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位於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它是當地土著部落人民為了謀生而在裸露的山地上開墾出的土地。幾個世紀以來,伊富高部落人民為了防止土壤流失,不辭辛勞地用一塊塊的岩石壘成一道道的堤壩,直至成為現在被美譽為“通往天堂的天梯”的稻米梯田。

簡單概述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國家:菲律賓
遺產地名稱: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列入年份:2001年
瀕危原因: 人類遷離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位於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它是當地土著部落人民為了謀生而在裸露的山地上開墾出的土地。幾個世紀以來,伊富高部落人民為了防止土壤流失,不辭辛勞地用一塊塊的岩石壘成一道道的堤壩,直至成為現在被美譽為“通往天堂的天梯”的稻米梯田。代代相傳的知識,神聖的傳統和微妙的社會平衡使這裡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表現了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征服和融合。

環境介紹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菲律賓水稻梯田,也被稱呼為巴納韋水稻梯田。它從山腳開始,一直延長至幾千米英尺高,看起來就向一道綠色的樓梯延伸至天空,格外有震撼。據說,菲律賓水稻梯田的長度,首尾連線,能環繞半個地球。

菲律賓著名的的稻米梯田,位於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它是當地土著部落人民為了謀生而在裸露的山地上開墾出的土地。幾個世紀以來,伊富高部落人民為了防止土壤流失,不辭辛勞地用一塊塊的岩石壘成一道道的堤壩,直至成為現在被美譽為“通往天堂的天梯”的稻米梯田。

稻米梯田在整個亞洲並不罕見,但是完全靠人工從呂宋島以北的崎嶇的山脊上開墾出來的稻米梯田唯有菲律賓的稻米梯田。與此同時,伊富高並未融入現代的主流社會,而是繼續從事傳統的農耕生活,仍保持自己的信仰,但所幸的是古時當地人可怕的“獵頭”的習俗現已銷聲匿跡了。

梯田耕作於2000多年前,充分體現了菲律賓人民當時就具有出色的工程技術和伊富高族的強健體魄。溪水和泉水杯被充分地開發,引入灌溉的渠道,一路灌溉梯田。

菲律賓梯田就位於伊富高省內,它是聞名世界的水稻梯田之鄉,也有著欣欣向榮的歷史遺蹟。遊客前往水稻梯田的時候,也可以欣賞其獨有的風景。如伊富高的木屋,可能是世界上最靈活的活動房屋,它沒有使用任何一顆釘子或者金屬去固定房屋。

氣候
11月-4月是旱季,而其他月份都屬於雨季。3月和4月是當地最熱的月份,而最冷的月份則是11月-2月。

語言
居民不僅僅能聽懂英語,而且廣泛使用英語。而第二語言就是本地的語言-伊富高語,接著就是伊洛卡諾語和塔加路族語。

旅遊資源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當地的旅遊部門為了發展旅遊業建造了一些風格獨特的旅館,旅客可以在馬尼拉乘飛機到達這些賓館。遊客在此住宿可以體味到當地的民風,能一邊喝著雞尾酒,一邊欣賞到優美的民族舞蹈。喜歡漫步的遊客可以在當地的仿古村落中徜徉,在這裡還可以買得到當地著名的木雕工藝品。對於那些更喜歡冒險獵奇的遊客可以遊覽巴塔克城附近的一些景點,在這裡遊客可以觀賞到一直延伸到山頂的著名的形似圓形大劇場的菲律賓安第斯山稻米梯田。從賓館出發延大道到達稻米梯田大約有16公里遠,但如果改用吉普車從小道穿插,則路程可縮短為12公里。在行程中,遊客不得不步行跋涉,攀過一段陡峭的山脊後才能到達稻米梯田。

為了保護稻米梯田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與此同時提高居民的勞動生產能力,菲律賓當局、當地政府會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當地的水文環境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且對針對居民進行了一系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教育。專家認為,對稻米梯田生態系統保護的同時也維繫了當地文化、風土民情的源遠流長,這為旅遊景點尤其是世界文化遺產景點的可持續化管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例。

現狀剖析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菲律賓科迪勒拉山區擁有讓世人驚嘆的高山水稻梯田景觀!它海拔約1500米,迄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這一獨特地科迪勒拉水稻梯田貌於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伊富高因此成為亞洲第一個被列入該名錄的文化自然景觀,很快享譽全球。然而,由於梯田面積的大幅縮減,2001年底,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其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單。目前,梯田境況仍在日趨惡化,若繼續如此,其世界遺產稱號將面臨被取消的危險。

樂趣不在,危機四伏

伊富高梯田風景優美,民俗古樸,然而,它最終還是逃脫不過時間的魔掌。建於幾個世紀前的、號稱“世界第八奇蹟”的這一神秘奇特的自然景觀,由於環境的惡化和人為忽視,以及伊富高年輕一代新的價值觀所引領的現代生活方式的驅使,正遭受著“滅頂之災”。

儘管,梯田的部分區域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指定為世界遺產地,但昔日奇蹟如今已近灰飛煙滅,已顯露凹凸不平的地表。由於缺乏定期維修等多種原因,這一世界存活下來為數不多的古文化遺產正因侵蝕而瀕臨崩潰,不僅造成當地旅遊業嚴重損失,給當地農民生活也帶來極大困苦。

“如果有一天伊富高的水稻梯田銷聲匿跡了,那我們還有什麼臉面來面對祖先呢?你可以看到,現在它們正在日益退化,這必將影響到旅遊的發展。”伊富高省省長泰德·巴格雷特說道。

巴格雷特悲觀地認為,伊富高水稻梯田可能在15年內消失。

巴格雷特說:“每個人都會贊同,應保護文化旅遊遺產,但估計大家尚不明了的是,一旦遺產遭到破壞,誰應當或將為之付出代價?社會發展不應當以犧牲我們賴以生存的綠色環境為代價。”

石料竟比金字塔多

伊富高梯田的珍貴之處,在於它是現今仍然存活的原始景觀,當地居民沿用原始的農業方式耕種著千年水稻梯田,並承襲著古老的文化。

古代伊富高人完全靠肩扛手扶,在海拔1500米的山上雕刻出大規模的高山梯田。由於山坡陡峭,這裡最大的梯田只有1/4公頃,最小的不到4平方米。梯田的外壁全部用石塊築成,最高約4米,最低不到2米,總長度達1.9萬公里,所用的石料比古埃及金字塔還多。

被拋卻的“舊愛”

滄海桑田,古老的梯田文化猶如一株枯木迷失在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春天裡,它面臨的是傳統生活方式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而產生的矛盾。伊富高梯田水稻一年只收穫一季,其總產量僅能保障當地人五個月的糧食需求,其餘時間都需要從外省進口。一位42歲、有8個孩子的木雕工匠說:“我家有一塊梯田,每年的產出僅供全家兩個月的糧食,其餘10個月必須靠副業賺錢為生。一個月賣木雕製品大約收入4000到4500比索(約合500多元人民幣)。”

巴格雷特介紹說,原始的手工耕種梯田、維護梯田泥石以換取微薄利潤已不復存在,伊富高的年輕一代更傾心於從事跟旅遊相關的工作,譬如手工編織、木雕等引導遊客前往水稻梯田參觀。

“年輕的伊富高人已切斷了自己與水稻梯田的紐帶,他們甚至厭惡去耕種山間梯田的想法。原因很明顯。脫離沉重乏味而又繁重的手工勞作,種植梯田已不再是現代社會一種獲利和現實的勞動來源。” 由於勞動力短缺,25%至30%的梯田已處於荒廢。

生態保護

科迪勒拉水稻梯田科迪勒拉水稻梯田

1995年,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宣布在菲建立“國際梯田委員會”,而後,“巴納維水稻梯田責任組”誕生,專門管理伊富高梯田。2002年2月,阿羅約政府將上述兩個機構取消,至今沒有一個政府機構專門負責梯田事務。4月中旬,世界遺產委員會派出專家組到伊富高梯田考察,旨在與菲政府合作拯救梯田,將梯田從瀕危名錄中刪除。

伊富高一位議員索羅門·庫噶拉沃對記者說:“如果世界遺產委員會為了保護原始景觀而讓伊富高人回到過去的生活方式,我們都不會答應。我們不能像博物館陳列古董似的陳列原始的生活方式,我們需要發展,需要與現代社會同步。梯田是伊富高人的驕傲,它是我們文化與傳統的根。目前,原始農業生產無法滿足伊富高人的物質需求,因此我們不得不忽視甚至放棄梯田。”他表示,歡迎世遺委員會保護梯田,但同時,應該允許當地發展經濟,向現代化邁進。

菲律賓旅遊景點

全球風光秀麗的梯田景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