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納,V.

義大利女詩人。生在羅馬附近的馬里諾,出身羅馬貴族世家,父親法布里齊奧是著名的軍事家。她17歲和佩斯卡拉侯爵費蘭特·達瓦洛斯結婚,他是當時的名將,在義大利戰爭中為神聖羅馬帝國效勞。1512年在拉韋納之役被俘,她寫了一首哀歌寄給他。1525年帕維亞之戰帝國軍大捷,主要歸功於他,但他不久因負傷死去,她寫了一些悼念詩。她的品德、才華和學識受到當時許多文學家、藝術家和學者的景慕,米開朗琪羅同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並寫詩讚美她。她和一些鼓吹改革教會的人也有聯繫。但當天主教會反宗教改革迫使他們轉到新教徒的立場以後,她就和他們分道揚鑣。她晚年住在修道院從事慈善事業,最後死在羅馬。

科隆納,V.

正文

義大利女詩人。生在羅馬附近的馬里諾,出身羅馬貴族世家,父親法布里齊奧是著名的軍事家。她17歲和佩斯卡拉侯爵費蘭特·達瓦洛斯結婚,他是當時的名將,在義大利戰爭中為神聖羅馬帝國效勞。1512年在拉韋納之役被俘,她寫了一首哀歌寄給他。1525年帕維亞之戰帝國軍大捷,主要歸功於他,但他不久因負傷死去,她寫了一些悼念詩。她的品德、才華和學識受到當時許多文學家、藝術家和學者的景慕,米開朗琪羅同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並寫詩讚美她。她和一些鼓吹改革教會的人也有聯繫。但當天主教會反宗教改革迫使他們轉到新教徒的立場以後,她就和他們分道揚鑣。她晚年住在修道院從事慈善事業,最後死在羅馬。
她的詩篇有愛情詩和宗教詩。愛情詩是寫給她的丈夫的,主要讚頌他的精神和美德,缺乏熱烈的感情和具體的意境,流於抽象化,藝術形式也完全沿襲彼特拉克的傳統,沒有什麼創新。宗教詩在她的詩集中占大部分,內容是抒寫她對宗教的虔誠篤信,對教會腐化的憂憤痛心,以及她在悲愴中從宗教信仰尋求安慰的心情。她的詩名與其說是建立在她的詩本身的價值上,毋寧說是和她的家世、身世以及與米開朗琪羅等人的友誼分不開的。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