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竹

空竹

空竹,以竹木為材料製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與空鐘混稱,俗稱響葫蘆;江南又稱之為扯鈴,也有稱之謂"天皇皇"(包括另一種類似空竹,但是在地上倒置著轉的叫"地皇皇")。以北京、天津所產的最為著名。空竹分為單輪(木軸一端為圓盤)和雙輪(木軸兩端各有一圓盤)。雙輪空竹比單輪空竹容易操作。圓盤四周的哨口以一個大哨口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為高音孔,以各圓盤哨口的數量而分為雙響、四響、六響,直至三十六響。拽拉抖動時,各哨同時發音,高亢雄渾,聲入雲表。

基本信息

簡介

空竹空竹

空竹,中國民間玩具。以竹木為材料製成,中空,因而得名;古稱空箏。清代曾與空鐘混稱,俗稱響葫蘆

植物—空竹

空竹直立,或因梢頭細長而呈半攀援狀,高16—20米,粗3—3.5厘米;節間長50—80厘米,平滑而具光澤,無毛,節下具白粉環,竿壁較薄;竿環平;竿每節分枝多數,呈半輪生狀,彼此近同粗或有1-2枝較粗。竿籜質薄,早落:籜鞘長20—38厘米,基底寬15-25厘米,背面被貼生淺棕色短柔毛,縱肋及小橫脈均明顯,故成網脈狀,頂端圓形,兩肩聳起,鞘口寬1.5—2厘米,凹下部分深2厘米左右,具流蘇狀長毛;籜舌低矮;籜片紙質,反卷,狹披針形,先端鑽狀,長達25厘米,底寬1.5—2厘米,腹面被短柔毛,背面無毛。葉鞘長7—8厘米,邊緣具纖毛;葉耳狹窄,不明顯,具直立繼毛;葉舌低矮,平截;葉片卵狀橢圓形,長25—30厘米,寬8-10厘米,基部圓形,先端具一粗糙扭曲之長尖頭,兩面無毛,次脈7—10對。假小穗叢球形,單個著生於具葉小枝之頂端,直徑2.5—5厘米,下方托以多數苞片,苞片頂端有時還可具綠色葉片;小穗無毛,長2—2.5厘米,寬3—4毫米;小穗軸延伸,較短;穎長1.5—2厘米,先端具粗糙長芒狀尖頭,多脈,無毛;外空竹稃與穎相似,小橫脈明顯;內稃稍長於其外稃,膜質,具彼此緊靠的2脊,脊上被白色短毛,先端鈍或凹缺,簇生以白色短毛;鱗被披針形,基部具3—5脈紋,先端被短纖毛;花葯黃色,先端具2小尖頭;子房卵圓形,花柱細長,柱頭2,羽毛狀。果實呈堅果狀,栗褐色,頂圓,具短尖頭,長寬約1厘米;果皮堅脆,易與種子分離。

植物空竹—產地分布

空竹產雲南(景洪、盈江)。生於海拔1200—2000米的林間山地。分布於印度至東喜馬拉雅地區及緬甸。模式標本采自不丹(喜馬拉雅山區)。南又稱之為扯鈴。以北京天津所產的最為著名。

空竹分類

空竹分為單輪(木軸一端為圓盤)和雙輪(木軸兩端各有一圓盤)。雙輪空竹比單輪空竹容易操作。圓盤四周的哨口以一個大哨口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為高音孔,以各圓盤哨口的數量而分為 雙響、四響、六響,直至三十六響。拽拉抖動時,各哨同時發音,高亢雄渾,聲入雲表。空竹分類也稱為雙頭空竹和單頭空竹:

空竹空竹

空竹是一種著名的民間音響玩具。取直徑在10~15厘米的竹筒2厘米高,兩端封上木板,沿周沿開設小口,是為底盤。底盤中央安裝一根中間有細腰的木軸。另外用兩根小竹棍子拴線,纏住木軸上抖動,空竹即可高速鏇轉,在空氣作用下,底盤周圍的開口同時發聲,聲音高昂雄渾十分悅耳。空竹有單盤、雙盤之分。雙盤空竹即在立軸兩端均設圓盤,呈車輪狀。另有一種“雙底座”空竹,令兩個底盤均安在立軸的一端,上下疊為兩層,雙層的開口相經迭錯。因為它的兩層底盤都集中在木軸的一端,並增加了空竹的不平衡,抖起來困難較大,需要較高的技巧和較強的體力,重量感強、力度大,是成年人喜愛的特殊的空竹。

根據底盤周圍開口數量的不同,空竹可分為雙響、四響、五響、六響……直到三十六響多種。圓盤上開口處的內部都用薄木板圍成半圓形小房間,開口之間都不相通,縫隙的密封依靠澆灌鰾膠來完成。每個圓盤上只有一個寬約1厘米的大開口,寬約0.5厘米,它們的聲音高昂尖銳;大小開口同時發聲造成高低共鳴,音響效果極為動人。
最早的空竹當源於“地軸”,地軸即古人所說的“空鐘”。明末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說: 空鐘者,刳木中空,旁口,燙以瀝青,卓地如仰鍾,而柄其上之平。另一繩,繞其柄,別一竹尺有孔,度其繩而抵格空鐘,繩勒右卻、竹勒左卻,一勒,空鐘轟而疾鍾,大者聲鍾,小亦蟛蜣飛聲,一鐘聲歇時乃已。制徑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
其中,雙頭類又有雙頭12響、雙頭18響、雙頭24響等幾種。

空竹單頭類

單頭類又有單頭反轉9響、單頭反轉12響、單頭反轉14響、單頭反轉16響、單頭正轉12響等幾種。

發展歷史

空竹空竹

空竹由空鐘發展而來。明代《帝京景物略》等記載,空鐘為木製,圓形,直徑最大約為30cm,中空,四周開口,中有竹軸。人們以線纏竹軸,並穿過一帶孔的竹板,用力拽拉,空鐘即鏇轉落地,並在離心力作用下落地後繼續鏇轉。清代,空鐘改為以竹筒製成,圓盤狀,中空,四周開口為哨,圓盤中有木軸。人們以竹棍系線繩,纏繞木軸而拽拉、抖動,即可鏇轉發音。抖空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三國時期,曹植寫過一首詩《空竹賦》;宋朝時期,宋江寫過一首七言四句詩:"一聲低來一聲高,嘹亮聲音透碧宵,空有許多雄氣力,無人提挈漫徒勞。";明代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記述了空鐘(空竹)的製作方法及玩法。清代坐觀老人在《清代野記》中寫到:"京師兒童玩具,有所謂空鐘者,即外省之地鈴。兩頭以竹筒為之,中貫以柱,以繩拉之作聲。唯京師(指北京)之空鐘,其形圓而扁,加一軸,貫兩車輪,其音較外省所制,清越而長。"抖動時姿勢多變,使繩索翻花,做出"過橋"、"對扔"、"串繞"、"搶高"等動作,也有以壺蓋等器具代替單軸空竹而遊戲的。抖空竹的技巧頗多,有"仙人跳"、"雞上架"、"放捻轉"、"滿天飛"等諸般名目。抖空竹是我國漢族民間傳統的雜藝遊戲活動,流行全國各地,尤其北方為盛行。

玩法介紹

空竹空竹

抖空竹是一項集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有益活動,空竹聲聲,樂在其中,曾有:“不羨神仙不羨官,老有所樂自安然,鬚髮蒼白身猶健,心隨空竹返童年”的說法。
空竹的操作技巧有扔高,即線上繩用力拽拉後,將空竹脫離竹棍而往上拋至空中,下落後又以線繩接住,繼續拽拉;爬桿,即空竹順線繩而上;調換,即兩人同時將空竹相互投給對方,對方接空竹後繼續拽拉等,並發展為中國傳統的雜技項目。
玩法1.一根線繩連線在兩根短竹棍的竿頭,就成了抖空竹的工具。抖時,把線繩置於空竹軸中凹處,再繞上幾圈,提起空竹,靠兩臂交替協調抖動,空竹逐漸加速地鏇轉起來,抖轉之後,可以倒放在地上,即鏇轉不停,更嗡嗡作響,如鐘聲餘韻,也可以變換成其他多種花樣。天晴時來公園,雨雪天在家裡,不用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
玩法2.將空竹放在地上,雙方各握一根抖桿。右手持桿,將桿線以逆時針方向在空竹凹溝處繞兩圈。然後右手輕提,使空竹離地產生鏇轉,轉一圈後,凹溝處仍有一圈線,便可以雙手上下不停地抖動了。空竹會越轉越快,轉到一定程度,鳴響裝置就會發生嗡嗡的聲響。空竹的基本玩法簡單易學,但要玩好卻不容易。
空竹空竹
空竹常見的玩法有:"雞上架",即待空竹急轉後,解開繞線將空竹拋開,然後用木棒接住,使之在棒上轉滾或轉到另一棒上。"滿天飛",將空竹拋在空中,然後用繩接住或再拋起。"仙人跳",用腳踩在繩的中端,使在腳一側轉動的空竹由腳背上躍過至另一側,在腳的兩側繩上來回跳躍。"放捻線",僅單筒空竹適合此法,即把無筒的一端置於地上,使之鏇轉,等其轉速減慢時,救起再抖。另外,如"風擺荷葉"、"大股線"、"黃瓜架"、"壓三鈴"、"撲蝴蝶"等。這些動作靈巧敏捷,乾淨利落。此外,還可以由抖空竹演變出抖瓷壺蓋、抖鍋蓋、抖嘟嚕等。後來,老藝人們又發展了對傳技巧和"單偏腿"、"雙偏腿"、"腰串"等動作,還可表演將繩繃直,讓空竹由下至上沿著繩垂直上升。他們甚至可以同時抖三個空竹。

抖空竹技巧

空竹空竹

空竹空竹
空竹的操作技巧有扔高、呲竿、換手、一線二、一線三等多種形式。有關空竹的最早記載見於明代,據明末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稱:“空鐘者,刳木中空,旁口,湯以瀝青,卓地如仰鍾,而柄其上之平。別一繩繞其柄,別一竹尺有孔,度其繩而抵格空鐘,繩勒右卻,竹勒左卻。一勒,空鐘轟而疾轉,大者聲鍾,小者蜣飛聲,一鐘聲歇時乃已。制徑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 在這裡所說的與現代的孩子們玩的音響玩具“地軸”相符,以竹木製成,用繩繞其柄,繩穿入竹尺,用力勒繩地軸即落地飛轉,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直立鏇轉移時。因空腔周圍有口,故發聲。秦孝儀所編《海外遺珍·漆器》中,收有一件“剔紅嬰戲紋圓盒”,盒蓋上刻有嬰戲圖。圖中,一童子正在抖空竹,旁邊另有一童子捂著耳朵觀看。空竹為圓盤狀,中有木軸,以竹棍系線繩纏繞木軸拽拉抖動。此處抖空竹之方法與現在的方法完全相同。據編者注釋,這件剔紅漆盒為明代永樂年製作。此說如果屬實,那么早在明初,空竹造型特點與玩法均已經相當成熟。明定陵出土的兩件刺繡百子衣,一件被命名為“紅暗花羅繡萬壽字過肩龍百子花卉方領女袷衣”;另一件被命名為“紅素羅繡平金龍百子花卉方領女袷衣”,都是孝靖皇后的陪葬。在百子衣的背面,有一幅 “放空鐘圖”,兩童子挽臂並肩,相互配合,正在合力施放一個大型的空鐘。從圖中可見其特點,與空竹不同。這裡的放空鐘應該是放“地軸”。
抖空竹的花樣技巧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就有近百種。一些抖空竹的高手在表演時,玩起來空竹忽左忽右、忽高忽低,時而身前,時而身後。舒緩時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勝似閒庭信步。急重時似流星閃電,瞬息萬變,酷若舞槍使棒。令觀者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不失為一種藝術享受。
空竹空竹

所有花樣技巧均由基本功演變而來,下面結合抖空竹的基本功,羅列部分與其相關的花樣技巧。
一、由抖空竹演變出的花樣
二郎擔山、二龍戲珠、鯉跳龍門、紡花織布、回頭望月、哪吒蹬輪、魯班拉鋸、金猴翻桿等等。
二、由撈月演變出的花樣
左右撈月、背後撈月、胯下忍辱、張.飛騙馬、直上雲霄、鳳凰點頭、倒掛金鐘等等。
三、由盤絲演變出的花樣
流星趕月、盤絲跳繩、雙跳空竹、蜻蜓點水、出水芙蓉、橫空出世、天女散花、大盤絲等等。

抖空竹時的形神意氣

空竹空竹
形、神、意、氣為為抖空竹的四大法寶。它也是抖好空竹和健身養性的四大因素,所以,在抖練空竹時,必須運用好這形、神、意、氣。
空竹空竹
1.形
指的是抖空竹時的姿勢和動作的完美。古人說:“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神分散”。這裡的形,也就是抖空竹時頭身正直,含胸垂肩,體態自然,使身體各部位放鬆、舒適,不僅肌肉放鬆,而且精神上也要放鬆,呼吸均勻,逐步進入抖練狀態。對每個動作的起落、高低、輕重、緩急要分清楚,不僵不滯,柔和靈活,以達到引挽腰體,活動關節這一健身功效。
空竹空竹
2.神
神即神態、神韻。健身養生之道在於“形神合一”,抖練空竹動作時則應做到“唯神是守”。只有“神”守於“中”,而後才能“形”成於外。全神貫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抖空竹時,神不分散,結合每個動作的特點,手、眼、步、法、神共同配合到位,神韻才能顯現出來,動作方得靈活敏捷、輕鬆活潑、輕盈瀟灑,神氣十足。
空竹空竹
3.意
即意境、意念。也就是在抖空竹時,你的心情是否平靜,一切雜念是否已經排除,精力是否集中到抖空竹活動中了。所以,這裡的“意”也就是心,意由心生。如果在抖空竹時,你心慌意亂,心不在焉,則各種動作都會走形,並還可能產生空竹傷人。如果抖空竹時心曠神怡,則能達到心領神會的境界,抖起空竹才能得心應手。在各類運動中,意隨形動,氣隨意行,如能達到意、氣、形合一,才能起到疏通經絡、調暢氣血健身之目的。
空竹空竹
4.氣
就是呼氣和吸氣,也稱調息。就是要求抖練者有意識地注意呼吸調整,不斷去體會、掌握、運用與自己身體狀況或與空竹動作變化相適應的呼吸氣方法。對於初學者來說,首先應學會空竹動作,明確各個動作的要領,使姿勢達到準確優美。然後,在運動中逐步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呼吸氣和動作的配合應遵循以下規律:先吸後呼,起吸落呼,拉吸收呼。呼吸形式從自然呼吸向腹式呼吸轉移,也可根據空竹的動態變化或勁力要求而選用呼吸形式。但是不論選用哪種呼吸形式,都要松靜自然,不能憋氣。同時,呼吸時以不疾不徐為宜,逐步達到緩慢、細勻、深長,以利於身體各器官的正常工作。

相關組織

空竹空竹

當代空竹的構造與抖空竹的技法均有長足的發展,北京地區除了大量地生產製作空竹之外,還出現了專門研究空竹、開發空竹的組織,比如說“北京玩具協會空竹專業委員會”。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會員們都是抖空竹的能手。更為重要的是,會員中有不少人自己動手製作空竹,形制多樣,變化豐富。最大的空竹直徑近一公尺,重好幾十斤。此外,又把茶杯蓋、茶壺蓋、鋼精鍋蓋以至於圓桌面、腳踏車軲轆等等器物都納入了空竹系列,抖動起來。會員們自己製作的空竹,有“三起樓子”者,即輪盤共三層,逐層收煞,一層比一層小。有“雙軸單盤”者,即一個輪盤的兩面都有軸,可以兩個人同時抖一個空竹。抖空竹的方法也大膽進取,出現了富於變化、神奇莫測的新花樣,有“金雞上架”、“翻山越嶺”、“織女紡線”、“夜觀銀河”、“二郎擔山”、“抬頭望月”、“鯉魚擺尾”、“童子拜月”、“鷂子翻身”、“彩雲追月”、“海底撈月”、“青雲直上”等等動作,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最為驚險駭人的是“螞蟻上樹”,長繩一端繫於樹梢,另一端手持;另有一人抖動一隻空竹,忽然將飛轉的空竹拋向長繩,持繩者用力拉動長繩,將空竹抖向高空,可飛上五六十公尺的空中。待空竹落下時,抖空竹者穩穩接住。初見此技,未有不驚呼者。
玩具協會空竹專業委員會的主任李洪寬先生,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空竹的結構特點以及北京地區抖空竹的種種動作要領,編寫成一部小冊子,名《空竹淺談》,在玩具協會內部發行,成為玩具史上空竹專題的第一部專著。

相關連線

[1] 中國空竹網 http://www.kongzhu.com/

[2]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7022204812.html

[3] http://yezbk.bokee.com/viewdiary.15162459.html

[4] http://blog.tiantiansoft.com/user1/498/archives/2006/3229.html

[5] http://www.collart.cn/

[6] http://special.collart.cn/2007121801/

[7] http://www.shouming.com/kongzhujiaolian.htm

[8] 北京空竹博物館百科 http://bwg.hudong.com/view/%E5%8C%97%E4%BA%AC%E7%A9%BA%E7%AB%B9%E5%8D%9A%E7%89%A9%E9%A4%A8.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