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蝥合劑

名詞解釋

神經蝥合劑是由腦組織膠質物產生存在於腦細胞和神經纖維結合點的一種特異性蛋白結合體,它能將腦細胞和神經纖維緊緊地蝥合在一起。並能將腦細胞發出的指令轉換為生物電信號傳輸給神經纖維。而且它有150天的生成周期。但是在中風后大腦的神經蝥合劑會在24小時內流失35%,如果搶救不及時甚至會流失89%從而導致全身癱瘓。而且據研究發現人體內的神經蝥合劑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流失,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年齡越大行動說話越困難的主要原因。

使用價值

神經蝥合劑的作用機理並不神秘,如果把人的大腦比作這個電路板,那么這些電線就相當於神經纖維,要是那根電線的的焊接點脫焊了形成斷路,那么相應的這根電線連線的零件肯定就停止工作了。
人的大腦有數條負責連線各個部位和器官的神經,有負責聞味道的嗅神經、負責口舌的舌下神經、負責眼睛的眼神經、負責運動的三叉神經等等。如果那條神經的連線點神經蝥合劑流失,那么相應的部位就會出現功能障礙,比如中風后說話有困難那肯定是舌下神經連線的問題,如果手和腳運動有問題那肯定就是三叉運動神經連線點的神經蝥合劑流失了。
神經蝥合劑就起到連線電路板和電線焊接出焊錫的作用,重新焊接好腦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使大腦意識貫通肌體,患者的肢體運動也就隨之恢復正常。所以說中風後遺症的關鍵點就是大腦意識的傳輸出現了障礙。普通的藥物針對中風后遺症的治療只能起到溶栓和修復腦神經細胞的作用,但是並不能補充腦內流失的神經蝥合劑,經過這些治療的許多患者腦神經組織在表面上好像正常但其實因為神經蝥合劑的缺失,神經傳輸已經有了障礙。所以就出現患者大腦有意識四肢卻不能動的奇怪現象!而少數人的痊癒是因為體內的神經蝥合劑生成自己恢復了正常所至,當然這樣的幾率是非常低的!
世界上第一個口服補充人工合成的神經蝥合劑早在2000年已經在韓國研製成功,目前使韓國中風的治癒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92%,幾年時間就使韓國的患者減少了數十萬人。
轉載:SCI期刊網.美國《腦卒中》.STRIKE.2004.2.P102-4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