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蓮

竹葉蓮

竹葉蓮,中草藥,為鴨跖草科植物竹葉花的根莖或全草,具有強筋壯骨、解毒消腫、養腎益陰的功效。

基本信息

竹葉蓮

正文

竹葉蓮
(《湖南藥物志》)

異名

地藕(《湖南藥物志》)。

來源

為鴨跖草科植物竹葉花的根莖或全草。

植物形態

竹葉花,又名:杜若。
多年生草本。地下莖橫走,白色,節上生多數鬚根。莖直立,連花序高30~80厘米。葉互生,長橢圓形至廣倒披針形,長20~30厘米,寬3~6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漸成短鞘抱莖,全緣,草質,上面粗糙,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散生細毛。圓錐花序頂生,有白色細毛,花梗輪生,通常有3~6輪;苞片狹卵形,膜質;花白色;花被6,外3片肥厚,內3片倒卵形,薄質;雄蕊6,花絲長,無毛;雌蕊子房3室,各室有少數胚珠。果實球形,稍肉質不開裂,成熟時藍色,光亮而脆。花期夏季。
生於山谷林緣陰濕地。分布江西、湖南、四川等地。

功用主治

根莖:補腎。治腰痛,跌打損傷。全草:解毒消腫。
①《峨嵋藥植》:"根莖:治跌打損傷,將根浸酒,半月後飲之。"
②《湖南藥物志》:"根莖:養腎,益陰。"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浸酒。外用:搗敷。

選方

①治腰痛:竹葉蓮根莖三錢,煮豬肉食。(《湖南藥物志》)
②治蟲、蛇咬傷:竹葉蓮全草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