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院

福州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院

福州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院是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國家教育部備案,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外語經貿為特色,涵蓋外語、經管、商貿、電子信息技術和通訊等專業大類的高職院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院美景學院美景

福州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閩政文〔2004〕62號)國家教育部備案,具有獨立頒發國家承認學歷文憑的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國家計畫內招生。

福州外語外貿職業技術學院坐落在福建歷史文化名城--省會福州市,地處福州市高等學府區域---倉山文化區,老校區(現辦學場所)毗鄰福建師範大學。新校區位於倉山區城門鎮三角埕,背靠白雲山,南望烏龍江和五虎山,緊靠福廈公路,附近還有建設中的福州長途汽車南站和即將建設的福廈鐵路福州南站,交通十分便捷。

學院以實施全日制普通專科教育為主,兼有成人函授高等教育、在職幹部培訓、中外合作辦學等。主要培養當前中國加入WTO後急需的外語、經濟、貿易、管理、科技等領域的套用型人才。

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繁榮海峽西岸經濟區為主旨,培養適應生產建設和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套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特別注重培養地方企事業單位實用的外語、經貿類人才。礪志創新,謀求特色,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

辦學思路

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學院發展定位

將學院辦成省內一流、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民辦高職院校。

服務面向定位

學院大樓學院風光

立足福州,面向福建,輻射全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辦學層次定位

以高職高專教育為主,以繼續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為輔的大專層次學歷教育。

專業發展定位

突出外語經貿特色,順應社會要求,打造“套用型”品牌專業。

教學模式

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教育並重,推行“多證書”教育,即學生畢業時,將可獲得1張大專學歷證書、1張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教學模式。

學院校訓

學以致用,服務社會

學院校風

崇德、勤學、求實、創新

基礎設施

學院遠眺學院遠眺

1、辦學條件。學院占地面積218畝(包括新校區建築用地141畝),現有校舍使用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7400萬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10萬元。學院教學設施齊全,配備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語音室、電子閱覽室、各專業實訓室等教學實施;另有先進的校園網、現代遠程教育實時授課教學平台、教師線上答疑設備、衛星實時互動遠程教育教學系統等多功能教學輔助管理系統,成套的電視教學攝錄設備、學生廣播台、英語無線發射台等教學設施,共有校內外實習基地19個;現有圖書館藏書6萬餘冊,數字圖書3.12萬冊,光碟2萬張,報刊雜誌種數112種。圖書館引進了自動化管理系統和計算機信息檢索系統,在圖書館管理方面基本實現了計算機自動化管理,是"超星"數字圖書館分館。

2、機構設定。學院實行院系兩級教學管理體制。設有外語系、經貿系、計算機信息系,並有實訓中心、圖書館二個教輔部門,還設立繼續教育培訓中心,舉辦全日制高等自學考試教育、遠程網路教育和各類職業資格培訓。行政管理部門有黨支部、黨政辦公室、教務處、學工處(下設就業指導辦公室)、總務處、招生辦公室。另有工會、團委、學生會等組織和後勤服務中心。

3、專業結構。學院已初步形成了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科專業體系,為體現學院的特色和優勢,學科門類以外語、經貿類為主。2004年開設了國際商務、英語、金融與保險、電子商務、電子與信息技術、計算機及其套用6個專業。2005年我院在原有專業的基礎上,新增信息技術與電子政務、涉外會計與電算化、涉外市場行銷、涉外文秘與商務策劃、套用日語、國際物流六個新專業,五年制大專開設商務英語、旅遊英語、旅遊管理、電子信息技術四個專業。

4、師資隊伍。目前學院擁有一支力量比較雄厚、素質優良、結構比較合理、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101人,其中專任教師73人,具有副高級以上專任技術職務的3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7人),設定專業的專職學科主任均為教授、副教授。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8人。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者5人,在讀碩士8人。此外,還擁有一定數量適應高職教學特點的"雙師型"教師。學院有著濃厚的學術氛圍,除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作學術報告;同時,選派教師出國學習交流等。

學院大樓學院大樓

5、學生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學院堅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不斷加強校風學風建設。以"崇德、勤學、求實、創新"的校風為核心,堅持和發揚"勵精圖強、團結拼搏、朝氣蓬勃、爭創一流"的信念,充分發揮學院黨團組織的作用,開辦《菁菁校園》報,暢通學生工作信息渠道。學院還開展了"一對一"的師生結對子"扶貧幫困"活動;其次對部分家庭特別困難學生採取學費減免和緩交的辦法,使學生能進得來留得下安心學習;學院還成立了"學生創業中心"開展學生勤工助學創業;並設立"欽興"助學專項獎學金等。在2004年12月福建省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中獲得及格率94.7%,優秀率51%的優異成績,名列全省普通高校前茅。在日常管理中積極開展各類優秀評比獎勵活動,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和良好校風學風的形成。

6、合作辦學交流。學院積極探索國際交流與開展全方位的合作辦學的新思路、新機制,探索開拓中外合作辦學路子,注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國家有關行業主動服務的同時積極壯大自己的辦學實力。目前如與福建省海峽人才市場、福建省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開展培訓合作;與企業開展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作用。聘請多位董事長、總經理擔任校企工作委員會成員和特聘教授,建設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學院十分重視國際合作交流,目前已與美國高校圭內斯學院(GMC)、美中經貿文教委員會簽訂合作辦學協定,並與加拿大福建華聯商會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關係。

7、新區建設。為了擴展辦學規模和改善辦學條件,學院在福州倉山區城門鎮建設141畝的新校區,投資人民幣一億多元,建築面積7.3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4萬平方米,學生宿舍3.3萬平方米)的首期工程建設項目將於2005年8月建成使用。建設新校區使我院辦學條件得到巨大改善。今後將形成一校兩區的辦學格局,為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面對二十一世紀,學院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樹立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新的教育觀念,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立足福建,面向全國,以專科教育為主,突出外語經貿特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打造"套用型"品牌專業。遵循就業導向,培養基礎紮實,適應面寬,實踐能力強的"技能型"合格人才。全院師生員工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力爭在三至五年時間內把學院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民辦高職院校。為福建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福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