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氨糖酸苷酶

神經氨(糖)酸苷酶 neuraminidase。亦稱為唾液酸酶,是作用於非還原末端具有唾液酸的寡糖、糖蛋白質、粘蛋白、糖脂質,使其酮糖苷鍵發生水解而放出唾液酸的酶之總稱。

基本信息

神經氨(糖)酸苷酶 neuraminidase
亦稱為唾液酸酶,是作用於非還原末端具有唾液酸的寡糖、糖蛋白質、粘蛋白、糖脂質,使其酮糖苷鍵發生水解而放出唾液酸的酶之總稱。EC.3.2.1.18,是從病毒、細菌、原生生物、胎毛滴蟲屬(Tr-ichomonas foetus)、動物內臟等處發現的。特別已從流行性感冒病毒和細菌、霍亂孤菌、產氧莢膜桿菌等已製備出高純度的結晶酶,用來作為研究上述複合糖基的結構和功能的有用試劑。在病毒中,存在於粘病毒屬(myxovirus)和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的表面,當這些病毒從紅血球和細胞中游離出來後,便起作用,也稱為受體破壞酶。本酶在正常感染的過程中,起何種作用還不清楚,但根據流感病毒的型以及副流感病毒組的病毒的不同,本酶的抗原性質是不同的,可以根據其含量的有無來作為病毒分類的一個標準。結合在神經氨酸的氨基的醯基不管是乙醯化,還是糖苷化均無差別,但對於羥基被乙醯化了的唾液酸,活性是低的。因為在乳糖中的半乳糖殘基的第3位置上結合著N-乙醯基神經氨(糖)酸的N-乙醯基神經氨(糖)基(2→3)乳糖也能被水解,所以被用來作為測定酶活性的標準底物。但是,N-乙醯神經氨(糖基)(2-6)乳糖不能被分解。多聚乙醯神經氨(糖)酸是N-乙醯神經氨(糖)酸,以2-8鍵聚合而形成的多糖。但除梭菌的酶以外,都不能對它水解。與上述病毒和細菌相比,動物的神經氨(糖)酸苷酶活性低。見於血漿、肝細胞膜等,據推測與糖蛋白等變構作用有關,細節還不清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