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的選擇結構---條件語句

本詞條針對高一信息技術《程式的選擇結構—條件語句》內容章節,採用“問題解決教學”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思路明確,按照“引入--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定程式--選擇結構條件格式分析-關係運算符學習--實踐練習――交流評價--作業”的流程完成教學過程的設計。

簡介

【說明】:此教學設計任務由南京曉莊學院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老師yqiong參與教師·維基星光計畫進行wiki教學而發布。此詞條為範例詞條,由yqiong選定主題並負責、參與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所有同學協作共同完成!

基本信息:

科目:信息技術教學對象:高中一年級 課時:2教學環境:計算機網路教室

學習者特徵分析:

在第一章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經歷了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領略了用計算機解題的奇妙之道,感悟了程式設計是其中的關鍵環節,對程式設計已經產生一定興趣,但由於在程式設計過程中,涉及數學、英語學科知識點較多,學生還沒有足夠的相關知識儲備且我校學生基礎薄弱,這樣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造成在進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環節教學,會存在一定困難,難以深入開展下去。

學習內容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廣東教育出社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材選修模組一《算法與程式設計》中的第2章2.3節《程式的選擇結構》第1課時2.3.1《程式的選擇結構---條件語句》,是在上兩課時(2.1—2.2)學習VB的基本數據類型、常量、變數、函式、表達式等程式設計語言和程式順序結構的基礎上,學習程式的選擇結構—條件語句,其中包含“條件語句的格式、功能、執行過程”、“VB語言的關係表達式、邏輯表達式等程式設計語言的基本知識”。

教學目標分析

掌握VB語言的條件語句的格式、功能、執行過程;能夠利用條件選擇語句編寫簡單的選擇結構的程式;
掌握VB語言的關係表達式、邏輯表達式等程式設計語言的基本知識。
通過任務引導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程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初步學會使用條件語句來實現控制項結構。
進一步掌握程式調試運行的方法。
程式設計選取的題目都是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加強學生利用本學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
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筆法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解VB語言條件語句的格式、功能、執行過程。
2.掌握VB語言的關係表達式、邏輯表達式等程式設計語言的基本知識。
在理解條件語句的基礎上,如何利用計算機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本節課主要採用了講授法,小組合作式,自主探究學習方法,任務驅動法,強化練習法,交流討論法等。 從學生日常生活問題入手,快速自然的引導學生走進主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講授新課內容,以醒目的方式將條件語句的格式、功能和執行過程呈現給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討論與探究中完成任務;把滑鼠還給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通過商場打折問題驅動學生完成任務,課程安排形成循序漸進的梯度,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展示評價環節,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明確條件選擇語句的執行流程及使用方法,逐步建構規範合理的利用計算機解決日常生活中問題的意識。在結束環節,以課後作業強化練習法結束本節課,使學生對條件語句的暫時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教學過程與媒體資源

註:此欄目可以用表格,也可以以文字方式填寫。如下:

方法一:文字形式表達。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活動:教師出示一份上一屆學生多媒體技術套用水平測試成績單,讓學生觀察成績等級一欄有什麼特點: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成績單得出結論:等級只有兩種,通過與不通過。思考用什麼辦法解決成績等級的評定問題。 設計意圖:用一份成績單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設定學習成績等級,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成績等級只有兩種,可以用簡單的條件語句解決,不會令學生產生胃難情緒。 媒體資源:幻燈片,茂名市第十中學多媒技術套用成績單。

新課探究—條件語句的格式

教師活動: (1)分析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用我們上兩節課學的程式語句能解決嗎?因為只有兩種狀態,我們可以這樣設計,如果>或=60,我們就讓它顯示“通過”,達不到60這個條件,就讓它顯示“不通過”。 (2)指導學生設計算法, 檢查學學生設計的算法,讓兩個小組的代表到黑板前析書他們的算法設計,組織學生討論各組算法的合理性。 (3)編寫程式代碼:詳細講解程式代碼的編寫,通過程式介紹條件語句的兩種格式。 格式一:if條件then語句組1else語句組2 格式二:if條件then語句組1else語句組2endif (4)調試程式,指導學生上機調試運行程式,將兩種格式的條件語句都上機運行,加深學生對兩種不同格式的條件語句的理解的。 學生活動: (1)學生分析問題,然後試著設計算法。 (2)兩組學生代表到黑板板書他們的算法設計。學生討論算法的可行性。 (3)學生仔細聽講,掌握條件語句的基本格式 (4)學生上機高度運行程式,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設計意圖:通過與學生分析問題,引導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高度程式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媒體資源:幻燈,黑板,粉筆,計算機

新課探究—關係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

教師活動: (1)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學習關係表達式 在剛才的例子裡,我們構想的是分數>或=60用>=。如果我們將條件改成60及<60我們都知道怎么表達了,如果想表達介於60到70間的數值呢,又該如何表達? 檢查學習情況:小測試 將上面的條件矚目為NOT2,然後輸入1,程式是執行右邊的語句還是左邊的?如果輸入的是2呢? 與學生分析小測試,加深理解。 (4)做一個小練習: 某商場的某器重衣服進行促銷,規定買兩件以上在原價98元每件的基礎上打8.8折,設計一個程式,計算購買衣服的應付款。 檢查練習情況,只看算法和程式代碼,不要求上機運行。 學生活動: (1)學生自行探究,了解關係表達式的運算符號與邏輯值。 (2)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理解條件語句的執行過程。 (3)學生自學邏輯表達式,然後回答小測試 (4)學生按照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屬牟步驟試著為小練習設計算法和編寫程式代碼。 設計意圖: (1)通過探究,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將條件語句的執行過程放在例題中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條件語句的執行過程。 (3)小測試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邏輯運行值的理解 (4)通過一個小練習,加深學生對條件語句的理解,提高學生以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媒體資源:幻燈,黑板,粉筆,計算機

拓展學習:

教師活動: (1)布置自學:通過剛才的例題,我們知道了條件語句的格式與它的執行過程,可是我們都知道,一般說會考的成績都分四個等級,ABCD,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運行這個步驟學習IF多重分支選擇語句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3)請某小組代表介紹小組的學習情況,並演示程式運行效果。請其他小組評價該小組學習效果。 (4)小結該小組學習效果。 學生活動: (1)學生以小組形式按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運行這個步驟學習IF多重分支選擇語句 (2)某小組代表講解自己小組的學習經驗,展示算法和程式代碼,並調試運行。 (3)學生對該小組學習形成、效果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 (1)將學生的成績等級由兩個上他升到四個,選擇的數目增加,問題深,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 (2)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在已有科研部範圍內學習新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存疑設懸念

教師活動:剛才用的是IF語句,我們用IF語句能解決簡單的選擇問題,但是,如果選擇的條件太多,用IF會比較麻煩。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我們下節課會介紹多重選擇語句格式。 設計意圖:留一個懸念給學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為下節課創造學習條件。

小結

教師活動:小結本課時所學的內容:VB語言的條件語句,功能和執行過程。 學生活動:學生與教師一起小結本課時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對本課時個總結,進一步鞏固本課時內容。

方法二:表格表示法

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媒體及資源準備 創設問題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出示一份上一屆學生多媒體技術套用水平測試成績單, 讓學生觀察成績等級一欄有什麼特點: 茂名市第十中學多媒技術套用成績單 學生觀察成績單得出結論:等級只有兩種,通過與不通過。 思考用什麼辦法解決成績等級的評定問題。 用一份成績單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設定學習成績等級,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成績等級只有兩種,可以用簡單的條件語句解決,不會令學生產生胃難情緒。 幻燈片, 茂名市第十中學多媒技術套用成績單 新課探究—條件語句的格式 (1)分析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用我們上兩節課學的程式語句能解決嗎?因為只有兩種狀態,我們可以這樣設計,如果>或=60,我們就讓它顯示“通過”,達不到60這個條件,就讓它顯示“不通過”。 (2)指導學生設計算法, 檢查學學生設計的算法,讓兩個小組的代表到黑板前析書他們的算法設計,組織學生討論各組算法的合理性。 (3)編寫程式代碼:詳細講解程式代碼的編寫,通過程式介紹條件語句的兩種格式。 格式一:if條件then語句組1else語句組2 格式二:if條件then語句組1else語句組2endif (4)調試程式,指導學生上機調試運行程式,將兩種格式的條件語句都上機運行,加深學生對兩種不同格式的條件語句的理解的。 (1)學生分析問題,然後試著設計算法。 (2)兩組學生代表到黑板板書他們的算法設計。學生討論算法的可行性。 (3)學生仔細聽講,掌握條件語句的基本格式 (4)學生上機高度運行程式,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通過與學生分析問題,引導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高度程式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幻燈,黑板,粉筆,計算機 新課探究—關係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 (1)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學習關係表達式 在剛才的例子裡,我們構想的是分數>或=60用>=。如果我們將條件改成60及<60我們都知道怎么表達了,如果想表達介於60到70間的數值呢,又該如何表達? (4)做一個小練習: 某商場的某器重衣服進行促銷,規定買兩件以上在原價98元每件的基礎上打8.8折,設計一個程式,計算購買衣服的應付款。 檢查練習情況,只看算法和程式代碼,不要求上機運行。 (1)學生自行探究,了解關係表達式的運算符號與邏輯值。 (2)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理解條件語句的執行過程。 (3)學生自學邏輯表達式,然後回答小測試 (4)學生按照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屬牟步驟試著為小練習設計算法和編寫程式代碼。 (1)通過探究,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將條件語句的執行過程放在例題中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條件語句的執行過程。 (3)小測試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邏輯運行值的理解 (4)通過一個小練習,加深學生對條件語句的理解,提高學生以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幻燈, 計算機 拓展學習 (1)布置自學:通過剛才的例題,我們知道了條件語句的格式與它的執行過程,可是我們都知道,一般說會考的成績都分四個等級,ABCD,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運行這個步驟學習IF多重分支選擇語句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3)請某小組代表介紹小組的學習情況,並演示程式運行效果。請其他小組評價該小組學習效果。 (4)小結該小組學習效果。 (1)學生以小組形式按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運行這個步驟學習IF多重分支選擇語句 (2)某小組代表講解自己小組的學習經驗,展示算法和程式代碼,並調試運行。 (3)學生對該小組學習形成、效果進行評價。 (1)將學生的成績等級由兩個上他升到四個,選擇的數目增加,問題深,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 (2)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在已有科研部範圍內學習新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幻燈 計算機 存疑設懸念 剛才用的是IF語句,我們用IF語句能解決簡單的選擇問題,但是,如果選擇的條件太多,用IF會比較麻煩。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我們下節課會介紹多重選擇語句格式。 留一個懸念給學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為下節課創造學習條件 小結 小結本課時所學的內容:VB語言的條件語句,功能和執行過程 學生與教師一起小結本課時內容 通過小結對本課時個總結,進一步鞏固本課時內容

教學階段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媒體及資源準備
創設問題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出示一份上一屆學生多媒體技術套用水平測試成績單, 讓學生觀察成績等級一欄有什麼特點: 茂名市第十中學多媒技術套用成績單學生觀察成績單得出結論:等級只有兩種,通過與不通過。
思考用什麼辦法解決成績等級的評定問題。
用一份成績單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設定學習成績等級,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成績等級只有兩種,可以用簡單的條件語句解決,不會令學生產生胃難情緒。
幻燈片,
茂名市第十中學多媒技術套用成績單
新課探究—條件語句的格式(1)分析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用我們上兩節課學的程式語句能解決嗎?因為只有兩種狀態,我們可以這樣設計,如果>或=60,我們就讓它顯示“通過”,達不到60這個條件,就讓它顯示“不通過”。
(2)指導學生設計算法,
檢查學學生設計的算法,讓兩個小組的代表到黑板前析書他們的算法設計,組織學生討論各組算法的合理性。
(3)編寫程式代碼:詳細講解程式代碼的編寫,通過程式介紹條件語句的兩種格式。
格式一:if條件then語句組1else語句組2
格式二:if條件then語句組1else語句組2endif
(4)調試程式,指導學生上機調試運行程式,將兩種格式的條件語句都上機運行,加深學生對兩種不同格式的條件語句的理解的。
(1)學生分析問題,然後試著設計算法。
(2)兩組學生代表到黑板板書他們的算法設計。學生討論算法的可行性。
(3)學生仔細聽講,掌握條件語句的基本格式
(4)學生上機高度運行程式,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通過與學生分析問題,引導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高度程式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幻燈,黑板,粉筆,計算機
新課探究—關係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1)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學習關係表達式
在剛才的例子裡,我們構想的是分數>或=60用>=。如果我們將條件改成<60。這個關係如何有達?請自主探究。
(2)結合剛才的例子,引導學生理解條件語句的執行過程。
(3)布置學生自學邏輯表達式:
>60及<60我們都知道怎么表達了,如果想表達介於60到70間的數值呢,又該如何表達?
(4)做一個小練習:
某商場的某器重衣服進行促銷,規定買兩件以上在原價98元每件的基礎上打8.8折,設計一個程式,計算購買衣服的應付款。
檢查練習情況,只看算法和程式代碼,不要求上機運行。
(1)學生自行探究,了解關係表達式的運算符號與邏輯值。
(2)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理解條件語句的執行過程。
(3)學生自學邏輯表達式,然後回答小測試
(4)學生按照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屬牟步驟試著為小練習設計算法和編寫程式代碼。
(1)通過探究,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將條件語句的執行過程放在例題中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條件語句的執行過程。
(3)小測試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邏輯運行值的理解
(4)通過一個小練習,加深學生對條件語句的理解,提高學生以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幻燈, 計算機
拓展學習(1)布置自學:通過剛才的例題,我們知道了條件語句的格式與它的執行過程,可是我們都知道,一般說會考的成績都分四個等級,ABCD,,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運行這個步驟學習IF多重分支選擇語句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3)請某小組代表介紹小組的學習情況,並演示程式運行效果。請其他小組評價該小組學習效果。
(4)小結該小組學習效果。
(1)學生以小組形式按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運行這個步驟學習IF多重分支選擇語句
(2)某小組代表講解自己小組的學習經驗,展示算法和程式代碼,並調試運行。
(3)學生對該小組學習形成、效果進行評價。
(1)將學生的成績等級由兩個上他升到四個,選擇的數目增加,問題深,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
(2)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在已有科研部範圍內學習新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幻燈
計算機
存疑設懸念剛才用的是IF語句,我們用IF語句能解決簡單的選擇問題,但是,如果選擇的條件太多,用IF會比較麻煩。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我們下節課會介紹多重選擇語句格式。留一個懸念給學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為下節課創造學習條件

小結小結本課時所學的內容:VB語言的條件語句,功能和執行過程學生與教師一起小結本課時內容通過小結對本課時個總結,進一步鞏固本課時內容
課後拓展布置課外閱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到下列網站進行學習

提供好的網站讓有興趣的同學作進一步的學習。

創設問題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出示一份上一屆學生多媒體技術套用水平測試成績單,

讓學生觀察成績等級一欄有什麼特點:

茂名市第十中學多媒技術套用成績單 茂名市第十中學多媒技術套用成績單

(1)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學習關係表達式 在剛才的例子裡,我們構想的是分數>或=60用>=。如果我們將條件改成60及<60我們都知道怎么表達了,如果想表達介於60到70間的數值呢,又該如何表達? (4)做一個小練習: 某商場的某器重衣服進行促銷,規定買兩件以上在原價98元每件的基礎上打8.8折,設計一個程式,計算購買衣服的應付款。 檢查練習情況,只看算法和程式代碼,不要求上機運行。

幻燈,

計算機

教學流程圖

可以採用連結的方式給出,也可以直接上傳圖片。觀看時,點擊圖片便可看大圖,所以推薦大家直接上傳圖片。

流程圖1 流程圖1
流程圖2 流程圖2

教學評價

1、學生自評表: 知識評價: 我知道了條件語句的兩種形式。□ 我掌握了用條件語句解決簡單問題的方法。□ 我能用條件語句編寫出解決與判斷有關問題的程式並用Qbasic實現算法。 學生課堂表現評價 認真、積極、自信、善於與人合作、思維的條理性、思維的創造性 能力評價:和自己比,這節課我能拿個“”(A、B、C、D)。

2、教師評價:

課堂表現評價:

評價我的學生 A(優秀) B(良好) C(合格) 選答 學生對條件語句形式的理解 表達清晰 能基本描述 不能描述 學生練習的完成情況 全部能完成 大部分能完成 少部分完成 學生對討論交流的態度 非常投入 較積極 應付式 學生們小組合作情況 分工明確, 合作有效 有合作,但分 工不盡合理 分工合作不合理 知識內容掌握程度評價: (1)編寫一個程式,判斷輸入的年份是否為閏年。 (2)某居民區的物業向居民收取月衛生費的計費方法是:3人和3人以上的住戶,每戶收取5元;超過3人的住戶,每超1人加收1.2元。設計一個程式,根據輸入的人數,計算應收取的衛生費。 ③編寫一個程式,求不等式(可隨意輸入)的解集。

評價我的學生A(優秀)B(良好)C(合格)選答
學生對條件語句形式的理解表達清晰能基本描述不能描述
學生練習的完成情況全部能完成大部分能完成少部分完成

學生對討論交流的態度非常投入較積極應付式

學生們小組合作情況分工明確, 合作有效有合作,但分 工不盡合理分工合作不合理

有合作,但分工不盡合理

(3)彈性作業:供學有餘力的同學課後研究。

設計一個程式,求出任何一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備註與反思

本課時從設定學生的成績等級出發,通過講授法、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法等,讓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式,調試運行的過程,學習條件句的基本格式和運用。設定的問題簡單,能幫助學生克服胃難情緒論,又從最貼進學生的成績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個體差異,學生程式不一,接收能力也會不一,對學生的評價要求就不能一樣。當個別學生因能力問題不能及時完成學習任務時,也要根據學生的進度給予適當的肯定,以增加學生的自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