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詩詞選

中秋 遊春 感懷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2月1日)
平裝: 39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2304628
條形碼: 9787802304628
尺寸: 21 x 14 x 2 cm
重量: 522 g

內容簡介

《秋之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詩詞選》和前不久問世的散文選——《時代履痕》堪稱我國社科園地里的文藝雙璧。這些作品都出之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著名學者和社科工作組織者之手。《秋之韻》作者中有的原本是大詩人,後來又從事研究工作;有的畢生從事研究工作,同時也酷愛寫詩。世界風雲、社會生活、自然美景,撥動了他們的心弦。詩人遵循藝術創作規律,滿腔熱情,寫景、敘事、抒情,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題材、主題、形式、風格,百花齊放,令人讀來如入山陰道上,目不暇接。

目錄

前言
詩詞曲
郭沫若
爾雅台懷人
游孔廟
訪半坡遺址(四首)
蝴蝶泉
穆穆篇
陳翰笙
紀念我鄉無錫三大畫家:顧愷之、倪瓚、王紱
宋慶齡副主席折骨後靜養,賦詩慰問
月夜
孫楷第
詠史
無題
呂振羽
杜甫誕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紀念(五首)
秋瑾
文天祥死節六百八十周年
俞平伯
壬寅端陽節吊曹雪芹(二首)
紅樓縹緲歌——題《石頭記》人物圖
偶吟楚漢事
趙朴初君以所藏聖陶手寫詩詞裝為橫幅屬題
玉樓春·和清真韻寄懷
浣溪沙·答朱佩弦兄
歲暮賦
陳友琴
自北京乘飛機赴日本東京機上偶得
參加“日本茶道文化考察團”感賦(二首)
洛陽龍門謁白居易墓
大連棒棰島消夏(四首)
劍門關(二首)
呂叔湘
牛津詩稿(四首)
病起
送向達《文明與野蠻》一書時所題
和黃仲蘇詩(二首)
重和黃仲蘇近作天字韻一首
追懷黎劭老
有感(二首)
吳世昌
北戴河即景(二首)
海灘
中秋
游三游洞即景題壁(二首)
鷓鴣天
臨江仙
減字木蘭花
滿庭芳
鷓鴣天
滿江紅
浣溪沙
論詩絕句
何絳雲
迎春

無題(三首)
徐梵澄
賀香港回歸
迎澳門回歸兼賀五十年國慶
謝冰岩
都市風光時見新
迎澳門回歸
徐懋庸
延安雜詠
南京雜詩(八首選三)
臨江仙·頌毛主席橫渡長江
夏鼐
馬王堆
錢鍾書
新歲感懷適聞故都寇氛
讀杜詩(二首)
巴黎歸國
還家
赴鄂道中(五首選三)
龍榆生寄示端午漫成絕句,即追和其去年秋夕見懷韻
淵雷書來告事解方治南華經
孫德宣
書憤(四首)
吳宗濟
乙亥述懷詩二十四韻,辛巳仲春重訂
季羨林
離別德國去瑞士
含鄱口遠眺
潘翔
雨後邀友春遊
何其芳
憶昔
西湖
偶成(三首選一)
月光
太白岩
胡喬木
六州歌頭·一九六五年新年(二首選一)
菩薩蠻·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核子彈爆炸(五首)
小重山·贈海島戰士
樂山大佛歌
郭布羅·潤麒
游天河
唐弢
重研朱墨作春花
熊德基
重登掃葉樓
遊春
獄中不寐
大同
北平淪陷
秋夜懷人
讀《宋史·岳飛傳
讀《鐵函心史》
讀《郭子儀傳》
仿定庵
寄內
“四害”紀事詩(四首)
潘遜皋
聽家人談及白洋淀風光,憶起童年因而有作
荒蕪
坐小茶館
氣象站觀天象
自嘲
范寧
訪文木先生故居
游佛子嶺
李崧靈
贈蔣一葦同志
蘇辛濤
西江月·重遊西安八路軍辦事處
丘成
游廈門(二首)
游長白山(二首)
敬贈駱肇蕘學兄並共勉
重遊山海關
游旅順(二首)
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讀蘇曼殊詩(三首)
胡繩
卻卷波瀾入小詩(三首)
憶六十年前過衡陽
韶關
南岸村
過南京,夜聞東北流亡學生唱《松花江上》
李清照
憶蘇州(六首選二)
姚佐綬
安慶迎江寺振風塔
登景山萬春亭遣懷
鷓鴣天
毛星
悼趙路同志
悼唐弢
懷十六班寄梅影、汪貫、王平
驚聞沙汀逝世
蝶戀花·北戴河觀山海
吳丈蜀
隴行雜詩
贊蘭州
蘭州五泉山覽勝
車過武威
過戈壁
望嘉峪關
訪莫高窟
敦煌登鳴沙山訪月牙泉
訪陽關(二首)
離敦煌口占
登岳陽樓
鹿門山訪孟浩然故居
李芒
漢歌(八首選四)
耄年登香山
太平花
柳絮
暮年觀長江入海
懷土岐善(十首選七)
新田園詩(四首選二)
佟柱臣
悼裴文中博士
方約
科學考察隊啟程再赴南極,送別
三峽游(三首選一)
癸未初冬,吳庚舜兄以神舟五號載人升空賀詩賜示,爰 筆奉和
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壬午迎春會,賦詩助興(三首)
八十遣懷(四首選三)
但憑荒冢論英雄(二首)
詠梅
鄉野重陽訪菊
桂枝香·紀念建國五十周年,有傷壯歲之逝
憶舊遊·懷念蓉城同窗好友
自度曲
蕭貽元
夢膠南
冰消水鏡開
浣溪沙·菊花
王平凡
懷念彭德懷司令員
懷念毛星同志
陳荷夫
心鍾
陳燊
月夜懷珠生同志
暮春答友人問近況
素衣
書城
暮春感懷
書憤
盧婉清
感懷
重遊三峽
漂流神農溪
自嘲
讀報抒懷
杜敬
八旬有三樂陶然(漢俳三首)
楊柄
一剪梅·龍吟閣
龍潭蛙聲
殘荷
龍潭深秋
張林珠
大刀霍霍砍倭頭
吳介民
澳門回歸頌(二首)
榮芬
鄉思
詩情
徐敏
衛州喜降大雪,醉後抒懷
病中以讀《劍南詩稿》自遣,喜而有作
陶然亭觀菊
重遊靈隱寺
薄暮登虎跑寺
朱毅英
鮮花一束慰雙親
游吉隆坡石洞公園
訪西山曹雪芹故居
謁馬六甲三寶公祠
恆山懸空寺
讀胡志明《獄中日記》詩抄
徹夜護理病妻抒懷
愴戚
偕老校友暢遊胡同有感
張書明
游望江公園有感
李天賜
小草
靈渠
勞洪
七五初度,長夜思母,以歌代哭
楊鐵嬰
昆明
肇慶鼎湖公園龍潭飛瀑
七星岩紀游
姚見
乙酉年春節口號
王敬
滿庭芳·丙子仲冬冒雪游金台園作
李野光
東嶽除夕
哭周恩來總理(二首)
婁底懷舊(二首)
參加小吟在波特蘭大學的畢業典禮感賦
七十自嘲
中秋懷小亞
念舊
萬泉雜詩(十三選一)
悼念卞之琳老師
張志新像贊
緬懷馬寅初校長
李凌
自度曲·春耕
徐衡
北戴河觀江青別墅有感
姚友林
喜迎澳門回歸
電視劇《雍正王朝》觀後
支農篇
卜秀實
河東公頌
李瑚
悼念黎澍同志(二首)
永濟重建鸛雀樓感賦
滿庭芳·紀念魏源誕生二百周年
踏莎行·紀念戊戌變法百周年
蝶戀花·憶往
踏莎行·新居感懷
滿江紅·紀念岳忠武飛九百周年誕辰
滿江紅·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
白婉如
憶秦娥·悼周恩來總理(三首)
李樹生
農民打工苦
萬木春
太陽頌歌(四首)
漢宮春·青松秀骨贊——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
金縷曲·周總理八十壽辰
水調歌頭·小平同志百年華誕
西行寄興(五首選三)
鷓鴣天·中國風
天仙子·滑鐵盧——觀雄獅腳下的拿破崙塑像
虞美人·小神童
古城懷古(三首)
定風波·諸葛憾
自度曲·昭君願
漢宮春·泉城淚
山鄉憶舊(四首選二)
小重山·謁烈士墓
蝶戀花·重訪歇台子
山水謠(二首)
浪淘沙·北戴河
西江月·醉臥羊城
吳慧
中山公園鬱金香展
海棠花溪(八首選二)
詠菊
雲璈曲
王鎮
戰友情
六月
初戀
春曲
樂把夕陽當早陽
李鄰仁
偕友林間小步
游陽朔新景觀世外桃源
唐家璈
南極行
吳報鴻
參加南鄭陸游紀念館揭幕誌喜(二首)
初訪寧夏
悼念陳毅老軍長
游新疆石河子並懷兵團戰士豐功偉績
深切的懷念——紀念粟裕司令員誕辰九十五周年
郭健
廈門胡里山炮台東望金門有感
讀宋人林升詩《題臨安邸
周總理逝世周年祭
讀《陳毅詩詞選注》
聯考恢復後,子女二人有幸被錄取,驚喜而作
李琮
出國
思鄉
夏正坤
獨坐
柳村
奔赴解放區(四首選三)
鬼門關內外
變化疑有神
前線觀歌劇
高逸群
春雨
中秋節接台北表兄電話
長江頌
悼亡(二首)
丁賢俊
沙市郊區洗塵
鍾祥皇陵掃墓
北卡羅來納州州立大學外籍大學生居住區見聞
劉存寬
感時
壯丁墓
寫在樂山大佛旁
京華春早
蜂鳥
長江頌
塔克拉瑪乾沙漠即景
觀古柳自嘲
五十八年後重返嘉陵江
和黃遵憲七絕《到香港》
附:黃遵憲原詩《到香港》
佛羅倫斯頌
浣溪沙·南戴河
採桑子·華田古稀華誕
鷓鴣天·連戰宋楚瑜大陸行
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有感——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
聞少華
六十初度
巫峽神女峰
雷風
牽牛花(三首)
湘潭昭山(二首)
曲沃城春日
泰山瞻魯台
詠陶
詠陸游
“酒德”歌
王明甫君畫鍾馗
蔡厚示
西域行
夕抵敦煌
敦煌至酒泉道中
游海偶成
憶仙姿·參觀青州李清照紀念堂後與友人賦別
臨江仙·寄旅台廈大校友
徐硯
秋聞風雨
何祚榕
黃果樹觀瀑
新世紀二歲寄望
黃仁清
沈園行
摸魚兒·南亞海嘯
木蘭花慢·幽浮(UFO)
周耀文
武夷山頌
姚曉峰
鄉思
游武夷山
參觀秦陵兵馬館
於真
雨牧
詠鹽
潘林杉
歙縣漁梁鎮
游九華山
普陀山游
小三峽古棧道
王明甫
辛卯冬風雪北疆途中
紀軍旅生涯
憶少時冬日夜讀
退未休
雜感(二首)
拓極思
偕游張家界(二首)
慶我黨十六大勝利召開
拜訪謝老
方約《淺笑居詩文集》讀後(二首)
劉存寬《望山書屋詩詞》讀後(二首)
乙酉新春感賦
孫景超
唐山地震感事
沙塵暴
忘憂湖
金名其
喜讀杜敬同志新著《生活散歌》
張克騫
喜登金茂大廈層觀光廳
韓惠琴
和友人詠夜來香詩(二首)
寒峰
炎陵贊(三首)
過岳陽樓
海珠橋上迎國慶
赤光
贊北京
吳宗鍅
海南行吟(八首選三)
天涯海角
黎苗風情村
東山嶺
重遊秦俑館遐想
夏興(四首選三)
俞乃蘊
普陀海濱遠眺
吳庚舜
秋過秦嶺
十六大後聞南水北調訊息
春行沐綠盼奧運
九寨溝
復明頌
梅花驛,詩人李鏡為余話陸游軼
北京植物園水生植物池王蓮
中國社會科學院花園
歡呼神舟五號升空
西臨陽關,與詩人徐放流連漢代烽火台下
惠州西湖贈馬興榮教授
射洪曲贈日本森瀨壽三教授
陳子昂國際學術討論會沱江飲酒
南陽麗景
[中呂]喜春來·京城花市(三首)
[越調]天淨沙·秋韻精神贊
林連德
美利堅印象(三首)
曼哈頓
自由女神像
黃石公園
無題
漢尚烈 李秀芳
絲綢之路
鄧紹基
偕友遊興福寺
有感於醫護人員殉職(二首)
施丁
游太湖
龔榮進
上海訪舊
重遊重慶朝天門
詠揚州北郭風光(二首)
蜀崗懷古
五亭橋風光
青島贊
居延紀事
乾陵懷古
重讀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三峽工程頌
秋遊京郊玉渡山
李清秀
窗欞紅葉
青城山
游戒台寺(二首)
竹枝詞(五首)
雪後日出
新年游北京果品市場有感
長河橋畔
秋遊九寨溝
石寶寨
憶江南
王忍之
巴東漂游
訪核武器研製基地
胡楊頌
王沛
秋日抒懷(二首)
採桑子·秋風
張文閣
過瀘定橋
劉萬忱
西山紅葉
狼牙山
何念龍
李白文化類型比較組詩(六首)
莊子
屈原
二謝
陶潛
杜甫
蘇軾
退後言懷
李彥文
夜登皋蘭山
贈中國音協主席傅庚辰同志
香山秋色
王禮琦
冬至降雪偶吟
谷方
新居
謁毛主席故居
贊焦裕祿同志
卜運算元·農村紀事
點絳唇·教師之歌
蘇幕遮·京城大雪
蔣守謙
舞蹈《千手觀音》贊(三首選二)
古鐘
春訪懷柔(二首)
龍潭小憩
斷橋尋夢
龍年將至有感
曾景忠
步雷風先生《詠陶潛》詩原韻和作
遙念存寬先生(二首)
天人(二首)
悼祭柳無非大姐
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事
憑弔滇西松山戰場
保山端陽花節
無錫湯巷張聞天故居即景
單天倫
北崮山莊松竹苑小記
夜思
觀鐵門關
登交河故城遺址
月夜登機吟
何西來
讀鄉賢于右任公《望大陸》詩有感
春遊桃花源
鄧永鵬
謁成都杜甫草堂
琵琶山望重慶
王暢
自度曲·登山
周用宜
從周世釗九伯游中山公園
薛銜天
游廬山有感
閒趣
章麗君
丹鳳行
李根蟠
成渝線上口占(四首)
梁星彭
考古歲月抒懷
水仙
山西襄汾陶寺城遺址考古發現有感
松鼠
挽義士金有樹
陶文鵬
三峽大壩贊
登岳陽樓和杜詩韻
攀平頂山市郊石人山
登太華(二首)
太華雲海
喜讀胡繩同志題署《逍遙山莊詩稿》寄贈詩集作者蕭瑤七律二首
故鄉綠城南寧贊
謁重慶歌樂山
題嚴子陵釣台
月牙泉
青海湖畔萬畝油菜花開,景象壯麗
劉揚忠
二○○一年七月二十七日暢遊溫州楠溪江
登山西應縣木塔
甲申秋日謁合肥包公祠
漢宮春·一九九八年十月十六日觀巴黎夜景
水調歌頭
阮郎歸·壬午夏日冒雨游滁州醉翁亭
踏莎行·訪西安半坡遺址
沁園春·甲申初夏夜乘友人車游台北街市抒感
鳳凰台上憶吹簫·甲申秋日喀納斯湖紀游
八聲甘州·甲申冬日哈爾濱二龍山學滑雪
登峨眉山長歌
水調歌頭
望海潮·蘭州觀夜景,和鄧千江《上蘭州守》韻
解佩令·詠乾陵無字碑,代遊客與武后問答
浣溪沙·終南山下訪香積寺,因迷路,天黑方到山門
朱佳木
悼陳毅元帥
乘火車由鷹潭至邵武
憶江南·雲棲
參加王震將軍遺體告別儀式有感
六州歌頭·悼喬木同志
賀新四軍五師下一代聯誼會成立
游長江神農溪
念奴嬌·五十歲登泰山有感
陳雲同志誕辰百周年有感
鄒東濤
重遊香港
遠浦樓
登鸛雀樓(漢俳四首)
曉霞
懷友
昆明世博園感賦(二首)
霧中游西湖
井岡竹(二首)
新體詩
鄭振鐸
我是少年
羅爾綱
黔江
冬夜
人生
馮至
蠶馬
孫毓棠
寶馬
卞之琳
古鎮的夢
無題
寂寞
陳夢家
雞鳴寺的野路
何其芳
一個泥水匠的故事
鄒荻帆
在天池的下面
王克勤
黎明
采黃花
柳村
用刀刻下的歷史(一位木刻家的自述)
重慶《新華日報》
雨夜走三峽
牡丹江的桃花汛
潘家森
春之祭
草地秋韻
劉存寬
伴侶
蔡慧梅
心聲
孫景超
天龍屯堡
趙光宙
霞光燦爛——悼念任長霞
李吟波
呼倫貝爾贊
李清秀
漂流在神農溪上
賀巍
小草——昆明湖畔有感
陸永品
游灕江(代人賦)
張玲
一杯冷卻的開水
桑逢康
傷逝
莫作欽
游舊金山“中國海灘
村邊的小溪(散文詩)
樊發稼
圓明園舊址

紅葉·白花
陳聖生
人生如果——
小平,您好!
鄭土生
毛澤東頌
鹿耀世
孔林
灕江山水(二首)
山的印象
水的印象
鄒東濤
致打工者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