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鼻烏鴉

禿鼻烏鴉

禿鼻烏鴉,又名老鴉、老鴰、山鳥、山老公、風鴉,通稱烏鴉。是一種歐亞大陸鳥,屬於雀形目鴉科。其大小(45厘米)和黑色色澤似小嘴烏鴉,但成鳥的尖嘴基部的皮膚常色白且光禿。禿鼻烏鴉從英國繼續地分布到伊朗和中國東北,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信息

形態

(圖)禿鼻烏鴉禿鼻烏鴉

體型略大(47厘米)的黑色鴉,嘴基部裸露皮膚淺灰白色。幼鳥臉全被羽,易與小嘴烏鴉相混淆,區別為頭頂更顯拱圓形,嘴圓錐形且尖,腿部的鬆散垂羽更顯鬆散。飛行時尾端楔形,兩翼較長窄,翼尖"手指"顯著,頭顯突出。但成鳥的尖嘴基部的皮膚常色白且光禿。禿鼻烏鴉雄雌同形同色,除了嘴基部外通體漆黑,無論是喙、虹膜還是雙足均是飽滿的黑色;但細看本的體羽並非漆黑一團,而是帶有顯著的藍紫色金屬光澤。虹膜-深褐;嘴-黑色;腳-黑色。

特徵

(圖)禿鼻烏鴉禿鼻烏鴉

在雀形目中,禿鼻烏鴉是體形最大的幾個物種之一,成年的大嘴烏鴉體長可達53厘米左右,這一長度甚至大過了許多猛禽。

禿鼻烏鴉與形態近似的同屬鳥類大嘴烏鴉和小嘴烏鴉相比較,本物種嘴基部周圍沒有羽毛覆蓋,露出了灰白色鱗狀皮膚,在黑色體羽的映襯下非常顯眼,這是本物種區別於同屬近似種的最大特徵。

叫聲:比小嘴烏鴉叫聲更枯澀乏味的咔咔聲。也發高而哀怨的kraa-a及其他叫聲。鳴聲為多種令人生畏的聲響的組合包括咯咯聲、啊啊聲及怪異的咔噠聲等,伴以頭部的前後伸縮動作

分布地域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

禿鼻烏鴉禿鼻烏鴉

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國有分布。在中國,本物種主要分布於東部地區,可見於東北、華北、內蒙古中東部、甘肅、青海、四川,和東南沿海一線,本物種在中國東部分布的最西限可達四川盆地地區,分布南限可達海南島,此外在中國新疆西部的喀什伊寧一線也有本物種的指名亞種分布。

生活習性

(圖)禿鼻烏鴉禿鼻烏鴉

禿鼻烏鴉在高樹上(有時在城鎮內)築成大群鳥巢,草地或耕地里挖掘蠐螬和蠕蟲,有時會刨出馬鈴薯和穀物種子;偶爾也破壞果類作物,進食及營巢都結群的社群性鳥種。常與寒鴉混群,取食于田野及矮草地,常跟隨家養動物。

禿鼻烏鴉常棲息於平原丘陵低山地形的耕作區,有時會接近人群密集的居住區。本物種喜結群活動,尤其到了冬季常常結成龐大的集團多者可達數千乃至上萬。

禿鼻烏鴉是雜食性鳥類,食性很雜,垃圾、腐屍、昆蟲、植物種子、甚至青蛙蟾蜍都出現在它們的食譜中,為了尋找食物它們經常會出沒於城市郊區的垃圾掩埋場和城市街道的垃圾桶、垃圾站等場所。

禿鼻烏鴉在高樹上(有時在城鎮內)築成大群鳥巢;其巢築以小枝和泥土,構造堅固,可年年使用。雌鳥一次產3~5個鮮綠色密斑點的蛋,雛鳥約於孵後一個月學會飛行。

繁殖特點

(圖)禿鼻烏鴉禿鼻烏鴉

指名亞種分布於新疆西部。亞種pastinator 繁殖於中國東北、華東及華中的大部地區,越冬至繁殖區南部及東南沿海省份、台灣和海南島。

卵生,禿鼻烏鴉的繁殖開始於每年的3月~7月間,於樹上營巢,巢以枯枝搭成,呈碗狀,內襯羽毛、枯草等柔軟材料,每巢產卵3~9枚。由雌鳥孵蛋,孵化期為16~18天,幼鳥出殼後由雙親共同哺育,過29~30 天飛離出巢,自己覓食。

科學價值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本物種去毛及內臟、肉鮮用或焙乾研末,可以治療肺結核、咳嗽,頭風、頭暈目眩、小兒風痛等病證,以肉入藥。

經濟價值

禿鼻烏鴉被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中,——《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三有名錄”)。

禿鼻烏鴉禿鼻烏鴉

保護

禿鼻烏鴉未被列入保護,但中醫傳統理論認為本物種去毛及內臟、肉鮮用或焙乾研末,可以治療肺結核咳嗽,頭風、頭暈目眩、小兒風痛等病證,從一定程度上鼓勵了對本物種的捕殺。在某些城市由於城市環境問題,本物種數量爆增,並在城區高度集中,成為困擾很多城市的烏鴉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烏鴉問題困擾的北京市雖然大嘴烏鴉、小嘴烏鴉等同屬其他鳥類泛濫成災,但本物種卻在最近幾年內數量急劇下降,無論城鄉均難覓本物種的蹤影,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現象尚不得而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