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嶼區大丘中學

秀嶼區大丘中學--學校占地74.1 畝,位於秀嶼區行政中心所在地,2002年學校被評為北岸“綠色學校”,2004年獲得莆田市第二批市級花園式單位,2006年獲得省綠色學校、省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先進學校等稱號。

基本信息

硬體建設

秀嶼區大丘中學教學樓秀嶼區大丘中學教學樓

秀嶼區大丘中學現占地74.1 畝,位於秀嶼區行政中心所在地,笏埭公路旁1.5公里處。1993年創校時只有一幢教學樓,一幢學生宿舍樓,一座食堂,一座廁所,資料顯示,學校建築面積已超過2萬平方米,擁有綜合樓一幢、教學樓一幢、學生宿舍樓兩幢、教師宿舍樓一幢、餐廳兩座以及全區唯一標準的400M環行運動場、燈光水泥籃球場、排球場等教學基礎設施,擁有符合省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十二間、配備齊全的計算機房兩間、多媒體教室兩間、語音室一間。校園綠化面積近60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0%,校園四季花香鳥語,綠樹成蔭,基本實現綠化、水泥化。2002年學校被評為北岸“綠色學校”,2004年獲得莆田市第二批市級花園式單位,2006年獲得省綠色學校、省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先進學校等稱號。

辦學成績

校園一角校園一角

職業教育培養了200多名合格的國小教師,適時解決了國小師資短缺的問題。學校在文化體育工作方面也取得了累累碩果,先後12次獲得市、區級文藝調演一、二等獎,31次在全國、省、市、區體育比賽中獲得驕人的成績。先後被評為區級文化工作先進集體、體育工作先進集體、莆田市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全民健身周先進單位”等諸多稱號,同時學校還是莆田市籃球訓練基地、射箭訓練基地、舉重項目傳統校、全國射箭重點校,為莆田市的體育文化事業作出突出的貢獻。此外,學校還獲得福建省第八屆文明學校、省“一禁、三化、五無”學校、、省教育系統黨政工共建“先進教工之家”、莆田市第七屆、第八屆文明學校、省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平安校園、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秀嶼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2005年第一屆高考以來,辦學成績一年一個台階。2005年本科上線65人,2006年本科上線95人,2007年本科上線135人,2008年本科上線165人,2009年本科上線211人。幾年來,美術科高考成績本科上線率均在80%以上,大部分學生能進入如福建師範大學、福州大學等高一級院校深造,成績居全區前茅。

體育、藝術類本科上線人數,獨占全區體藝類高考半壁江山,名列全市前茅,占全市體藝類本科上線總數11.2%。

精嚴的教學管理,開拓的辦學思想,淳樸的校風學風,吸引了大批優秀的國小和國中畢業生選擇學校初、高中就讀。自2002年高中開辦以來,招生數居全區前列。2009年學校普通高中新生計畫招生540人(學校招生代碼:806),職業高中300人。

師資力量

大丘中學教學樓大丘中學教學樓

現有教職工202人,專任教師178人,平均年齡32歲,其中中高級職稱的有110人。高中專任教師97人中,本科學歷的有97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均為學校骨幹教師。2003年區教育局引進4名本科學歷的東北教師到校,2004年分配3名應屆本科畢業生,2005年區教育局組織赴省內各師範院校選聘教師9名,2007年招聘13人,2008年招聘4人,2009年招聘6人,選調3人。每年都招入新教師,壯大教師隊伍。

貢獻與影響

學校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求發展的同時,也為秀嶼區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學校先後擠出有限的資金支持新文公路建設200萬元,支持區青少年活動中心200多萬元,支持大丘村路燈建設等眾多基礎設施建設。在歷次的賑災捐款、“一日助”等活動中,全校師生均能積極捐款捐物,獻出愛心,在社會中贏得了一片掌聲。

學校辦學條件的日趨完善,也方便了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一些業務培訓。學校先後協辦了秀嶼區武裝部每年例行的民兵營長集訓,人事局組織的公務員培訓,教育局組織的全區性會議,財政局組織的每年會計繼續教育培訓等。學校的環境條件、教育管理、教學質量通過他們的宣傳得到了更多的良好口碑。

學校發展

大丘中學地處秀嶼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便利,信息流暢。秀嶼區政府也對學校開辦高中提出了《莆田市秀嶼區政府關於秀嶼區東莊中學等四所中學申辦高中的請示》(莆秀政[2003]25號),秀嶼區政協專題調研組專門對大丘中學申報高中及校園規劃作了專題調研(秀政協辦[2003]函9號)。處於城區中心的笏石,只有莆田十中全區唯一的一所達標高中,生源雖面向全區,但中招分數高,在笏石鎮招進的國中生還不到7%,而對於擁有12萬人口的笏石鎮來說,絕大部分的國中畢業生只能作為城市學生而只能下“鄉”或進莆田城區求學,這給學生家庭帶來了諸多不便。大丘中學開辦高中及時地解決了這一矛盾。高中招生成績就充分說明了這一舉措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另外,大丘中學作為莆田市僅有的三家“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基地之一,辦班經驗得到了省市區農辦的一致推崇。去年省下達培訓農民工1000人,大丘中學培訓1300多人。2006年下達培訓任務為1500人。這項“陽光工程”培訓已作為學校職業教育的延伸漸漸受到了社會及政府的關注,滿足了一些農民工通過短期培訓即上崗的願望,也拓寬了就業渠道,減輕了政府的就業壓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