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岩

程子岩

程子岩位於盂縣城北三十里萇池鎮東興道村東北的東山上。內現存東魏造像碑1通,其他石碑10通,程夫子講道處碑1通和清代砂石佛像3尊。岩下為龍華河發源地,稱“龍潭草暖”,為盂縣一大名勝,是旅遊去處的不錯選擇。

程子岩

位於盂縣城北三十里萇池鎮興道村東北的東山上。該山之陽有一石窟,前寬十五米,後寬十二米,高九米,進深七米。龕中原建廟院一座,名“豐樂寺”。為東魏時所建。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曾講學於此,因而易名“程子岩”。岩洞正中立有“宋大儒程夫子講道處”碑,碑額“興起斯文”,典出《宋史·程顥傳》:“以興起斯文為己任”。
程子岩內現存東魏造像碑1通,其他石碑10通,程夫子講道處碑1通和清代砂石佛像3尊。魏碑立於岩內東側,碑高1.6米,寬0.8米,厚0.2米。碑額半圓形,刻有大佛像1尊。碑的正面和背面共刻佛像1千尊,形象清晰,造型完整。岩下為龍華河發源地,水激成花,匯成潭,隆冬不凍,草色如春,綠樹丹崖,交相暉映,稱“龍潭草暖”,為盂縣一大名勝。
程顥(1032—1085)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二程為同胞兄弟,其母侯氏夫人系盂縣上文村候道濟(曾任丹徒令)之女。其外祖父及舅父(侯可)均為當時盂縣儒家,常借這個幽雅的地方施教授徒。程子從洛陽前來盂縣省親,亦假此為人們講學。
據程頤為其母親侯氏所撰《上谷郡君家傳》記載:“先妣夫人姓侯氏,太原盂縣人,行第二。世為河東大姓。”
清光緒《山西通志·仕實錄三》:“侯道濟,盂人。祖元,父嵩,皆以武勇聞。道濟始以儒學登科,任丹徒(今江蘇鎮江)令。贈比部員外郎。子可,孫仲良,皆為世名儒,悉道濟家教雲。”
清乾隆癸丑(1793年)進士田興梅寫過一首詠《程子岩》的五言律詩:“程子讀書處,岩飛碧嶂中。其人延道脈,所在足春風。鹿洞心源合,鵝湖臭味同。至今留講席,鎮日蔭春楓。”他將程子岩與朱熹講學的鵝湖寺、心學體系創始人陸九淵講學的白鹿洞書院相提並論,似在證實二百年前作為二程讀書講學的程子岩禮樂寺還保存完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