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坑

竦坑是一個風景秀麗明清古韻猶存位於崇山峻岭間的山村,位於安徽省歙縣裡東鄉,原屬大谷運鄉,現屬溪頭鎮轄區。

簡介

竦坑位於安徽省歙縣里東鄉,原屬大谷運鄉,現屬溪頭鎮轄區,是一個風景秀麗明清古韻猶存位於崇山峻岭間的山村。南距縣城39公里,溪頭鎮12公里,北距離績溪上莊僅15里。村名如地形,環村皆山,小河穿流,其高聳入雲的青山上,漫山遍野都是鱗次櫛比鬱鬱蔥蔥的茶園,小村靜靜的蟄伏在大山腳下。

歷史

竦坑擁有四百年(1604年建肇)的歷史滄桑。相傳是在明朝後期,竦坑的第一代祖先濟元公從牌頭(歙縣桂林鎮的一個村名)由竦口沿河而上走路去績溪縣上莊,披荊斬棘的途經竦坑時,已是午後,身體乏倦,遂折些乾柴燒了個火堆烤火,順便烤些乾糧吃。休憩片刻後,繼續趕路。翌日,從上莊返回時,那火堆依然余煙繚繞,濟元公見此景象,心裡大喜:這裡龍脈風水不錯,是繁衍子孫的好地方。於是,他便舉家遷來此處,依地勢取名為“竦坑”。幾年後,他的三個兒子,娶來妻子成了家,各自添丁生生不息的延續,也就有現在稱的“長房”、“二房”、“三房”。而那個火堆燃燒的地方,建起了“歙東竦川濟陽江氏祖廟”,精緻的磚雕門臉到現在還挺立在村中間。 村中的石板路和古建築、兩側山坡的鬱鬱蔥蔥的茶園和遠處巍峨的竦嶺,令外來遊人不停駐足。
到竦坑的第五代人的時候,小村里已有幾十戶人家。當時的永柏公見家族越來越大,獨自出資,買來了專門辦紅白喜事用的大碗大盤還有配套的酒具,以供族人隨意借用。那淡藍的底色深藍的碗邊,還有用那寫在碗外“永柏公辦”碗底的“用”的碗兒,依然在發出幽藍的光澤。現在仍在周到的服務著如今的竦坑人。
竦坑人大都姓江,取名都以輩份來的。“積老玄文永,宗天志正良,祿受成功大,基開喜徳昌……”男人才有資格按照輩份里的字,做為姓名里的第二個字,最後的字是自由選擇的。至今已衍至基輩;以前,曾有“余”姓,因江氏子孫繁茂,而余姓人口太少,家族經常受期負,無奈之中,或改姓為江,或遷移外地。後來,有潘姓的遷來此處,定居在山巒之間,至今已有數十戶人家,是為平坦源。
由於地勢起伏,出門靠肩扛人挑,竦坑男人蠻勁遠揚鄉里,有諺語道“竦坑竦大漢,挑米挑十擔,徹起十人塝(石塝),趕上十人擔...”。百十年前,僅一山之隔的大谷運村和汪滿田村不和睦,人口眾多的大谷運人不準汪滿田人從他們村里走。身單力薄的汪滿田人寡不敵眾迫於無奈,只能是另開路通向山外,便有現在名為“新路上”的羊腸小道。古時的竦坑人較“蠻”也講義氣,看了不服,拿出自己的那蠻勁,一蠻三分理,聯合汪滿田村,前後夾擊,大谷運人腹背受敵,只能乖乖的讓汪滿田人從村里走。於是乎,汪滿田與竦坑成了互相連姻的山村,關係更是密切!

民俗

竦坑還有接觀音的民俗。每到陰曆二月二,由族長組織有聲望的人來占卜選擇六月里的某個良辰吉日。派人到潛口請來觀音水,倒入村中的大水缸里,灌入清泉,供村民飲用。再請人來唱大戲,給觀音看,熱鬧上好幾天,四鄰八村的人們都紛紛前來觀看。可惜,文革里破“四舊”,全部東西都被付之一炬。
到現在,竦坑已是一個近三千人的一個山村。原本是一個鄉,92年撤區並鄉時才成為鄰鄉的三個行政村;04年行政村撤併,里外竦坑及平坦源村三村合一,為竦坑村,村治在原里竦坑國小。 竦坑雖地處偏僻山村,卻長期有自己的鄉村中學,且學風濃厚。自恢復考試制度來,每年都有勤奮的少年考上中專或大學,相鄰的村子許多人紛紛轉學過來。
“飽熟節”是山村特有的節日。陰曆十月半,是竦坑獨有的歡樂日子。那天,家家戶戶都要裹上幾十斤米的粽子,一般的是一斤米三個,裡面是陳年的老火腿或板栗蜜棗。親朋好友都被邀請來享受山村淳樸的風情,那箬葉包裹著的清香,飄蕩在山村的上空。臨走時,熱情的竦坑人還讓客人帶回一串,讓純樸的感情伴隨著粽子香味飄得更遠。

產業

竦坑人以茶和菊花(黃山貢菊)為業。山高霧濃,茶葉的味兒是綿綿不絕的悠香撲鼻,沁人心脾。主要茶葉品種有黃山毛峰、大谷銀鉤和屯綠,此外,就是毛竹,點綴著群山,也給村民帶來幸福和快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