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泰寧地質公園

福建省泰寧地質公園

福建泰寧地質公園,位於福建省西北的三明市泰寧縣,面積有492.5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面積252.7平方公里。這個地質公園以典型青年期丹霞地貌為主體,兼有火山岩、花崗岩、構造地貌等多種地質遺蹟,是集科學考察、科普教育、觀光覽勝、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基本信息

榮譽

泰寧先後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

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泰寧地質公園為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

概況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492.5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面積252.74平方公里,主要由石網、大金湖、八仙崖、金饒山四個園區和泰寧古城瀏覽區組成,是以典型青年期丹霞地貌為主體,兼有火山岩、花崗岩、構造地貌等多種地質遺蹟,自然生態良好,人文景觀豐富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為了爭創世界旅遊品牌,推動福建地質遺蹟走向世界,帶動旅遊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省政府把泰寧“申世”作為建設福建旅遊強省、構築福建西部綠色生態旅遊帶動的重大舉措,將泰寧地質公園作為福建省第一個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代表,成立由王美香副省長任組長、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和三明市、泰寧縣政府主要領導組成的領導小組,定期研究、推動、指導申報工作。

2004年11月21日,在國內推薦評審會上,泰寧地質公園以總分107.7分(總分120分)高分,在眾多申報單位中排名第二,正式進入了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推薦名單。2004年12月3日至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對泰寧地質公園進行了實地考察考評,其豐富的、高品位的地質遺蹟資源、高質量、高水平的公園建設贏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高度讚譽,綜合測評又居全國內推薦單位之首。 

世界地質公園是指在一定區域內有地球演變過程中留下來的,能夠反映地球演化過程中重要歷史進程的地質遺蹟,並且在這些遺蹟周圍有較好的生態環境,有一定觀賞價值和人文遺產的一個區域。世界地質公園與世界遺產、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一樣,都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評選,具有同等品牌價值和法律地位。泰寧地質公園榮膺世界地質公園品牌,將拓展我省傳統地質科研工作的發展領域,大大提高泰寧、三明和福建旅遊產品在海內外的知名度,最佳化調整旅遊產品結構,豐富旅遊產品的內涵,帶動客源總量持續增加,推動泰寧和三明旅遊跨越式發展,加快福建旅遊強省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步伐。

泰寧的主要地貌遺蹟類型及分布

泰寧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為主體,兼有花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構造地貌,構成一大型綜合性地質公園,其中石網園區、大金湖園區及八仙崖園區的龍王岩、大牙頂景區為丹霞地貌,金饒山園區為花崗岩地貌,八仙崖園區的白牙山景區為火山岩地貌。

泰寧的河流

泰寧地質公園內水系發育,屬閩江上游支流,主要水系有金溪及其濉溪、杉溪、鋪溪三條支流,匯集於泰寧。
蜿蜒曲折的中年期河流、峽谷陡峭的幼年期河流相結合,是區內河流的基本特點,公園內以發育深切峽谷曲流為特色。深切曲流深邃幽長,兩岸丹崖高聳,赤壁對峙,一派奇險峻偉的景象。

泰寧的湖泊

泰寧地質公園內的湖泊主要有金湖、小金湖、九龍潭及金龜寺堰塞湖等,

湖泊湖泊
山因水兒雄,水為山而秀,湖光山色相映成趣,這些湖泊為地質公園錦上添花。泛舟湖上,碧水映丹山,無不令人心曠神怡。

泰寧的瀑布

泰寧丹霞地貌區森林覆蓋率高、水源充沛,丹崖瀑布極為發育,只要有斷崖切割溪流的地方,都發育有瀑布。瀑布規模大小不等,形態各異,有金龜寺疊瀑、水際瀑布、龍井瀑布等數十處。以線瀑、疊瀑為多且最美,是地質公園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水際瀑布高約20米,寬約10米,平均流量1米/秒,是大金湖的一處勝景。其中最為壯觀的當屬金饒山景區白石頂西南山麓的龍井瀑布,總落差達300多米,常年流水不斷。

泰寧的文化景觀

泰寧古城及園區附近,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文化景觀資源十分豐富。人類活動遺蹟、遺址、古建築、摩崖石刻、碑刻、古墓葬和名人遺蹟、遺址廣為分布,

文化景觀文化景觀
縣博物館內各館藏文物3000餘件,還有大量的文學遺產、詩詞歌賦、神話傳說、風土民情記錄等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為泰寧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景點

貓兒山

靈山秀水、生態氧倉

山

貓兒山之趣,可見三劍峰刺入雲霄,金貓山踞天窺世,仙女峰舉目望夫,一山三態,不愧是丹霞地貌之傑作。登頂鳥瞰,宛如置身畫卷,波光粼粼,三湖爭輝,水上丹霞,令你游目馳懷。曲逕入山,秀姿幽靜動人,蒼藤老樹,山花藐藐,林陰篩風,清新宜人。

狀元岩

孕育中國唯一岩穴狀元的儒學聖地

狀元岩為南宋狀元鄒應龍少年時隱居讀書處。這一帶的山水,丹崖懸岩,茂林奇樹,幽峽奇洞,飛瀑流泉,風景險絕優美,還有眾多的珍禽異獸。從人文景觀來看,狀元岩的山山水水打上了儒家文化深深的印記,崖曬經文、峰架文筆,山勢龍虎、狀元及第,吸引了歷代莘莘學子登臨憑弔,求取聰慧靈氣,後人視為教育子弟努力求學的聖地。

九龍潭

水上奇峽、情侶天堂

因有九條蜿蜒如龍的山澗溪水注入潭中,故名九龍潭。潭內丹霞突兀,峭壁林立,蟬噪空谷,十分清幽寧靜,恍若置身世外;水在這片丹霞里低回百囀,一彎一景,一程一貌,獲得了另外的靈動與美,形成中國最長的水上丹霞一線天。漂游其間,清、靜、奇、野等元素完全無缺的融合,親山、親水、親氧、親心情,天地間有種親密的情致樂在其間。

泰寧古城

狀元故里,江南明城

古城古城

漫步古城,你既可在明朝兵部尚書李春燁的深宅大院裡品味“江南第一民居”的美輪美奐,也可在臨水而居的狀元文化公園內觸摸泰寧2200年的風雨滄桑,更可在新落成的有“上海新天地”美譽的靈秀商城內購物美食。夜色闌珊,你不妨坐上古老的畫舫,在徐徐清風,燈影搖戈中悠然感受浪漫人生與美麗心情。

寨下大峽谷

翠谷奇洞,地學畫廊

穿越寨下,在地球悠久的時空中領悟生命與大自然的交響,解讀“丹霞洞穴博物館”和“峽谷大觀園”上億年滄海桑田的變演,只需浮雲半日,即能速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這部巨書。這裡是山谷的集中營,萬谷歸一成寨下,有平坦如街的峽谷,有幽深如巷的巷谷,有壁立一線的線谷。這裡又是植物的王國,斑斕的丹崖攀藤附樹,修竹成林“森呼吸”,原生態滋潤著這個世外的天然地質博物館,仁者愛山,故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有人云,黃山歸來不看山,寨下歸來不看谷。

上清溪

上清溪:千奇藏幽谷,萬芳盈一峽。

以野、幽、奇、趣,構成了世所罕見的千年原生態峽谷曲流大觀園。上清溪,獨得自然清秀,其美態、其韻味,都稱得上是美景中的美女。漂游其上,它處處給人以險境,但很快又以令人叫絕的美景撫慰你,使你的漂游之旅始終控制在險與美的平衡點上。做為中國最美麗的漂游之一,人們形容上清溪漂流,常常說那是一次生命的頓悟和心靈的旅行。

金湖

百里湖山、靈冠天下

丹山和碧水在金湖完美組合: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麗幽雅;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碧綠幽藍的湖泊,同綿延數十公里的赤石群連成一體,丹崖突進湖心,碧水深入山腹;絕壁常常內陷為岩穴,溪澗時時直下成飛瀑;湖水映襯山峰的雄奇,山峰烘托湖水的深邃,特別是甘露岩寺、水上一線天、幽谷迷津、天工佛像、天然摩崖石刻等絕世奇觀,和鑲嵌在沿岸的岩寺古剎、漁村山寨、古墓關隘等眾多人文景觀,互動輝映,造就了國內罕見、景象萬千的水上丹霞奇觀,令人嘆為觀止,中國當代學者蔡尚思稱之為“天下第一湖山”。

泰寧地質博物館

泰寧地質博物苑占地面積120畝,以地質名人大道、地學科普展館、泰寧奇石、古典園林和GIS演示系統為特色。博物苑包括室內地質展館和室外園林景觀兩部分。室內地質展館面積800平方米,有多媒體演示廳、沙盤展廳、動植物生態環境展廳、地質公園學術研究成果展廳、規劃與未來展廳七個展廳,主要是通過音像、文字、標本、模型等形式向公眾介紹地質知識,講述泰寧地質公園的概況,形成背景及典型的丹霞景觀。室外則有園林景觀、地質名人大道、廣場、景觀防洪堤、遊覽步道、水上丹霞微縮景觀、雕塑等。博物苑的主體雕塑是一把巨大的扇子,上鐫“千古丹霞,靈秀泰寧”8個大字,扇子基座上的圓盤圖案為八卦圖。博物苑的建築布局融入了中國的太極理念,整個博物苑就是一個大太極圖。水為陰。建築為陽。陰陽交融。天人合一、相互依存,預示著地球是我們永遠的家園,人類只有善待地球才能換取大地母親的慷概饋贈。

地域文化

公園所在的泰寧古城及園區附近,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人文景觀資源豐富,具有較高的美學欣賞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主要包括以下4種:

古建築

泰寧,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世德堂是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江南古建築群;甘露寺建造工藝精湛,是我國寺院建築史上的一大傑作,聞名中外。

古遺址、遺蹟

主要有新石器時代赤嶺塍遺址、西漢末年煉丹爐基座、明代古城牆、宋代虎頭寨、元代鍾石寨、明末清初南石寨、宋元明清時期的古井,還有唐五代以來的古墓葬:鄒勇夫墓、鄒應龍墓、李春燁墓、豐岩寺和尚墓冢群、寶蓋岩舍利塔群,以及朱德、周恩來舊居、東方軍泰寧總部舊址等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的革命舊址。

民俗文化

保留至今已三千年殷商時期的原始儺舞,被視為古文化的活化石,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天下第一團”梅林戲,是我國稀有的地方戲種,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民間的燈飾、燈舞,擂茶、湖上岩茶等,生動地折射了泰寧人民的生活態度。泰寧縣博物館內開闢了“古建文化藝術陳列館”、“歷史文物陳列館”、“李春燁家居蠟像館”、“泰寧元宵節俗館”、“名人書畫碑刻館”,存有3000餘件各類館藏文物。

丹霞文化

千百年來的泰寧歷史衍變,都與神奇奧妙的丹霞岩洞息息相關,眾多的丹霞洞穴,有的成了僧尼修行的聖地,有的成了學子苦讀的淨土,有的成了農人居家的樂園,有的成了靈魂安息的歸宿,孕育了泰寧的人文歷史,彰顯出泰寧深厚的文化積澱,形成學子文化、岩寺文化、隱逸文化、穴居文化、崖葬文化等獨特的丹霞洞穴文化群落。

當地氣候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地處武夷山脈中段東南側迎風坡,屬中亞熱帶季風型山地性氣候。夏無酷熱,冬無嚴寒。四季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7℃,極端最高氣溫38.9℃,最低氣溫-10.6℃,無霜期300天左右。區內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88mm,相對溫度84%;平均日照時數為1738.7小時。光熱豐富,無霜期長,氣候溫和,生態環境良好。優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本區動物、植物及其與人類活動和諧相處,山地氣候的區域變化以及土壤的多樣性,構成了多種小生態環境,為多種植物群落的形成提供了必備條件。得天獨厚的氣候,使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旅遊適游期長達300天以上。

交通信息

縣城的可進入性

(1)高速公路:貫穿泰寧縣境的福(州)—銀(川)高速公路,原名(北)京福(建)高速,是我國南北的一條交通大動脈,與京九、滬寧杭及許多國道相連,進入泰寧十分便捷,下高速路後有12公里的連線線直接進入泰寧縣城。
通過福銀高速,泰寧到三明1小時,到南昌2.5小時,到福州3小時,到武漢5小時,到上海7小時的旅遊交通經濟圈;

(2)航空:泰寧周邊有四個機場,沿福(州)—銀(川)高速公路直抵南昌昌九機場,距泰寧里程270KM;抵福州長樂機場,距泰寧里程360KM;抵沙縣機場(動工在建),距泰寧里程100KM;經省道邵泰線抵武夷山機場,距泰寧里程168km。

(3)鐵路:距泰寧縣最近的火車站是鷹廈線邵武火車站76公里,三明火車站110公里,距鐵路火車站車程在1.5個小時以內。近期規劃將開工的南昌到福州的向莆高速鐵路,時速260公里,屆時南昌市、福州市到泰寧僅一個小時。

(4)公路:隨著泰寧旅遊的發展,近幾年來泰寧的公路交通運輸也有了長足進步,泰寧開通了直達上海、廣東深圳、浙江溫州、江西南昌和撫州等省際線路,有直達福州、廈門、泉州、莆田、石獅、武夷山、三明、龍巖等省內中心城市的旅遊班車,交通十分便利。

旅遊區(點)的可進入性

泰寧縣內到各景區的交通也十分暢通。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現已開發開放的八大景區,均以泰寧縣城為中心,呈輻射狀向西、南、北三個方向展布,而且城區向景區延伸的景交均在10-20KM範圍內,由此形成了以縣城為遊客集散中心的格局,便捷的交通條件給泰寧旅遊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其中,泰寧古城景區在縣城中心;縣城往南,至地質博物苑1公里,至金湖景區9公里,至貓兒山景區公里;縣城往西,至寨下大峽谷16公里;縣城往北,至上清溪景區上碼頭21公里,至九龍潭景區17公里,至狀元岩10公里;驅車到各景區為水泥或柏油路面,都在半個小時以內即可到達。為方便遊客進入景區,縣汽車站開通了城區至寨下大峽谷、金湖、上清溪、九龍潭、狀元岩、貓兒山景區的公共汽車,此外,城區有上百部小面的可供租用,隨叫隨到。

金湖、上清溪、九龍潭景區是山水結合的水上丹霞而聞名,這三個景區都有設備良好的旅遊客運碼頭和規範服務的遊船公司。其中,金湖現有下坊碼頭、懸索橋遊船碼頭可上船觀湖,上清溪和九龍潭景區均在上碼頭登竹筏漂游,在下碼頭上岸。金湖下坊碼頭和懸索橋碼頭可停靠遊船120艘,營運能力看,泰寧現有金湖、水際、風洞、湖緣、金貓、金遠等6個遊船公司,共有大、小遊船、電瓶船、快艇70多艘,總座位數2000多個,每天可運載8000人次。上清溪和九龍潭現有竹筏分別為350和150張,最多一天可承載5000人和2000人的運力。

住宿信息

目前泰寧縣有上規模酒店共11家,已評定星級的有8家,其中,四星級賓館飯店1家、三星級2家、二星級3家,客房間530間,床位1600張,另外有中小型賓館、招待所有客房460間,旅遊家庭旅館60多家,共有2500個床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