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霧霾

南京市環保部門11日向新華社記者表示,此次污染源於外地秸稈焚燒,但“來得快去得急”,11日該市空氣品質已恢復良好。 記者查詢南京市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看到,10日晚21時前後,空氣中顆粒物的濃度開始激增。 南京市環保局11日向新華社記者回應表示,10日晚17時前,南京市空氣品質一直處於優良的正常水平。

10日21時後,南京市區多地能見度下降、空氣中刺鼻的味道聞上去像是燒秸稈的味道,引發大批網民吐槽。南京市環保部門11日向新華社記者表示,此次污染源於外地秸稈焚燒,但“來得快去得急”,11日該市空氣品質已恢復良好。
10日晚間,南京河西、新街口、仙林等地的市民先後發現,當日21時後,空氣中的刺鼻氣味越來越濃、能見度下降。眾多網民在微博上吐槽,要求環保部門回應並採取措施。
記者查詢南京市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看到,10日晚21時前後,空氣中顆粒物的濃度開始激增。細顆粒物(PM2.5)在20時為72,處於二級標準“紅線”之下,但21時後,PM2.5增至79,超過“紅線”75,處於“輕度污染”,22時後濃度繼續攀升,增至103,23時飆至310,屬於六級,嚴重污染。
南京市環保局11日向新華社記者回應表示,10日晚17時前,南京市空氣品質一直處於優良的正常水平。至晚21時許,自北向南,該市空氣品質各自動監測點位的顆粒物(PM10、PM2.5)濃度突然明顯上升,22時,主城區PM2.5平均濃度超過300微克/立方米,伴之而來的是全市大面積的霧霾出現;10日23時,空氣品質指數最高值達410,瞬時值達重污染程度。與此同時,空氣監測中的秸稈焚燒另兩項特徵污染物炭黑和鉀離子濃度也顯著升高,據此表明,當晚霧霾污染團突襲南京,為秸稈焚燒所致。
南京市環保局表示,自11日凌晨1點以後,南京城區空氣品質指數逐步下降,尤其是隨後而來的較大降雨,使污染改善速度加快,至11日早7時恢復至良好水平。
@南京環保微博11日10時再次發布訊息:當前PM2.5和PM10濃度分別為64和88ug/m3,空氣品質良好。空氣污染程度由午夜雨後1點開始明顯減輕。郊區六合、浦口等測點顆粒物濃度均呈持續下降趨勢;顆粒物中的碳元素及鉀離子等特徵指標濃度明顯下降,綜合判斷,我市受秸稈焚燒影響正逐漸減輕。
南京市環保局有關人士表示,根據南京市政府秸稈禁燒工作安排,6月10日,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出動兩組巡查人員,各涉農區也安排多組巡查分隊進行了日常巡查,白天均未發現該市郊區有大面積焚燒秸稈行為。當晚出現空氣品質異常後,市環保部門立即啟動應急巡查方案,於20時30分加派兩組人員對當晚主城區主導風向的西北方向進行了重點巡查;同時政府也相應啟動了應急巡查方案,出動30輛巡查車,均未發現有秸稈焚燒火點。
南京市環保局相關專家分析認為,本次秸稈焚燒帶來的空氣品質異常具有下列特點:一是發生時間較晚。根據以往經驗,一般本市焚燒秸稈的時間是在傍晚時分,造成主城區大氣污染的尖峰時段應該是在20時-21時,而本次大氣污染的高峰是出現在23時-次日4時,據分析此次污染源明顯來自外地。根據當時風速推斷,10日夜污染源至少在80-100公里之外。二是南京夏收已進入尾聲,目前僅剩江寧秦淮河兩岸和六合區龍袍等地尚有少量秸稈,總面積不足5萬畝,不足以引起大規模的污染事件。10日夜間的實地巡查,也證明這個判斷。
據了解,目前,南京市秸稈禁燒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南京市環保部門和各區縣將加大巡查力度,嚴防死守。同時,已向江蘇省環保廳要求加大區域聯防聯控力度,減少外來污染對南京空氣品質的影響,確保環境質量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