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欄

秦欄鎮位於安徽省滁州市最東端,歷史上秦欄地區水草肥美,始皇帝在此圍欄養馬,秦欄一名由此而得,鎮北牧馬湖亦因此而得名。秦欄鎮人文薈萃,是二十四孝之一朱壽昌的故里。位於秦欄河邊的孝子墳為重點文物。還有包公祠、關帝廟、貞女庵等旅遊景點。

秦欄鎮位於安徽省滁州市最東端,瀕臨高郵湖,伸入江蘇腹地。處在天長市東南隅,東與江蘇省高郵市、揚州市、儀征市毗鄰,西與界牌鎮、仁和、金集、渝興接壤。緊靠寧鎮揚,鄰近蘇錫常,位置獨特,視窗作用顯著,素有“安徽東大門”之稱。
秦欄鎮不僅地理位置獨特,而且交通便捷。陸路有312省道滁揚公路穿境而過。向東距揚州約半小時車程,向西1小時可達滁州市區,2小時可達合肥,向南1小時可面南京,3小時可達上海。水路由秦欄河經高郵湖直通長江。
秦欄歷史悠久。據傳,歷史上秦欄地區水草肥美,始皇帝在此圍欄養馬,秦欄一名由此而得,鎮北牧馬湖亦因此而得名。後因人丁旺盛,貿易繁榮,又在此設關課稅,秦欄又稱秦關。歷史上秦欄即為物產富饒、民間經濟繁榮的地區,據史料記載,秦欄“熊氏掌鼓”天下衙門十有七八,“馬氏彩龍”遊玩四海。
秦欄鎮人文薈萃,是二十四孝之一朱壽昌的故里。位於秦欄河邊的孝子墳為重點文物。還有包公祠、關帝廟、貞女庵等旅遊景點。
轄25個村、3個街道,常住人口40468人,人口密度389人/平方公里,城鎮非農業人口8668人,農業人口31800人,占總人口的78%。
秦欄鎮公路總長度86公里,其中省道1條,過境3公里(為312省道),縣級公路2條(為油路),11公里,鎮村公路26條72KM。公路密度0.8/平方公里。
秦欄鎮是工業強鎮,2005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3.9億元,財政收入59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2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0元,出口創匯4300萬美元。農業灌溉及村民生活用電能保證正常供應;村村通電話,村村有醫療室,戶戶通路;有中學3所,中心國小3所,村國小22所,衛生院3所。
截止2005年底,全鎮擁有個體私營企業1500家,平均每9戶有一個小老闆,從業人員2.8萬人,從事電子等產業的規模企業180家,其中產值超500萬元以上的116家,超1000萬元的43家,超5000萬的6家,超億元的3家,擁有4家省級集團企業。全鎮有3家企業進入全省私企百強企業,3家企業進入全省私企出口創匯50強,33家企業通過ISO9000論證,有11家企業通過美國UL和歐洲CE認證,企業註冊商標超過200件。農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來自個私企業打工收入。安徽省農業銀行從2001年起連續向秦欄民營企業公開授信,總額在2億元以上
在秦欄鎮已建成的4.3平方公里鎮區範圍,已集聚電子企業300多家,主要生產遙控器、回掃變壓器。僅這兩個產品就占到全鎮工業產值的70%以上,其市場分別占有國際市場30%和90%以上的份額。“秦欄是個大工廠,街道就是流水線”是秦欄電子產業集聚的真實寫照。秦欄電子工業園已被列為安徽省人民政府“861”行動計畫重點項目,秦欄電子產業集群被安徽省信息產業廳列為重點扶持的安徽省四大產業集群,秦欄鎮已成為中外知名的“中國電子名鎮”。
目前全鎮有60%以上的規模企業從事對外出口生產經營業務,年出口供貨值達8億元,有24家企業獲得了進出口自營權,出口產品涉及到5大類7000多個品種,產品出口到美國、日本、印度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電子產業馳名海內外,秦欄諺云:“高壓包包攬天下,遙控器遙控東西”,秦欄的遙控器,國際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高壓包三分天下有其二
1999年秦欄鎮被安徽省科技廳授予“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示範區”,2004年6月,秦欄鎮被安徽省建設廳授予全省首家“農民小康住宅示範村”。秦欄鎮圍繞推進產業集聚和人口集聚這兩條主線,不斷加快小城鎮建設。2001年建設的示範區A區,面積500畝,安置私營企業34家,投入基礎設施配套資金1000多萬元,2003年又規劃建設了示範區B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現啟動2平方公里,入園企業已達69家,協定用地2000多畝,42家企業開工建設,12家企業投產,累計投入資金已超過7億元。在建設示範區A區工業園的同時,規劃建設了長虹和賈圩兩個住宅小區,安置農村居民300多戶。2004年在鎮規劃區內開工建設面積0.8平方公里,可安置2500戶的省級農民小康住宅示範村。目前已完成示範村內3萬平方米道路建設,電力、供排水、路燈、通訊、綠化等配套工程正在建設中,目前已有866戶農民申請入村,首批68戶樣板房已建成交付使用,第二期74戶統建戶正在施工,60戶自建戶正在建設,園區辦公樓及商用樓建設全面展開,累計投入資金達1200多萬元。工業園區和住宅園區建設有效地促進了小城鎮的發展,到2005年底,小城鎮總建成區面積4.3平方公里,吸納本鎮勞動力65%以上,小城鎮的企業聚集率達80%,人口聚集率達50%以上。
在秦欄民間,近年來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有關秦欄人富裕程度的順口溜,“一百萬不算富,二百萬剛起步,五百萬才湊乎,上千萬還有很多戶”,這一順口溜形象地概括出積聚在秦欄民間的巨大財富,據統計,到2005年底,全鎮資產在500萬以上的老闆有200多戶,其中資產突破1000萬元的50多戶,秦欄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已突破40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9000元,每百戶擁有固定電話93門,每百人擁有行動電話47部,鎮區有線電視入戶率達100%。每一個到過秦欄的人都感嘆這裡“人人成老闆,戶戶無閒人,天天能見錢”,城鄉一片繁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