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行銷[行銷的一種形式]

移動網際網路行銷[行銷的一種形式]
移動網際網路行銷[行銷的一種形式]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移動網際網路行銷是基於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通信終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基礎和無線通信技術來滿足企業和客戶之間的交換產品概念、產品、服務的過程,通過線上活動創造、宣傳、傳遞客戶價值,並且對客戶關係進行移動系統管理,以達到一定企業行銷目的的新型行銷活動。 移動網際網路行銷藉助彩信、簡訊、微信、公眾號群發、wap、APP、二維碼、手機套用等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市場上的移動網際網路行銷主要包括WAP、APP、彩信、即時IM工具等方式。這些新行銷方式不僅具有靈活性強、精準性高、推廣性、互動性強等特點。

概念

移動網際網路就是將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在最近幾年裡,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成為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前景最誘人的兩大業務,它們的增長速度都是任何預測家未曾預料到的,所以移動網際網路可以預見將會創造怎樣的經濟神話。

簡介

移動網際網路行銷藉助彩信、簡訊群發、wap、二維碼、手機套用等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市場上的移動網際網路行銷主要包括WAP、APP、彩信、即時IM工具等方式。這些新行銷方式不僅具有靈活性強、精準性高、互動性強等特點。

創新

一、技術的創新:手機終端的創新;開發多樣化的移動數據業務;安全技術的開發。

二、行銷的創新包括:行銷信息的創新;行銷方式的創新;行銷思路的創新。

三、產業價值鏈的調整和完善。

方式

渠道推廣、聯盟推廣、手機套用商店推薦、手機預安裝和app開發。

渠道

一、套用商店

這個是靠自然的量,也是很重要的渠道行銷方式,沒有任何一家會不做這塊。

二、廣告宣傳

付費行銷永遠不會過時,廣告的聚集地從套用市場到行業入口網站,到線下無處不有。

三、SNS、微博、微信、論壇部落格推廣等社交網路行銷

藉助其他的網路平台輔助運營,增加和用戶互動的機會,充分收集用戶的反饋信息,聚集感興趣的用戶群,增強用戶的粘性,這點很多商家在做。

四、移動廣告聯盟,資源互換,ROM刷機、媒體宣傳以及線下行銷

這裡包括付費和免費的兩種方式,你可以把事情交給移動廣告渠道,只要按量付錢就行。套用達到一定的用戶規模就可以採取換量。

誤區

誤區一:把企業賬號做成CCTV

有人說,如果你的微博冬粉超過1000萬人,你就成了CCTV。

所以,幾乎每個運營企業社會化媒體的人,都是用冬粉數來衡量自己運營業績的優劣。大家都希望做一個如同CCTV的社會化媒體大號,這必然導致傳播結構的大一統,最終一個企業,只有一個社會化媒體的聲音。

但是社會化媒體時代,大家的內容需求是分眾的。企業微博、微信號天然具有商業化內容的定位,冬粉對這些內容的興趣是有限的。相對於嚴肅內容,所在區域或周圍圈子的產品、服務及活動、不同消費者與品牌相關的軼事、趣聞等內容更容易吸引用戶,而這些內容往往散布在企業員工、經銷商、消費者、第三方合作夥伴等企業廣泛的商業生態結構的社會化媒體中。

希望有一個大一統的社會化媒體傳播結構,做成CCTV,且不談實現可能性有多大,就傳播結構本身而言,它又從去中心的趨勢中復辟到中心化的結構趨勢。

當然,這樣的結構,它的監管、引導和激勵很複雜,如果沒有移動網際網路的技術,是難以想像的。

誤區二:絞盡腦汁做精品內容

按照把企業賬號做成CCTV的傳統思維模式,自然會沿用傳統的內容生產方式——走精品路線。企業的賬號運營人員想破腦袋都在琢磨內容,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但往往都是皓首窮經的投入、掌聲寥寥的回報。

單槍匹馬的企業社會化媒體運營人員既不是央視內容創作的豪華班底,也不是4A公司的金牌文案,內容質量顯然很難稱得上“精品”內容。

所以,大多數冬粉都不買賬,活躍度有限。反過來,談及企業微博微信為何運營不好時,企業往往還是歸咎於“內容!內容!還是內容!”。

其實,社會化媒體是去中心化,內容完全沒有必要精品化。去精品化,輸出和社會化媒體定位匹配的內容,就足夠了。

以微信為例,個人發在朋友圈的內容,哪怕low到完全是流水賬記錄,都可能有若干個閨蜜或死黨給你點讚,這就是社會化媒體的本質形態——有限的人通過他們感興趣的有限的內容來互動(當然,如果內容質量更高,互動的人會更多)。

所以,企業社會化媒體運營的內容定位應該是明確定位,針對有限數量的目標人群,努力做匹配自身能力的內容就足矣。

一個生鮮企業,天天在微信上發布他的土雞如何飼養,牛肉如何可追溯,蔬菜如何有機種植這樣的話題,就成功地黏住了一大幫追求品質的吃貨冬粉。

所以說社會化媒體結構多元化的搭建及管理問題解決之後,內容其實不是高大上的難事,講你客群關心的樸素語言,就能夠達到潤物無聲的傳播效果。

誤區三:移動電商就是微信商城

以中心化為特徵的傳統行銷思維下的移動電商,往往是建立一個微信商城,然後拚命引流。但社會化媒體時代,社會化的商業也該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商業——既然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經形成去中心化的格線化互動格局,為什麼一定只需要一個移動商城呢?

企業建立了社會化媒體的系統化結構之後,這個體系下的每一個“point”,無論是員工,還是經銷商、合作夥伴,甚至是消費者,都可以是一個微商城,銷售產生之後,移動網際網路的這個體系可以幫助你實現每一個“point”的銷售利益的激勵,銷售產生的信息流、支付流和物流都可以通過完整而成熟的電商體系來管理,這才是符合移動網際網路的電商模式。

至此,我們可以明確一個定義,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行銷其實是去中心化的行銷,而去中心化的主要表現就是格線化,格線化上的每一個節點(point),可能既是你的消費者,又是你的傳播者,還可能是你的銷售員。傳播、購買、體驗、口碑、銷售在格線中可以融為一體,所以,我們把它叫作格線化行銷。

傳統的行銷傳播需要一個place網路,傳統的銷售陳列也需要一個place網路,並且兩個place網路基本毫無關聯。

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傳統行銷的兩個place網路,被一個移動互聯時代的point網路所取代,尤其對於已有龐大線下渠道網路的傳統廠商來說,利用已有渠道,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快速搭建線上的point網路,實現真正的O2O,這或許才是格線化行銷的最大魅力。

以快消品行業為例,在品牌商傳統的行銷運營模式中,由於品牌商無法直接將貨鋪到異常複雜的多級市場和管理數量龐大而細小的終端,這些工作只能通過若干個渠道商的力量進行深度分銷,所以,建立龐大的渠道商的網路往往是傳統行銷工作的核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