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頭鵯

禿頭鵯

禿頭鵯學名“Pycnonotus hualon”,亞洲唯一一種已知禿頭鳴鳥種群,是在大湄公河流域發現的一系列新物種之一。

基本信息

概述

這隻裸臉鵯的腦袋上幾乎沒有一根羽毛,是亞洲唯一一種已知禿頭鳴鳥種群。禿頭鵯學名“Pycnonotushualon”,是在寮國崎嶇的石灰岩山峰兩側森林中發現的。它的叫聲與眾不同,由一系列短促的嘯叫聲構成。與其他一些新發現的物種有所不同的是,這種裸臉鵯的棲息地受到寮國法律的保護。

動物形態

鳥類新種:寮國發現禿頭鵯(裸面鵯)鳥類新種:寮國發現禿頭鵯(裸面鵯)
寮國發現一種新鳥類,目前尚未有正式中文名,先叫它禿頭鵯或者裸面鵯吧,因為它頭頂和面部都是光禿禿的,真是少見。
也有叫它禿頭夜鶯的,生物學家最近在偏僻的寮國山林中發現一種“禿頭”鳥。據有關專家稱,這種“禿頭”鳥是夜鶯的一種。這也是近100年來首次在亞洲發現新的夜鶯品種。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2009年7月29日發布了“禿頭”夜鶯的照片。照片顯示,這種鳥頭上除兩眼之間有一道窄窄的軟毛外,其他地方都是光禿禿的,其臉部皮膚為粉紅色,眼圈呈藍色,鳥的大小與畫眉差不多。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說,“禿頭”夜鶯鳴叫聲與眾不同,外部特徵非常鮮明,作為亞洲唯一一種“禿頭”夜鶯,可以說它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其棲息地處於偏僻的山林地區,常人難以接近,所以此前一直沒有被發現。
英國慈善組織“東方鳥類俱樂部”主辦的科學雜誌《燕尾》最近刊登了這項發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