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書絕壁

”軾曰:“能自拚命者能殺人也。 臨:面對 說“臨”。

原文

章惇嘗與蘇軾同游南山,抵仙遊潭,潭下臨絕萬仞,岸甚狹。子厚推軾下潭書壁,軾不敢。子厚履險而下,以漆墨濡筆大書石壁上曰:“蘇軾章某來。” 軾拊其背曰:“子厚異日得士,必能殺人。”子厚曰:“何也?”軾曰:“能自拚命者能殺人也。”子厚大笑。

注釋

章惇(dūn):宋朝人,字子厚。
抵:到,抵達
臨:面對
仞:古代八尺為一仞
履;踩,踏,作動詞用。
濡:沾濕
拊:拍
異日:以後的日子,日後
士:同“仕”,做官

譯文

章惇曾經和蘇軾一同游南山,到了仙遊潭,潭的邊上面臨著萬丈懸崖,兩岸非常的狹窄。章惇要求蘇軾下仙遊潭在石壁上寫大字留念,蘇軾不敢,章惇踩著險石下去,用毛筆蘸著墨在石壁上寫了幾個大字,說“蘇軾、章某來此”蘇軾拍章惇的背說:“章惇日後做了官,必定能殺人。”章惇說:“為什麼?”蘇軾說:“能夠自己拚命的人以後做了官了,必定能殺人。”章惇大笑。

文言知識

說“臨”。“臨”的本義是從高處朝向低處,如成語“居高臨下”。它又指“面對”。上文“臨絕壁萬仞”,意為面對萬丈懸崖。《禮記》上說,“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意為面對錢財不要輕易地獲取,面對危難不要隨意逃避。它又指“到”,如“雙喜臨門”、“臨渴掘井”。它還指“正當”、“將要”,如“臨到”、“臨走”。

啟示

有時候,能通過一些小事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