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指數化

稅收指數化

稅收指數化是指按照每年消費物價指數的漲落,自動確定應納稅所得額的使用稅率和納稅扣除額,以便剔除通貨膨脹的名義所得增減的影響。

基本信息

稅收指數化

指按照每年消費物價指數,調整應稅所得的適用稅率和納稅扣除額,以便剔除經濟通貨膨脹所造成的名義所得上漲的影響。

詳細介紹

個人所得稅指數化的內容

個人所得稅指數化的內容
個人所得稅指數化主要包括免稅額和納稅檔次的指數化調整。
一方面將免稅額向上調整,以避免因通貨膨脹使其實際價值貶損;
另一方面對納稅檔次的指數化調整,以防止通貨膨脹將納稅人推入更高的稅率檔次。

稅收指數化的作用

1、在稅收的徵收額上,削減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對稅制的扭曲性影響,消除或減少納稅人的額外負擔,避免財政收入損失,促進稅制的公平性和效率。
2、避免或減少了稅制立法中稅率需要根據通貨膨脹而年年進行調整和變動的複雜手續,保證稅收政策前後連貫性和穩定性,從而節省了稅務機關的徵收費用和減輕了納稅人申報的許多麻煩。
3、在某種程度上起到安定民心、緩解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矛盾在通貨膨脹條件下激化的作用。

稅收指數化的缺陷

稅收指數化稅收指數化
事實上在通貨膨脹嚴重的國家,稅收指數化僅僅在名義上消除納稅中的額外負擔,而實際上納稅人的負擔沒有減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政府與納稅人之間的矛盾。各種指數化措施將使複雜的稅制變得更加複雜,故對於那些稅務行政管理能力較低的開發中國家來說,行政管理必然面臨新的難題。即使沒有行政管理方面的太大困難,指數化措施的有效性還需依賴價格指數(無論是實際的還是預期的)的計算準確這一條件。在實際生活中,指數化措施可能會減少一些稅收收入(所得稅收入),這通常是不受政府部門歡迎的原因之一。但稅收指數化的必要性總是存在的,關鍵的問題是選擇適當的指數化方式。而且一旦決定採用這種措施,那么最好是在持續的通貨膨脹還沒有出現時就採用,因為低通貨膨脹時期是採用指數化的最好時機。因此,除了加拿大和丹麥一直實行完全指數化外,大部分OECD國家並不打算實行完全指數化,而是在某些稅率和扣除額上,實行部分指數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