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戲

童子戲

童子戲是深受民眾歡迎的一個江蘇省傳統戲曲劇種,是一門多功能、多學種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它和人類學、藝術學、民俗文化學、社會宗教學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作為一個古老的劇種,它顯示了傳統戲曲藝術的“活化石”的價值。 2006年入選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7日,童子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劇種起源

627年-649年(唐貞觀年間),江淮有五個舉子進京赴考,誤了考期又無回家的銀兩。他們憑就吹拉彈唱的本領,在長安城說唱鄉曲童子書謀生。唐王宣五位舉人金殿 獻藝,晨昏相伴。一天,龍虎山張天師進宮。唐王想試試天師的本事,讓五舉人躲在金殿下的地坑中,上用木板掩蓋,約定跺腳為號,指揮樂聲起止。天師上了金殿,只聞音樂飄忽隱顯,不見人蹤。唐王戲說天師攜妖魔入宮。天師祭劍屈斬五位舉人。五舉人化成冤魂大鬧皇宮,向唐王索命。唐王無奈,請天宮三仙女領弟子用巫法儀式平息了紛 爭。唐王冊封三仙女與她的弟子是驅邪納吉的童子。

身受皇封的童子身價大振,傳唱盛唐的故事成為特許。於是他們將唐王魂游月宮,魏徵夢斬涇河老龍,江流兒唐僧西天取經,劉全冬天地府進獻西瓜,魏徵幼子九郎代父上天入地請神——請十殿閻王、玉皇大帝、群星列宿,踏遍大小寺廟,恭請各路菩薩神仙,做逐疫納吉的消災勝會……逐一演繹成鼓詞戲文,俗稱十三部半童子書。這類演唱盛唐的系列故事有似當代的連續劇,成為童子戲的主體。

發展

童子戲表演 童子戲表演

童子戲起源於唐朝,由古老的傳統祭祀舞蹈演變,與巫術有著密切關係,至清代中葉,它逐步完成了從娛神到娛人的過渡,發展為一種戲劇樣式。

通州約在南北朝時期開始成陸,至公元958年(後周顯德年間)始有建置。成陸之初,由於四面環水,荒涼貧窮,初民來自四面八方,遂把楚越等地的巫風也傳承過來。

至明代中葉以後,以童子戲為主要標識的通州民間巫風活動已經十分活躍。據史料載,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城隍會上,“裝飾諸魑魅魍魎之狀,遊行於衢市,易人於幽冥。”可見當時就有規模宏大的“童子會”了。

到了清代,童子會已遍及城鄉,這在文人作品中時有描繪:“萬寶秋成祝滿倉,村村賽鼓覡巫忙。”(《海陵竹枝詞》)

到了民國年間,巫人活動已由單純的家庭祭祀、祈福消災向民間戲劇活動發展,參加演出的巫覡動輒多人,觀眾成千上萬。

類型

中國傳統儺戲主要分為四類型:即民間儺、宮廷儺、軍儺、寺院儺,江蘇沭陽的童子戲屬於民間儺和宮廷儺系列,原因有三:其一,據《史記·貨殖傳》載:“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漢書·地理志》載:“楚人信巫鬼”。由此可見,沭陽一帶尚為楚國屬地,受巫文化的影響很深,對於巫文化有其歷史的繼承性;其二,後存的童子戲在演出形式上仍有濃烈的巫文化遺風,它的演出完全依附於祭禮許願等迷信活動形式,如“燒豬”等;其三,已存童子戲的劇目均為生活小戲和公案戲,因此說屬於民間儺和宮廷儺系列。

沭陽在南北朝時為童縣,童子戲因其流布地區而得名;另外,此戲為童子所演唱,民間有“老陰陽、少童子”之說,童字亦指童子,劇種因其演唱者身體而得名,因此,儺舞為童子戲的正直起源。

分布區域

童子戲主要分布在通州中西部及周邊地區(含如東、如皋及南通市部分地區),這一帶系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氣候溫濕,土地肥沃,河網密布,盛產糧棉,系經濟較發達地區。

基本內容

童子戲由古代通州民間的“上童子”、“童子會”等宗教祭祀儀式演化而成的,發展軌跡至少在千年以上。

“上童子”為一家一戶舉行的驅妖除魔、治病消災的宗教祭祀儀式,以規模大小分為“化蘭門”、“度關紙”、“小金堂”、“三表三聖”、“三表五聖”、“五表七聖”、“七表九聖”、“九表十三聖”等多種。其中“化蘭門”最簡單,只需一個童子,過程簡單;而“九表十三聖”規模最大,需時三天三夜,參加的童子則有數十人。至今通州民間像“九表十三聖”此類大規模的上童子儀式已不多見,常見的則多是過程較簡單、參與童子較少的幾種類型。

“童子會”,亦稱消災勝會,是民間集體進行的一種消災祈福的活動,規模較為宏大,一般由“會頭”組織,資金來源於民間籌集。可根據節氣、時令、地區、行業、天災人禍等分別取名如玉皇會、都天會、東嶽會、觀音會、老爺會、盂蘭會、青苗會、豐收會、龍王會等等,名目繁多。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昌明,以及通州“廟會”的實際內容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此類大型童子會活動已屬罕見。

1957年,南通地區成立了第一家童子戲劇團,並冠名“通劇”。至此,孕育了千年以上歷史的童子戲正式“登堂入室”,成為江蘇眾多地方戲中的一個成員。童子戲主要演出古裝傳統戲,主要劇目有《李兆庭》、《陳英賣水》、《秦香蓮》、《唐僧取經》、《鄭三郎》、《九郎救父》等,其中有童子藝人自編的劇目,亦有移植其他地方戲劇目。

藝術特徵

童子戲起源於“以舞降神”的巫覡演唱,與當地的方言、文化、風俗、民情相交融,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傳統戲劇。

童子戲使用南通的方言土語,唱的是俚曲小調,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唱腔高亢清亮,如泣如訴。主要有鈴板腔、點鼓腔、聖腔、書腔、喜腔。唱詞句式多為老百姓喜歡的七字句、十字句。

童子戲樂隊中清一色為打擊樂,有大鼓、鑼、鬧缽、手鼓等,無絲弦樂器。

童子可分文童子、武童子兩種。文童子以念唱為主;武童子的表演形式融雜技、氣功為一體,驚險刺激。

童子戲不僅用海州方言作為舞台語言,而且唱腔曲調——“童子調”的古典調就叫“卩阿大海”,唱法是四句一轉頭,與漁民號子“嗨——啊”及農民打嘞嘞“Ⅱ阿哈嗨”的腔調、節奏更為相似,只是稍多藝術性和節奏感,故男女老少都聽得懂,都愛聽。童子戲傳統劇有三十目四大本,六十八單出,許多劇目雖然名稱不同,但基本主題大體一樣,用神話傳說的形式,勸人為善,勸人孝悌,故童子戲藝人自稱為“善行”。童子戲伴奏只有鑼鼓和大、小鈸等打擊樂,沒有管弦樂,有的只用兩隻單面狗皮鼓,加一隻小碰鈴;傳統的演唱形式有:“台子戲”,化裝在舞台上演出;“場子戲”,一張小桌兩個人,敲單面鼓對面而唱;“堂戲”,在人家屋內唱戲;“打門頭詞”,演員一、二人不拘,站在人家門前敲鼓唱一段戲文,討點錢、糧藉以混生活。俗稱童子戲為“大戲”,認為童子戲文雅、穩重、正統,是姑姑奶奶戲;一些封建思想嚴重的人,嚴禁家中婦女看小戲,但可以把童子戲請到家裡專唱給婦女們聽,或者由老奶奶帶領女孩子們到戲場看。由於童子戲多與巫婆、神漢相聯繫,為民間消災了願,封建迷信色彩比較濃,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反封建迷信運動中,童子戲藝人紛紛改行學淮海戲,使這個劇種奄奄一息,瀕臨滅絕;現今如能抓緊扶植其人民性的一面,摒棄其封建迷信成分,這個劇種仍有復興的可能,因為它適合廣大民眾的口味,受到民眾的歡迎。

童子戲的行規行俗是很嚴格的。童子戲藝人信仰的祖師爺也是唐明皇,用黃紙糊成的一個“⊥”形靈位牌,上端塗成黑頭子,中間寫“唐明皇萬歲”,兩邊寫“侍奉香火”四字,平時收藏在衣箱內,這個衣箱就是“主箱”,除小花臉外,任何人都不能坐在上面。童子戲每年最忙的是臘月和正月,此時民間求安了願的最多,但無論怎樣忙,臘月三十晚上,要把所有的服裝道具人箱內“封箱”,封箱時要在每個箱內放些糕果,叫“開台高(糕)”或“開口高(糕)”。開台第一天要在後台供唐明皇靈位,演員登台前要向祖師爺磕頭;開鑼第一場戲必須唱神戲:《岑香救母》和《韓湘子度妻》。

童子戲藝人內部,有嚴格的行規行俗。不相識的同行藝人來到戲班內,要嚴格按照俗規驗明身份,外來人見主人時首先要抱拳當胸,謙遜地作揖並說:“唐眾仙辛苦了。”班內人間:“你是哪一行的?”答:“善行的。”再問:“你跟哪位跑腿(即問師傅名字)?”答:“家師×莊×老先生,上邊×字,下邊×字。”回答完畢,走到唐明皇靈位前,點起三支香插入香爐內,再磕三個頭,作三個揖,這樣即會被看成是受過正規教育的行內人,或人班唱戲,或相幫解決困難,走則歡送留則歡迎,十分義氣。

童子戲藝人平時不準別人亂動鼓,鑼不準卡著放;睡覺時不準脫內衣,不準仰臥也不準俯臥,只準側臥,俗叫“立著睡”;早晨起身嚴禁說龍、牙、虎、夢、霧、雷等;同行內形成一系列行話;如:師傅——“貴前人”,徒弟——“走家子”,刀——“青鋒子”,槍——“紅纓子”,鼓——“花腔子”,鑼——“海幌子”,大鈸——“痴子”,柬板——“雲揚子”,鬍子——“檐口”,衣箱——“措金子”,多喝一點——“海環子”,少唱一點——“剪環子”,唱錯——“偏子”,吃飯——“擔憨子”,睡覺——“垂頭子”,上霧——“掛帳子”,啞巴——“偏月子”。數字表達為:“-‘條’,二‘思’,三‘稱’,四‘治’,五‘摸’,六‘繩’,七‘糾’,八‘爬’,九‘艾’,十‘禿千子’。”

傳承譜系

童子戲的傳承主要有師徒相授及家族傳承兩種。民國年間,童子戲藝人中負有盛名者為通州東鄉麻蝦子榨的戴等姑娘與白蒲東北鄉的朱蓮子。據時報載:戴等姑娘發刀會(童子會的一種)“赤腳攀登織布機刀綁成的刀山,至頂上唱淫詞褻曲,觀者如蟻。”(《通海新報》)顯然,戴等姑娘是個身手非凡的女武童子。

民國年間,巫人活動已由單純的家庭祭祀、祈福消災向民間戲劇活動發展,參加演出的巫覡動輒多人,觀眾成千上萬。興仁鄉發刀會“延聘巫覡男女兩人,在織布機綁成的刀山頂上唱淫詞褻曲,鑼鼓喧天,一般農愚村婦兒童,奔觀如蟻。”(《通海新報》)1921年(民國十年)秦灶鄉童子藝人徐長元、受京徽戲演出影響,自購戲服,組織人馬演出勸世文《唐僧取經》等劇目。

家庭傳承中具有代表性的為劉橋鎮胡玉龍、胡松山、胡夕平祖孫三代,胡氏系雜技世家,在童子戲中融入雜技等高難度表演動作,增加了觀賞性。

後來,南通市通過對童子戲的普查,排查出陳張林、東永清、葛蘭生、顧鏡清等19位代表性人物並已初列出他們的傳承譜系。

主要價值

童子戲是中國儺文化遺存不多的一個重要分支,已傳承千年以上仍保存完好,是研究中國儺、儺舞、儺戲的重要資料,後來頻頻走出國門,參與亞洲民俗文化大舞台的演出,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與童子戲伴生的《十三部半巫書》是中華民族民間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明珠,全書長約1萬5千餘行,主要記敘唐初的朝野大事及逸聞傳說,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