這是竹蓀味道鮮美的原因。

竹蓀燴雞腰
【所屬菜系】
【菜餚口味】清香
【涉及食材】蔬菜 山珍
【特點】
1.竹蓀,是雲南名貴野生食用菌,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稱。初時菌體呈卵球形,白色或淡紫褐色,成熟時包被破裂,伸出筆狀孢托。菌蓋鐘形,有顯著網路,頂端平、有孔口,上有暗綠色粘液狀微臭的孢體。菌幕白色,似如長裙。生長在濕熱地區的竹林落葉層下,常於夏秋季節採摘食用。 2.竹蓀,色澤潔白,口感軟脆,鮮美清香,富含營養。據測定,乾品含粗蛋白質15~22.2%,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以及16種胺基酸,其中的谷氨酸達1.7%。谷氨酸是味素的主要成份,這是竹蓀味道鮮美的原因。竹蓀食法多樣,更宜於做湯。竹蓀燴雞腰,色澤協調,雞腰肥爛,竹蓀脆嫩,清淡適口。是雲南高級筵席湯菜之一。
【原料】
雞腰…………200克 精鹽……………8克雲腿……………30克味素……………2克胡蘿蔔…………30克胡椒粉…………l克乾竹蓀…………30克雞清湯………500克蒸蛋黃糕………30克芝麻油…………5克萵筍……………30克
【製作過程】
1.乾竹蓀用涼水漲發,淘洗乾淨,再用涼水發透,撈入熱水鍋中氽後,取出改刀。胡蘿蔔、萵筍分別在熱水鍋中焯熟,過涼,切成象眼塊。雲腿、蒸蛋黃糕切片。

2.雞腰清洗乾淨,用雞清湯氽熟,撈入冷水中過涼。用刀從雞腰中間劃一道口,撕去薄膜,沿刀日再平片為兩半,入碗,加雞清湯l00克,鹽2克,上籠蒸10分鐘。

3.炒鍋置旺火,注入雞清湯400克,依次下雲腿、蒸蛋黃糕、胡蘿蔔、萵筍,燒開後撇去浮沫,將竹蓀擠去水分放入,加鹽6克、味素、胡椒粉調味,起鍋入湯碗,將蒸好的雞腰連汁倒入,淋上芝麻油即成。

〔工藝關鍵〕
竹有用涼水泡約2~3小時,脹透後,用清水反覆洗淨泥沙和雜質,即可用涼水泡上待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