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石蝴蝶

秦嶺石蝴蝶

秦嶺石蝴是苦苣苔科石蝴蝶屬中華石蝴蝶組的植物。中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王文采教授於1981命名的秦嶺特有種,自然分布區僅局限於陝西勉縣茶店子周圍20公里的陰濕山溝。

基本信息

簡介

秦嶺石蝴蝶(Petrocosmeaqinlingensis)為苦苣苔科石蝴蝶屬中華石蝴蝶組植物。是中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王文采教授於1981命名的秦嶺特有種,自然分布區僅局限於陝西勉縣茶店子周圍20公里的陰濕山溝。該植物現已列為國家第二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除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外,還以其嬌媚艷麗的紫色花冠、優雅怡人的翠綠色葉片而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一種很有開發價值的野生花卉資源。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葉7—12枚,具長或短柄;葉片草質,寬卵形、菱狀卵形或近圓形,長0.7—3厘米,寬0.7—2.8厘米,頂端圓形或鈍,基部寬楔形,邊緣淺波狀或有不明顯圓齒,兩面疏被貼伏短柔毛,側脈每側約3條,不明顯;葉柄長0.5—2.5厘米,與花序梗疏被開展的白色柔毛。花序2—6條;花序梗長3—5厘米,中部之上有2苞片,頂端生1花;苞片線狀披針形,長1.6—2毫米,被疏柔毛。花萼5裂達基部;裂片狹三角形,長約,3.8毫米,寬約1毫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內面無毛。花冠淡紫色,外面疏被貼伏短柔毛,內面在上唇稍密被白色柔毛;筒長約2.8毫米;上唇長約4.8毫米,2深裂近基部,下唇與上唇近等長,3深裂,所有裂片近長圓形,頂端圓形。雄蕊無毛,花絲著生於近花冠基部處,長1.1—1.3毫米,花葯近梯形,長約1.2毫米,無毛;退化雄蕊2,著生於距花冠基部0.15毫米處,狹線形,長約0.6毫米處,無毛。雌蕊長5.2毫米,子房與花柱被開展的白色柔毛(毛長達0.5—0.7毫米),花柱長4.2毫米,柱頭小,球形。花期8—9月。

產地分布

陝西沔陽。生於山地岩石上,海拔650米。

本屬概述

多年生草本,通常低矮,具短而粗的根狀莖。葉均基生,具柄,葉片卵形或橢圓形,具羽狀脈。聚傘花序腋生,1至數條,有2苞片,1—2回分枝或不分枝,有少數或1朵花。花萼通常輻射對稱,5裂達基部(裂片線狀披針形,稀卵形),稀左右對稱,3裂達或近基部。花冠藍紫色或白色,筒粗筒狀,檐部比筒長,二唇形,上唇2裂,與下唇近等長或比下唇短約2倍,下唇3裂。下(前)方2雄蕊能育,著生於花冠近基部處,花絲通常比花葯短,稀較長,花葯底著,通常橢圓形,稀圓卵形,有時在頂部之下縊縮,2藥室平行,頂端不匯合或匯合;退化雄蕊3或2,位於上(後)方,小,稀不存在。花盤不存在。雌蕊稍伸出花冠筒之上,子房卵球形,1室,有2側膜胎座和多數胚珠,花柱細長,柱頭小,近球形。蒴果長橢圓球形,室背開裂為2瓣。種子小,橢圓形,光滑。本屬有27種,西自印度阿薩姆向東分布至中國湖北西部,北自秦嶺南坡向南分布至越南和緬甸的南部,多數種分布於雲南高原及其相鄰地區。中國有24種,分布於雲南、四川、陝西南部、湖北西部、貴州和廣西西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