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軍

積石軍

①唐代邊防軍建制名。隴右節度使所轄諸軍之一。高宗儀鳳二年(677年)改北周以來靜邊鎮置,駐所在今貴德縣河陰鎮,管兵7000人,馬100匹。唐代積石軍曾建有佛塔,稱多福七級浮圖。駐地是唐軍主要屯田區之一,因吐蕃常派騎兵來奪麥,一度被稱為“吐蕃麥莊”。肅宗乾元元年(758年)軍廢,地入吐蕃。②宋、金時行政建制名。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建制積石軍,治溪哥城(今貴德縣河陰鎮),隸熙河蘭湟路,轄懷和寨、順通堡、臨松堡。金太宗天會九年(1131年),金攻占宋積石軍,改積石軍為州。天會十五年(1137年),金將積石州讓給西夏。次年,西夏在此築祈安城。後來金在祈安城東析置積石軍,治所約在今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一說在今青海循化縣境)。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積石軍為積石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