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織葉野螟

竹織葉野螟

竹織葉野螟(拉丁名:Coclebotys coclesalis別名竹螟、竹苞蟲、竹卷葉蟲,屬鱗翅目、螟蛾科,國內分布於山東、河南以南各省,為害毛竹、淡竹、剛竹、苦竹等多種竹子。

基本信息

簡介

成蟲成蟲

鱗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昆蟲。又名竹螟。為害剛竹屬的毛竹、淡竹、剛竹;叢生竹種中的青皮竹、撐篙竹(見竹)等。幼蟲卷葉成苞,取食當年生新竹竹葉,一株毛竹上有時可多達9000餘條,食葉殆盡,嚴重影響竹子生長。

形態特徵

竹織葉野螟竹織葉野螟

成蟲::雌成蟲體長10~13mm,翅展28~30mm;雄成蟲體長9~llmm,翅展25~28mm。體黃至黃褐色,頭部褐色,額圓形向外突出,兩側有白色條紋,下唇須茶褐色。觸角絲狀,黃色。複眼草綠色。前翅黃褐色,以前緣、翅脈及外緣顏色最深,中室內有一個深褐色點,中室端有一條深褐色線,內橫線深褐色彎曲,外橫線深褐色,沿中室下角收縮向內彎,前翅外緣有較寬的深褐色帶;後翅黃褐色,外橫線深褐色彎曲,後翅外緣也有深褐色寬頻。體腹面銀白色。

卵:扁圓形,長0.8-1.0mm,淡黃色,中央部分厚,略呈半透明。數十粒聚集一起,卵塊扁平、略近圓形,各卵粒呈魚鱗狀緊密排列。
老熟幼:蟲體長16~25mm,青灰色、黃褐色或桔黃色,個別乳白色;半透明,結繭化蛹前乳黃色。前胸背板有6塊黑斑,中、後胸背板各有兩塊褐色斑,被背線分割,各腹節背面各有兩塊長褐色斑,氣門斜上方有一塊褐色斑。

繭:橢圓形,長14~16mm,灰褐色。

蛹:長12-14mm,橙色,腹部較細,末端有鉤狀臀棘數根。繭橢圓形,長約15mm,在竹苞內或表土上的為絲質繭,在土內做土質繭(以土為繭,沒有絲)。

生活習性

幼蟲幼蟲

竹織葉野螟在浙江省1年發生1-4代,以老熟幼蟲越冬,世代重疊現象明顯。各代幼蟲為害期分別為5月底到7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上旬到10月中旬,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蟲羽化多集中在20-23時,若遇乾旱,很少羽化或不羽化,一遇雨天,當晚集中羽化。成蟲羽化後,性器官未成熟,須經進行補充營養,常群集飛往蜜源植物上;白天不活動,夜晚吸取花蜜。經一周補充營養後成蟲開始交尾、產卵,卵多產在新竹梢頭竹葉背面,每個卵塊有卵7-58粒,多為3了粒左右。每雌娥可產卵92-152粒。剛竹出筍遲,成蟲產卵時新葉尚未開放,卵被迫在新竹桿的上、中部;當卵孵化時,新竹放葉,初孵幼蟲爬上卷葉取食。幼蟲老熟後,下竹入土接繭,多在竹根基下方及雜草根處疏鬆土壤中接繭,入土2-5厘米深。蟲繭常黏結在雜草根上。積水地及沙粒地蟲繭很少。毛竹林出筍有大小年之分,第一年受害的大年毛竹林,次年小年不受害,林中羽化的成蟲要飛到新的大年竹林中產卵;第三年成蟲在飛回大年毛竹林。山頂竹林受害較重。以第一代幼蟲為害最重,第2代較輕,第3、4代較少見。

分布

中國山東河南以南各省區;日本東南亞各國也有發現。

為害特點

幼蟲吐絲卷葉取食為害,大發生時竹葉被吃光,影響竹鞭生長及下年度出筍,甚至使大面積竹子枯死,受害毛竹砍下後重量減輕35%-50%。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結合竹林撫育,清除林間、林緣小灌木,減少蜜源植物;冬季削山鬆土,可以增加過冬幼蟲死亡。

(2)物理防治

根據成蟲的趨光性,可在成蟲盛發期設定黑光燈進行誘殺。

(3)生物防治

幼蟲期林中施放赤眼蜂。大面積發生為害,可用飛機噴灑滅幼脲Ⅲ號,每hm2施藥量375-525mL。離蠶區較遠的竹林,可以噴Bt、白僵菌

(4)化學防治

在6月底發現幼蟲苞葉時,可用90%敵百蟲500倍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噴霧。竹林較密,可使用5-10%敵敵畏煙劑毒殺成蟲和幼齡幼蟲,每hm2用0.5-2kg,殺蟲效果較好。

節肢動物門(十四)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