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沖之星

祖沖之星

1964年11月9日,為了紀念祖沖之對我國和世界科學文化作出的偉大貢獻,紫金山天文台將1964年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1888的小行星命名為為“祖沖之星” 。這一發現得到德國海德堡天文台、桑尼堡天文台、前蘇聯克里米亞天文台等多次觀測認證,並於1974年12月給予第1888號國際編號,確認紫金山天文台擁有發現命名權。據了解,該星沿著偏心率為0.167的橢圓軌道繞日運行,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3.82億公里,繞太陽一周需4.07年,倘若太空人在“祖沖之星”上住上一年,地球上已度過了四五度春秋。

發現歷程

1964年11月9日,楊捷興與其他研究員一起用雙筒望遠鏡對準金牛星座進行小行星照相觀測時,驚喜地發現了一顆新小行星。隨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傑出天文學家、數學家祖沖之名字命名。這一發現得到德國海德堡天文台、桑尼堡天文台、前蘇聯克里米亞天文台等多次觀測認證,並於1974年12月給予第1888號國際編號,確認紫金山天文台擁有發現命名權。據了解,該星沿著偏心率為0.167的橢圓軌道繞日運行,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為3.82億公里,繞太陽一周需4.07年,倘若太空人在“祖沖之星”上住上一年,地球上已度過了四五度春秋。

人物介紹

祖沖之祖沖之

祖沖之(ZǔChōngzhī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於未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先世遷入江南,祖父掌管土木建築,父親學識淵博。

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後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崑山縣東北)令、謁者僕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三方面。在數學方面,他寫了《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可惜後來失傳了。

《隋書·律曆志》留下一小段關於圓周率(π)的記載,祖沖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朒數)和3.1415927(盈數)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這一紀錄直到15世紀才由阿拉伯數學家卡西打破。祖沖之還給出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荷蘭數學家奧托重新發現。祖沖之還和兒子祖暅一起圓滿地利用「牟合方蓋」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球體積公式。

在天文曆法方面,祖沖之創製了《大明曆》,最早將歲差引進曆法;採用了391年加144個閏月的新閏周;首次精密測出交點月日數(27.21223),回歸年日數(365.2428)等數據,還發明了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後若干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在機械學方面,他設計製造過水碓磨、銅製機件傳動的指南車、千里船、定時器、欹器等等。

此外,他在音律、文學、考據方面也有造詣,他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

是歷史上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

星的發現

祖沖之環形山在月球上的位置祖沖之環形山在月球上的位置

宋朝末年,祖沖之回到建康任謁者僕射,此後直到宋滅亡一段時間後,他花了較大精力來研究機械製造。

公元494年到498年之間,他在南齊朝廷擔任長水校尉一職,受四品俸祿。鑒於當時戰火連綿,他寫有《安邊論》一文,建議朝廷開墾荒地,發展農業,安定民生,鞏固國防。公元500年祖沖之在他72歲時去世。祖沖之的主要成就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技術三個領域。此外祖沖之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祖沖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傳。祖沖之是一位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功績,1967年,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將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星”

軌道根數

日期:2452400.5 (2002年05月06日08時00分00秒,曆書時)

偏心率:0.1655346

升交點黃經:244.99509°

軌道半徑: 2.5479303天文單位

公轉周期:4.06714年

升交點日距:2.75623天文單位

近日點黃緯:-4.6455984°

近日點日距:2.126159677天文單位

近日點角距:232.44158°

平近點角:34.06845°

黃經平均變化率:0.242338692°/天

降交點日距:2.25098天文單位

近日點日期:2452259.9180319 (2001年12月16日18時01分58秒,曆書時)

軌道傾角:5.86405°

遠日點日距:2.969700923天文單位

比角動量:0.027079583天文單位2/天

近日點黃經:117.291310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