禇少孫

禇少孫

褚少孫,西漢經學家,潁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漢中後期時做過博士。 據《漢書》的記載,司馬遷死後,《史記》在流傳過程中散失了十篇,僅存目錄 。褚少孫作了補充、修葺的工作。明代人輯有《褚先生集》。 漢成帝年間,褚少孫與張長安、唐長賓一同參加博士殿試,即有提問,對答如流,均升為博士。由於三人都有獨到的學術見解,因此《詩經》四大家之魯家流派中有三人的學說。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才高名儒

禇少孫 禇少孫

褚少孫寓居沛縣,求學於漢朝大儒王式。向王式請教幾篇經典之後,王式說:“你從我這裡聽到的這些就已經齊備了,自己好生潤色自己的才華。”不肯再講授。

成帝年間,褚少孫與張長安,唐長賓等三人同應博士殿試選,即有提問,對答如流,三人均升任博士,故《魯詩》中有唐、褚、張之說。

官至博士,創魯詩褚氏之學。他曾增補過司馬遷的《史記》。西漢經、史學家,漢元帝、漢成帝時的博士,凡是他補寫的《史記》,都有“褚先生曰”的字樣。

續補史記

褚少孫十分喜歡讀《史記》,尤其愛讀史書列傳。美中不足的是司馬遷死後,《史記》遺失了十篇 ,分別是《景帝紀》、《武帝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蒯成列傳》。褚少孫拜訪名流、學士,費盡周折,得到前朝《封冊書》,歷盡艱辛補綴了《史記》缺少的《武帝紀》、《三王世家》、《龜策列傳》、《日者列傳》等篇目。

歷史評價

張晏:遷沒之後,亡《景紀》、《武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蒯列傳》。元、成之間,褚先生補闕,作《武帝紀》、《三王世家》、《龜策》、《日者列傳》。元、成間褚少孫補之,文詞鄙陋,非遷原本也。

章學誠:褚少孫之藉靈於馬遷,裴松之之依光於陳壽,非緣附驥,其力不足自存也。

家庭成員

孫:褚重。

後代:褚遂良,唐代政治家、書法家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