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扇骨

竹刻扇骨

竹刻扇骨也稱扇骨竹刻。這是一種中國傳統工藝,即在摺扇的竹質扇骨上,用各種雕刻手法進行的工藝製作,扇骨的雕刻主要集中在玉竹上,在扇骨的裝飾中,用盡了不同門類的雕刻工藝。使摺扇不僅具有實用功能,也蘊涵了極富魅力的人文鑑賞的藝術價值。雕花扇骨竹刻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始於明代正德年間的中原南方一帶。在清代以來的竹刻扇骨之中不乏上乘之作,可以說是一種精美的藝術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收藏價值。

竹刻扇骨的歷史淵源

雕花扇骨雕花扇骨

竹刻扇骨也稱扇骨竹刻。雕花扇骨竹刻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始於明代正德年間的中原南方一帶。因那裡盛產竹子,所以竹刻工藝非常發達,出現了上海嘉定與江蘇金陵兩大派別。經過不斷發展,技師們創造了陽刻、陰刻、留青、砂地、透雕、鏤空、貼簧等多種技法。這些工藝在竹刻扇骨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所刻內容有書法、山水、花鳥、人物等,神形兼備,呼之欲出。到了清末民初,北京出現了精於書畫的刻扇名家,如金東溪等人。他們在竹製扇骨上以刀代筆,作品細膩傳神,與南方各派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在清代以來的竹刻扇骨之中不乏上乘之作,可以說是一種精美的藝術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收藏價值。

竹刻扇骨的材料質地

 

民國 譚一民 竹刻扇骨民國 譚一民 竹刻扇骨

 湘妃竹扇骨竹刻扇骨所用竹子的種類很多。明清時期多用方竹、毛竹、棕竹、湘妃竹等。有一種芝麻竹,上有天然花紋,這種扇骨大都不雕刻,稱為素竹骨。芝麻竹骨因年代久遠,在摩挲把玩時,形成了一種深褐色,稱之為“包漿”,顯得陳舊古雅。
留青扇骨還有一種“波羅漆”扇骨,即在竹骨外面塗上油漆。這是一種特殊的彩漆技藝,始於明末,顏色有紅、黃、綠、藍等,並有在漆底用金粉描畫山水等圖案的,它最大的特點是歷經百年不褪色,光澤良好。只要稍加擦試,就會光潤如新。

竹刻扇骨的款型樣式

扇骨的款式是按其下端聚合處的開頭來區分的。有圓頭的,這其中又分葫蘆圓頭、荸薺圓頭、梅花圓

湘妃竹扇骨湘妃竹扇骨

頭等變化。在圓頭中心的扇釘處,還有圓形的象牙、玳瑁等鑲片,非常精緻。此外, 方頭、尖根方端、如意翻輪等款式也十分常見。

扇股以大為貴,大股較窄的扇骨價格要低於大股較寬的“闊板”;罕見的花式、雙面貼,鑲嵌式的扇

骨價值要高於樸素無華的扇骨;舊骨高於新骨,年代越久遠價值越高;品相無傷、無裂、無磨損、無經拆拼修理、品相完好的扇骨,其價值要高於同類品相差者好幾倍。

竹刻扇骨的作者名款

余伯雨刻留青書法扇骨余伯雨刻留青書法扇骨

有關刻竹扇骨上書畫作者和刻竹者的名款:書畫家(尤其是知名書畫家)在扇骨上作書畫稿,都會按慣例署上名款(如“仿麓台「王原祁」意,壬申「1932年」夏日蔡銑”),而刻竹者有的則將名款隱去,或者在另一片扇骨上作“某某刊”或“某某刻”(如圖示「余伯雨刻留青書法扇骨」中的“伯雨”、“余氏雨”),丁二仲 沙地陽刻金文扇骨以明示刻竹出自何人之手。因此,在鑑賞刻竹之類的工藝品時,對器物上的名款必須作具體的分析和考辨。不能見了書畫家的名款,便認為該書畫家一定還兼擅刻竹;見了刻竹者的名款(包括印章),便認為該器物上的書畫也一定是其創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