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縣太華鎮

福建省大田縣太華鎮土地總面積2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1萬畝,地處大田縣西北部,東鄰文江鄉、前坪鄉、均溪鎮,西北與永安市接壤,北接建設鎮,西南鄰上京鎮,轄24個行政村。

基本信息

概況

福建省大田縣太華鎮地處大田縣西北部,東鄰文江鄉、前坪鄉、均溪鎮,西北與永安市接壤,北接建設鎮,西南鄰上京鎮,轄24個行政村,土地總面積2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1萬畝。現有戶數8082戶,總人口3.34萬人;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達37892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5502萬元、農業總產值1239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4879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3704元。

資源優勢

——優越的地沃資源。太華鎮位於北緯25°49′,東經117°43′,東西最長16公里,南北最長21公里。全鎮共有土地面積249km2,占全縣10.8%,耕地面積2.7萬畝,其中水田面積2.39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還有甘薯、玉米、大豆、馬鈴薯、木薯等,經濟作物有菸葉、茶果、食用菌等;森林覆蓋率達64%,林地綠化率88.5%;水果以柑桔、桃、李等為主,面積1.4萬畝。轄區屬丘陵地帶,西南高東北低,大部分海拔在340~860米之間,境內土壤多為肥沃沙壤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8℃左右,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2℃,最冷1月份平均氣溫6.3~9.9℃,最熱7月份平均氣溫23.2~28.1℃,無霜期240~310天,年降雨量1071~2346毫米。土壤、氣候、陽光等條件對農作物生長極為有利。
——豐富的礦藏資源。太華鎮已探明開採的有煤炭、石灰石、鐵礦、錳礦、石英礦、瓷土礦等,其中,煤礦年生產能力達25萬噸、鐵礦15萬噸、水泥15萬噸以上。主河錦溪由六條小溪流匯集而成,經文江流向尤溪匯入閩江。東埔溪、張地溪、湯泉溪,流域面積204.2km2,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9594千瓦。湯泉村有3口溫泉,水溫55~80℃,出水量6.06升/秒;魁城村的蛟龍井,明亮清甜,飲用百姓未有得癌症患者,具有獨特的價值。
——便利的交通條件。省道秀里線貫穿太華境內,全長26公里,沿線有8個行政村,人口1.6萬人,是三明通向閩南、沿海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全鎮村村通公路,總長235公里,便利的區域交通條件為農副產品運輸創造了條件。

行政範圍

玉井村 群團村 華溪村 小華村
溫坑村 仕坑村 魁城村 張地村
萬湖村 西埔村 菖坑村 甲魁村
湯泉村 羅豐池元村 德安村
高星村 黃沙村 錦溪村 泮車村
華山村 坑頭村 大合村 太華村
鎮政府駐地設在群團村,海拔520米,距縣城30公里左右。

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太華鎮人民在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的指引下,努力實踐“三個代表”,立足地方特色,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鄉鎮企業為龍頭,積極吸引外商投資,先後創建企業433家,其中,集體企業6家、私營企業7家、個體企業420家,擁有工業固定資產4354萬元,完成工業總產值2.55億元。主要企業有:年產20萬噸“華佛”牌水泥的大田華佛水泥有限公司,年產25萬噸原煤的太華煤礦,年產20萬噸原礦的太華鐵礦,年產10萬噸鐵精礦的大田華太鐵礦深加工有限公司,年發電1000萬度的太華電廠。近年來,太華紮實推進項目帶動戰略,最佳化環境,以誠招商,在煤炭、鐵礦、水電等資源上加大了引資開發力度,並積極引進木製品加工、石膏加工等項目,有力地推動了鄉鎮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003年以來,太華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立足鎮情,突出特色,狠抓各項工作落實,農業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產業化進程逐步加快,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夯實,農民收入有所增加,農村比較穩定。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完成12330萬元,比增4.5%,農民人均收入完成3704元,比增4.57%。

發展規劃

太華鎮總體工作目標是:創造良好環境,吸收外商投資;穩步發展農業,確保農民增收。
1、太華鎮共有2.7萬畝耕地,且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地勢平坦,溫度適宜。萬畝單季稻優質生產區,主要分布在太華、群團、華溪、甲魁等村;2000畝反季節蔬菜生產區,主要分布在萬湖、甲魁、華山、高星等村;3000畝菸葉生產區,主要分布在羅豐、湯泉、萬湖、小華等村;400萬袋食用菌生產區,主要分布在華溪、西埔、黃沙等村。通過組織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使種植業內部從原來水稻、菸葉、甘薯、蔬菜的60:25:10:5調整為40:30:22:8,使菸草生產成為太華鎮農民增收新亮點。
2、太華鎮山地廣闊,氣候溫暖,森林資源豐富,林木生長迅速,近幾年來,山地茶果得到長足發展,羅豐、萬湖等村人均果樹面積1畝以上,森林面積達26.4萬畝,木材蓄積量達47萬立方米。根據太華鎮山里實際情況,必須走“社會、生態、經濟”道路,辦好“一個基地(即20.3萬畝林業生產基地)二個林場(聯辦林場和各村林場)一項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使農戶從中受益。同時要加強以華溪、高星為主生態林區建設,使太華青山常在,綠水常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由於茶果生產面臨市場衝擊,亟待解決和調整,茶果生產重點進行品種改造,進一步擴大華豐臍橙面積,每年高接改造300畝,同時做好產品分級包裝,通過2~3年努力,使太華果樹立於市場不敗之地。
3、太華鎮是大田縣糧食生產區,且交通方便,省道秀里線貫穿全境,公路沿線8個村,1.6萬人以上,為飼養家畜家禽提供了有利條件。全鎮通過建設三個生產基地,帶動全鎮畜牧業全面發展,即母豬生產基地年飼養8000頭以上,主要分布在萬湖、魁城等村;生豬生產基地,年出欄1萬頭以上;家禽家畜生產基地,年出欄30萬隻以上。
4、重點抓好勞動力轉移,通過發展礦產品深加工企業,帶動相關的運輸、餐飲等服務業發展,增加勞動力就業。通過加強勞務站工作,有序組織中青年外出打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