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百解散

神仙百解散主要用於治療胸滿短氣,肢體煩疼,目睛微痛,耳聾口燥, 咽乾,或渴或不渴,手足自溫,或四肢厥逆,自利,或不利,小便反快。

方劑

【別名】神仙截傷寒四季加減百解散
【處方】山茵陳、柴胡(去蘆)、前胡(生薑制.炒)、人參、羌活獨活甘草蒼朮(米泔浸.炒)、乾葛、白芍藥、升麻、防風(去苗)、藿香(去梗)、白朮、半夏(薑汁炙),各一兩。立春已後不加減。立夏已後加柴胡一分,赤茯苓、當歸,各半兩。立秋已後減柴胡一分,不用當歸、茯苓,只加乾薑(炮)、肉桂(去粗皮),各一分,麻黃(去節)半兩。立冬已後並無加減。一方無當歸,有黃芩(去蘆)半兩。
【炮製】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傷寒遍身疼痛,百節拘急,頭目昏痛,肢體勞倦,壯熱憎寒,神志不爽;感冒瘟疫瘴氣。常服辟瘟疫,治勞倦。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二個,煎至一盞,熱服,不計時候,並進二服。如要表散,加蔥白三寸,淡豆豉三十粒,同煎服,以衣被蓋覆,汗出而愈。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中藥方劑之神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