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膏

神效膏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景岳全書》卷六十四。用於損撲著,筋骨疼痛。

基本信息

來源1

《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組成

花椒49粒 槐枝(長3厘米者)49節 黃占30克 輕粉0.6克 枯礬0.3克

用法

先看瘡形大小,用綿紙裁成四方塊12張,四角用小拈釘住聽用。外以好香油60克,放銅勺內,以文武火熬,先下花椒,煎黑取起;次下槐枝,煎黑又取起;再次下黃占、輕粉、枯礬溶清,卻入前紙浸油內,令透不可令焦,取起聽用。凡貼瘡時,先將槐枝、蔥、椒煎湯,洗瘡令透,拭乾,乃將此膏紙貼上,外面再以油單紙蓋護,並用軟帛縛定,一日取下,揭去一層,復用湯藥洗淨,又貼之。用盡12張,無有不愈者。

主治

臁瘡,腳瘡。

處方來源2

《御院藥方》卷十。

藥物組成

小椒2兩(炒黃色),乳香8錢(另研)。

主治

損撲著,筋骨疼痛。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用好醋打麵糊調藥。

用法用量

塗在痛處上,用紙貼之。

中藥方劑之神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