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懋山

童懋山

童懋山少將國民黨整編第26師169旅副旅長。

基本信息

歷史事件

整編第57師,童懋山原轄第117旅;預備第3、第4旅,預備第3旅已經在宿北戰役中隨整編第69師行動被殲,旅

長魏人鑒、副旅長周昭宣均陣亡,被殲後一直沒有補充。師除第117旅是西北軍一部發展而來外,預備第3、第4旅都是偽軍改編而來,戰鬥力不強,但同解放軍的作戰經驗豐富,是陳粟的一個老對頭。這時國民黨軍的部署是以整編第5師(即第5軍,欠第96旅。)為中央,整57師、整84師分列其左右翼配合,目的是壓縮華野外線兵團於鄆城以西到黃河沿岸的狹窄地帶,背水作戰,好打就殲滅之,不好打就將外線兵團逼回黃河以北。因為輕敵思想已經高漲,9月5日整5師進至鄆城以南時整57師則已經孤軍深入到鄆城西南的沙土集一帶,兩師相距20多公里且整57師的兵力分得較散。而殲敵請賞的興頭很高的整編第57師段霖茂做夢也想不到在其周圍已經有共8個縱隊近20萬的解放軍全部隱蔽集結完畢,就埋伏在沙土集南北地區,不僅是殲滅整編第57師,阻打援敵的兵力也已經足夠了。

介紹

兩個月以來外線兵團苦苦等待的大舉殲敵戰機終於出現,陳毅、粟裕當機立斷,命令全部主力務必求得越快越好的全殲整編第57師。陳毅稱這時的華野外線兵團是“叫化子打狗——邊打邊走”,而能不能把這條窮追不捨的惡狗打死,便全都取決於明日的決戰了。第3、第6、第8縱隊全部撲向整編第57師,整編第5、第68、第84師分別被10縱、4縱、11縱所阻,難以馳援,決定魯西南地區兩軍生死存亡的決戰爆發,經過浴血奮戰,激戰至7月9日華野全殲了沙土集地區的整編第57師主力約1萬人,生俘整編第57師中將師長段霖茂(9月下旬又買通看管其的警衛班戰士李榮華逃脫)、少將政治部主任李悌青、少將第117旅旅長羅覺元以下7500餘人,預4旅主力因未在沙土集,得以倖免。這場惡戰解放軍也付出了2300餘人傷亡的犧牲,整場戰役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1.3萬餘人,自身傷亡、失蹤3900餘人,代價很大。但國民黨軍在魯西南地區追殲解放軍的兵力優勢從此喪失,是華野外線出擊以後的第一場大捷,一舉扭轉了解放軍外線出擊初期的被動局面,是華野從七月分兵扯散敵人到再度集中兵力殲滅分散之敵的轉折點,同時也是完成從內線防禦作戰到外線戰略進攻的轉折,極大地鼓舞了解放區軍民的民心士氣。蔣介石為重新形成重大優勢殲滅華野外線出擊兵團,在整編第57師覆滅後又急調山東和大別山戰場的整編第10、第11、第20、第75師飛兵趕來魯西南增強,華野外線兵團原還想擴大戰果乘整5師周圍沒有敵人重兵時再上演一場孟良崮式的活劇,全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整5師,因整5師迅速和整84師靠攏並轉入防禦死守,又是雨季,9月12日時整編第75師也已急速趕到濟寧就近馳援,華野遂決然放棄再在魯西南大戰取勝的計畫,揮師南征,至11月初完成了在豫皖蘇邊區的戰略展開,成為國民黨軍第一大重兵集團徐州集團臥榻之旁的心腹大患。南線徐州的戰爭已經一塌糊塗時,蔣介石還是沒有放棄北線山東已經名存實亡的重點進攻,非得要借山東重點進攻的聲威完成形式上對於山東省的統一不可,籍此好在國際上顯示國民黨軍絕對具有武力征服中國任何地方的力量,向世界昭示他蔣介石在實際上已經代表中國。因此在徐州形勢已經嚴重惡化的情況下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整編第11師和整編第9、第25、第64、第65、第83師等近20萬兵馬(其中整編第65、第83師擔任守備任務。)蔣介石仍然留在沂蒙山腹地和華野堅持山東老根據地的內線兵團(又稱又線兵團,司令員許世友、政委譚震林,轄2、6、7、9等4個步兵縱隊和特種兵縱隊,後劃出6縱、特縱隨外線兵團南征。)對峙,準備和濟南到青島一線的國民黨軍來一個南北會師,殲滅數量已經銳減的山東解放軍,完成其一統山東的夙願。因為山東解放區腹地有大批解放區的地方武裝,濟南附近至青島鐵路沿線的國民黨軍又椒鹽似的被蔣介石均勻地分布在遼長的戰線上分兵守點,大舉出戰很容易陷入解放區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因此該線的國民黨軍不敢大動,用來打敗許譚兵團的主要還是依靠整編第11師為主的南線國民黨軍,由於徐州方面緊急調兵南去,整編第11師等深入沂蒙山腹地的國民黨軍便孤立了起來。繼孟良崮戰役全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首整編第74師後解放軍可以再次圍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整編第11師的絕好戰機出現,大喜過望的華野為了全殲國民黨軍最最精銳的“五大主力”部隊,不顧當時兵力銳減等嚴重困難,立刻於7月15日決心乘敵主力西援之際,集中全力於內線殲滅留守的整編第11師。內線兵團的4個縱隊全部就近參戰,並策應華野外線兵團作戰,爾後內外密切配合,努力爭取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於是著名的南麻、臨朐戰役爆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