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

秦武王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又稱秦武烈王、秦悼武王,嬴姓,名盪,秦惠文王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前310年—前307年在位。秦武王重武好戰,在位期間,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秦武王身高體壯,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砸斷脛骨,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繼承王位

秦武王出生於秦惠王十年(前329年),是秦惠文王惠文后所生之子。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文王薨,嬴盪即位,是為秦武王。

孔武好戲

秦武王天生有神力,從小就喜歡與勇士們做有關力氣方面的遊戲。烏獲、任鄙二將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因為作戰英勇而倍受寵愛,秦武王即位後,對二人更是寵愛有加。
齊國有個名叫孟賁的人,憑藉力大的緣故而聞名於鄉里。他聽說秦武王正在招募天下間的勇士,認為自己終於有用武之地了,於是就前往秦國投奔秦武王。秦武王經過測試,知道他也是個名不虛傳的人物,於是也拜為大官,與烏獲、任鄙一起受寵。

驅逐張儀

秦武王作太子時就不喜歡張儀,繼承王位後,很多大臣都說張儀的壞話:“張儀不講信用,反覆無定,出賣國家,以謀圖國君的恩寵。秦國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恥笑。”諸侯們聽說張儀和秦武王感情上有裂痕,都紛紛背叛了連橫政策,恢複合縱。
張儀害怕被殺,便對秦武王說:“東方諸國有亂秦國才可以得利,我願意利用齊王憎恨我這一點前往魏國,齊國必然攻魏,兩國開戰膠著之際,秦國可趁隙伐韓,兵臨周都,挾持天子,成就帝王功業。”[7-8]
秦武王認為他說的對,就準備了三十輛兵車,送張儀到魏國。齊湣王聽說張儀在魏國,果然派軍攻打魏國,魏哀王很害怕。此時張儀派遣他的門客馮喜到楚國,再借用楚國的使臣出使齊國,成功遊說齊湣王罷兵,獲得安全。[7]

假道伐韓

秦武王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鋒銳的君主,重武好戰,有問鼎中原之志,即位不久,就意欲攻打韓國。韓國軍事重鎮宜陽,是周國與韓國阻擋秦國東進最為重要的屏障,秦軍若想兵出函谷關,首先必須掌控此地,才可以保證物資與兵員的輸通順暢。
秦武王借一機會請教左右丞相甘茂和樗里疾,對他意欲滅掉周王室、得到應有威望的想法有何見解,實則是詢問攻打韓國奪取宜陽之計。
伐韓一事,樗里疾表示反對,因為到韓國的路途遙遠,勞師費財,還不一定能有收穫,萬一趙、魏二國再從背後偷襲後果不堪構想。而甘茂則認為:“伐宜陽,定三川”是秦國挺進中原、成就帝業的關鍵所在。伐韓宜陽,必先破韓魏聯盟,只要魏國助秦,趙國就不能越魏而援韓,韓一旦被孤立,宜陽雖然城池堅固,兵精糧足,但也有可能被秦軍攻破。甘茂自請入魏,聲言將使魏王不但不偷襲秦軍,而且還會出兵助秦。武王大喜,賜予甘茂很多財物,令其出使魏國。
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秋,甘茂出使魏國,以“共享伐韓之利”為誘餌,爭取魏王,並施以政治軍事壓力,與其建立了秦魏聯盟,魏國答應出兵助秦,共伐韓國。甘茂返回秦國後,與秦武王訂立息壤之盟,秦武王表示將全力支持甘茂,派其與庶長封率軍攻打宜陽。
甘茂攻打宜陽五個月還未能攻下,秦國大臣樗里疾和公孫奭提出反對意見。秦武王想召甘茂回國,打算退兵。甘茂說:“息壤之盟就在那裡,大王您可不要忘記。”秦武王於是增兵五萬,派烏獲前往協助甘茂。甘茂亦散私財以賞部下,秦軍果然士氣大振,擊退韓國援兵。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軍攻克宜陽孤城,斬首六萬。秦軍乘勝渡過黃河,奪取武遂(今山西垣曲東南)並築城,韓襄王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國謝罪,同秦國議和。
意外身亡
秦武王爭強好勝,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都因此位居高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八月,秦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兩眼出血,脛骨折斷,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 。秦武王無子,群臣迎立秦武王異母弟、在燕國作人質的公子稷回國繼位,是為秦昭襄王。

為政舉措

連橫衛秦

秦武王重視齊使,以示秦、齊夾擊韓、魏之形,斷絕韓、魏趁秦武王新立攻秦妄想。又派樗里疾與韓使歡娛,敘秦韓之好,以此羈縻韓國。樗里疾的母親是韓女,秦武王的母親是魏女,是秦惠文王與魏襄王結盟時定下的姻親。此時,齊國孟嘗君為齊相,壓迫魏國,魏國權衡利弊,在秦齊之間左右搖擺。秦武王元年(前310年),秦武王與魏襄王在臨晉(今大荔東)相會,鞏固秦、魏聯盟。通過一系列緊張的外交活動,秦武王穩住周邊鄰國,使其不能趁秦新君初立圖秦。其後,開始著手解決秦國中央的魏籍權臣問題,然而因秦武王意外身死,並未完全執行。

聯越制楚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韓、魏、齊、楚、越懷著不同的目的來祝賀嬴盪即位為新的秦王。秦武王親自接見越國使者,與越國達成夾擊楚國的密約,以此制楚。越國在勾踐滅吳後成為東南大國,國力強盛,此時是僅次於楚國的第二大國。楚、越水土相接,人文相近,彼此以為害,一直都在謀劃消滅對方。

平定蜀亂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蜀相陳莊作亂,殺死蜀侯通國。秦武王派甘茂平定蜀國叛亂,誅殺陳莊,並派兵攻打義渠、丹犁。

設立丞相

秦武王是個很有抱負的人,他恥於與六國為伍,見六國都設有相國一職,便把秦國的相國一職,改稱為丞相。秦武王二年(前309年),秦武王在秦國設定丞相官位,設左右丞相各一人,任命甘茂為丞相兼領上將軍,樗里疾為右丞相。命甘茂等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

歷史評價

賈誼:“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司馬遷:“武王有力好戲”。

經典軼事

武王舉鼎

秦武王舉鼎秦武王舉鼎
秦武王生性粗直,威猛雄壯,好與勇士角力為戲。大力士烏獲、任鄙皆為其重用。齊人孟賁,是著名的力士,曾在野外見黃、黑兩牛相鬥,孟賁從中以手分之,黃牛伏地,黑牛猶觸斗不止。孟賁大怒,左手按黑牛之頭,右手拔其角,角出牛死。孟賁聞秦武王招致天下勇力之士,來到秦國,秦武王素聞其勇,拜為大將,與烏獲、任鄙一同受到寵信。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國攻占韓國重鎮宜陽。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到宜陽巡視,然後直入洛陽,以窺周室。

周赧王遣使郊迎,使者向秦武王致天子問候之意,並聲稱天子在王城將備盛禮迎接秦武王。秦武王謝辭使者,不敢與周王相見。他知道九鼎在太廟之中,遂往觀看。入太廟,見九個寶鼎一字排列,甚為壯觀。那九鼎是大禹收取九州的貢金,各鑄成一鼎,載其本州山川人物及貢賦田土之數,足耳俱有龍紋,又稱“九龍神鼎”。夏傳於商,商傳於周,遷之於洛邑。遷時,用卒徒牽挽,牛車負載,不知重量幾何。

秦武王圍著九鼎觀覽一番,讚嘆不已。九鼎名稱各不同,鼎腹有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即古九州名)九字相別。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嘆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鹹陽。”守鼎的官吏說:“此武王定鼎於此,未曾移動,每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秦武王回頭問任鄙、孟賁道:“你們二位,能否舉起此鼎?”任鄙推辭說:“我只有百鈞之力,此鼎重千鈞,無法舉起。”孟賁笑道:“我試試。”於是用兩根粗繩系在鼎耳之上,伸開雙臂,套入繩索之中,狠狠喝道:“起!”那鼎離地半尺,重重砸在地上。由於用力過猛,眼珠迸出,眼眶流血。秦武王笑道:“雖然勉強舉起,也太費力了。你既然能舉動,難道寡人舉不動?”任鄙進諫道:“大王萬乘之軀,不可輕試!”秦武王不聽,卸下錦袍玉帶,束縛腰身,更用大帶扎縛其袖。任鄙拉著他的袖子苦苦勸諫,秦武王大怒道:“你自己不能舉,難道妒忌寡人之力嗎?”任鄙見秦武王發怒,不敢再諫。秦武王大踏步向前,亦將兩臂套入繩索中,想道:“孟賁勉強舉起,我偏要舉起再行走幾步。”於是盡平生之力,屏一口氣,喝聲:“起!”那鼎亦離地半尺。正要邁步,不覺力盡失手,鼎墜於地,正壓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聲,將脛骨壓斷。眾人急忙把他扶歸公館,秦武王疼痛難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氣絕而亡。秦武王即位時曾言:“得游鞏、洛,生死無恨。”今日果然死於洛陽 。

周赧王聞變大驚,急備美棺,親往視殮,哭吊盡禮。秦人奉喪以歸。秦武王無子,迎其異母弟稷嗣位,是為秦昭襄王。

扁鵲見武王

醫生扁鵲見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訴扁鵲,扁鵲建議及早醫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異議:“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會使耳朵聽不清,眼睛看不明。”秦武王把這話告訴扁鵲,扁鵲聽後很生氣,把治病的砭石一丟,說:“君王同懂醫術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醫道的人一道討論,干擾治療,憑這一點,就可以了解到秦國的內政,如此下去,君王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

史籍記載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戰國策·卷四·秦二》

家族成員

祖父:秦孝公
父親:秦惠文王
母親:惠文后
弟弟:秦昭襄王
妻子:秦武王后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秦武王於第九十二回《賽舉鼎秦武王絕脛莽赴會楚懷王陷秦》中登場。在宜陽之戰後,秦武王前往周都雒陽,前去太廟觀看九鼎。秦武王恃力好勝,想與任鄙、孟賁比賽舉鼎。任鄙勸諫秦武王不要舉鼎,而孟賁卻將九鼎之一的雍州之鼎費九牛二虎之力舉高半尺。秦武王親自舉鼎,將鼎舉離地半尺之後突然手中無力,鼎墜落後砸到秦武王右腳上,致使脛骨骨折,秦武王因失血過多於當夜死去。周赧王聽到訊息後親自準備棺木,前往弔喪。樗里疾在朝中宣布甘茂慫恿秦武王入周觀鼎,甘茂害怕被樗里疾所害,被迫出奔至魏國,並客死於該國。

影視形象

2013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赫子銘飾演秦武王。

2015年電視劇《羋月傳》英巴圖飾演秦武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