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文山

祁文山

祁文山(原名宋一文,曾用名宋長富),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河南省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執委,河南省工商聯、民建河南省委副主委兼秘書長等職。

基本信息

人生經歷

1942年在敵占區“潛伏”時的祁文山    祁葆珠 供圖
1942年在敵占區“潛伏”時的祁文山 祁葆珠 供圖

電視劇《潛伏》的熱播,讓許多人對我黨地下工作者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在河南省,有一名地下工作者的經歷比《潛伏》中的“余則成”還要曲折坎坷。


他叫祁文山(原名宋一文,曾用名宋長富),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河南省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執委,河南省工商聯、民建河南省委副主委兼秘書長等職。2009年11月19日《人民政協報》將其事跡披露,11月25日祁文山的大女兒祁葆珠女士向《鄭州晚報》披露了祁文山在新中國成立前後數十年的“潛伏”生涯……鄭州晚報首席記者張錫磊
1935年。走上革命道路,開始為民族解放而戰鬥,那年他只有18歲。
祁葆珠,祁文山的大女兒,曾先後擔任政協河南省九屆委員會常委、河南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民進河南省委副主委。談起父親,祁葆珠表情里溢滿了崇拜和驕傲。
祁文山祖籍天津市,1917年4月出生於天津市侯家後一個貧民家庭,15歲父母就離開了人世。為了生計,1931年投奔在道清鐵路當工人的三哥,來到焦作讀書。在焦作扶輪學校(後改名為焦作鐵路職工子弟國小、焦作鐵路職工子弟中學國小部)讀書時,學習和品德都很優秀的他,很快得到了李導民和楊洗壓兩位教師的喜愛。這兩位教師都是中共地下黨員。1933年,在楊洗壓老師的介紹下,祁文山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45年任中共冀魯豫地下軍事情報站站長時的祁文山  祁葆珠/供圖
1945年任中共冀魯豫地下軍事情報站站長時的祁文山 祁葆珠/供圖
祁文山能走上革命道路,還和他的表兄有很大關係。在焦作時,他寄居在其姑姑家,祁文山的一位表兄1925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犧牲了。他的這位表兄為他留下了不少革命書籍,每天晚上他都要看到深夜,這為他以後投身革命奠定了理論和思想基礎。在學校里,按照地下黨的指示,他組織學生運動,被選為學生自治會主席。
1934年,在黨組織的資助下,祁文山又以優異成績考入焦作扶輪中學,並被選為學校學生救國會委員。1935年12月9日,祁文山在焦作組織同學參加全國學生統一行動的“12·9”學生運動。遊行時,祁文山走在最前面,舉著紅旗,帶頭呼口號……第二天,白色恐怖籠罩學校,楊洗壓老師通知祁文山趕快離開焦作,說特務馬上要來秘密逮捕他。於是,祁文山翻過牆頭離開了學校,顧不上與家人告別,托人給他的三哥送去一張紙條,大意是:“三哥,國難當頭,民不聊生,我要為民族的解放去戰鬥。”那年祁文山只有18歲。
1938年。秘密把劉少奇從西安護送到澠池,出色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祁文山扒火車到了鄭州,為了填飽肚子,更為了尋找黨,祁文山每天都到大街上找零活乾。有一天,他真的在街上遇到了老師李導民。李老師一把拉住他說:“黨正在找你。”李導民給他10元錢,讓他馬上去洛陽,找中共豫西特委聯繫,還說隴海鐵路還未建立黨組織,讓他參加籌建。祁文山趕到洛陽,在黨組織安排下當了一名鐵路工人。不久,1936年祁文山加入中國共產黨,按黨的指示籌建洛陽隴海鐵路地下黨,組織開展工人運動,壯大革命隊伍。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豫西特委決定,建立中共隴海鐵路洛陽地區地下黨支部,該支部直屬中共河南省委領導,祁文山任組織委員,支部成員有趙尚志、徐駿。
洛陽是敵占區,為了黨組織的安全,就以家庭為掩護秘密開展工作,祁文山是這個家庭中年齡最小的,所以大家都叫他“小宋弟弟”。還有兩位地下黨同志裝扮一對夫妻,祁文山稱他們“姐姐”、“姐夫”,這個特殊的家庭就是當時中共豫西特委和洛陽隴海鐵路地下黨機關。來往信件收信人都是假名。後來,“姐夫”犧牲了,“姐姐”新中國成立後到廣西某高校任黨委書記。
我父親還秘密護送過劉少奇。”祁葆珠說,1938年11月20日前後,豫西特委指示祁文山迅速趕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執行秘密護送任務。祁文山利用在隴海鐵路運輸的便利條件,很快到達西安七賢莊八路軍辦事處,任務是護送從延安來的名叫胡服的首長。祁文山機智勇敢,大約於11月28日把首長平安護送到河南澠池兵工廠,出色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後來才知道胡服就是劉少奇。
說起這段歷史,曾任公安部副部長的席國光在回憶錄中說,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黨中央在延安召開了六屆六中全會。會議決定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11月9日,中央發出通知,劉少奇同志任中原局書記。劉少奇同志從西安赴澠池的時間是11月27日或28日,那時席國光見過祁文山一面,祁文山當時的名字叫宋長富。
1941年。到蘇聯接受特工訓練,因成績優秀提前到敵占區單獨執行“潛伏”任務。
1938年10月,黨組織決定,要有計畫地把思想先進的青年工人分期分批向延安轉移,祁文山是1939年2月春節後最後一批去延安的。在大生產運動中,不少同志都留下了珍貴的鏡頭,但祁文山卻不能拍照,不能上鏡頭,因為黨要派他到白區執行“潛伏”任務。當時情況複雜,敵中有我,我中有敵,稍有疏忽,就會給革命事業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我們現在看到的延安大生產紀錄片,有許多戰士們開荒種地、紡線的鏡頭,當時攝像機就在我父親身邊,但他不能拍。”祁葆珠遺憾地說。
1941年9月,中央組織部通知祁文山到中央社會部報到,報到後便送他到蘇聯紅軍軍事學院學習,主要學習收集軍事情報和爆破技術。負責教學任務的全部是蘇聯教師,但不知姓名,學員之間也互不通報姓名,只以代號相稱,因為這些學生都是黨的優秀特工人員,將要派往敵占區做地下工作,從事收集日偽軍事情報工作。祁文山聰慧過人,經過短期學習和培訓,成績十分優秀,很快掌握了多種特工技能,於是中央社會部和蘇聯紅軍參謀部決定讓祁文山提前結束學習,開始工作,正式成為中央社會部特工人員,並授予他蘇聯紅軍參謀部上尉軍銜。
中央社會部部長和蘇聯紅軍參謀部同志共同與祁文山談話,決定派他到敵占區執行一項特殊任務:到東北哈爾濱找到地下黨聯絡站取到地圖與詳細的圖紙。如果日本侵略軍北進,可能會進攻蘇聯,祁文山就去秘密爆破指定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偽滿洲齊齊哈爾市的一個日本控制的工廠,以破壞日本侵略軍進攻蘇聯的計畫。如果日本南進,另按其他方案行動。
社會部部長交代任務後命令他不準擅自行動,以免引起國際糾紛,並要求他自己單獨過組織生活,不準與任何人、任何地方黨組織發生關係;任務完成與否,均不得暴露個人身份。還教他怎樣尋找黨,尋找八路軍回根據地,尋找蘇聯紅軍等方法。
最後這位負責人十分深情地告訴祁文山:“你這次遠離黨,單獨執行任務,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危險,到白區後要組織一個家庭,有家庭作掩護會更安全,更好為黨工作。你已經25歲了,要找一個工人或者貧農出身的女子,她永遠不會背叛你,會用生命保護你的,千萬不要找洋學生。”
祁文山按照黨的指示於1941年11月離開延安出發到敵占區單獨執行“潛伏”任務,開始了他的“潛伏”生涯。
冀魯豫軍事情報站就設在新鄉祁家,為作掩護,他教會妻子抽菸打麻將。
由晉西北根據地到邊緣地區都有部隊護送。那時日本正在大掃蕩,祁文山還要隨部隊進行反掃蕩鬥爭。為不連累老鄉,他們白天在山洞裡休息,夜間行軍趕路,有時一夜要行走120多里。晉西北冬季非常寒冷,是高寒地區。有一次祁文山在山洞裡休息,一覺醒來已被雪埋住,他身體被凍僵了,動不了,後來有兩位戰士架著他走了一段路才活動開。“爸爸的老寒腿就是那時候落下的。”祁葆珠說。
歷時三個多月,祁文山於1942年2月到達敵占區北京(當時稱北平),準備過“關”,執行特殊任務。但由於形勢有所變化,所以爆破任務停止,按另一方案行動。
到敵占區後,按中央社會部指示,祁文山曾先後在天津、北京、鄭州、新鄉等地一邊從事日偽軍事情報收集工作,一邊尋找黨的關係。
1945年祁文山找到了冀魯豫地下軍事情報負責人郭子青,並按在延安中央社會部規定的聯繫方法寫成電報,由郭子青回根據地與中央聯繫。按指示,只有在與中央聯繫時才能同時用兩個名字,一個是隱名,一個是真名。祁文山的隱名是“黑”,真名是“宋一文”,在寫給中央的聯繫電報上,他同時簽上了這兩個名字。中央回電:你找黨,黨也一直在找你。
1945年,黨中央決定在新鄉設立冀魯豫軍事情報站,直屬中共北方局冀魯豫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領導。司令部位於河南濮陽清豐縣單拐村,祁文山的任務是收集敵方軍事運輸、軍事調度情報,密報司令部。祁文山任情報站負責人兼地下黨書記。
祁葆珠說:“情報站就設在我家,地點就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新鄉市新樂路51號。後來,經黨組織批准,我母親王建淑千里迢迢告別養育她19年的父母從天津來到河南新鄉,與父親組成家庭,協助並掩護我父親傳遞情報。”
為了更好地保護情報站的安全,黨組織要求祁文山的妻子儘快學會打麻將和抽菸,這對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女孩子來說太難了,於是,祁文山就教她,使她很快適應並能單獨完成傳遞情報的任務。
1948年。及時為黨組織送去情報,使部隊安全轉移並側擊敵人。
“當時情報站還有劉世英、趙樹林、崔配喜、李慕紫、李星林、我媽媽王建淑和叔叔祁士義。當時都有外號,我清楚地記得劉世英叔叔的外號叫劉大嘴。白天,父親和情報站的叔叔們冒著生命危險,收集情報,夜裡在我家秘密開會,及時把情報送到清豐單拐的司令部和解放區。聽媽媽說,每次開會,她都要抱著幾個月大睡熟的我在外間屋放哨,一直到深夜。”祁葆珠說,在離新鄉20多里的解放區,直接與交通情報站接頭的是八路軍負責人唐記(曾任焦作市市長)和劉德昌(曾任新鄉法院院長)。
祁士義(新中國成立後曾任鄭州鐵路客運段長)二胡拉得很好,他和李慕紫經常以聯誼名義約國民黨特務一起搞樂器合奏,實際是探聽軍事情報,及時傳送到解放區。李星林是著名中醫,他以看病為掩護傳送情報,祁文山還多次帶他到解放區給新四軍首長看病。
“新中國成立前夕,八路軍就要攻打新鄉市了,槍聲炮聲連成一片,此時,國民黨內部一片混亂,他們決定讓家屬先轉移。組織決定,為掩人耳目,保護這個地下情報站的安全,讓母親帶著只有5個月的我同國民黨軍官太太們一起‘逃’。母親抱著我坐在又黑又熱的悶罐車裡,一路受盡了苦難,當時我年幼體弱生病拉肚子,險些喪了小命。”祁葆珠說。
據劉世英介紹,1948年12月的一天,他從國民黨40軍三一六團團長龐慶振口中得知,敵便衣諜報人員察知我解放軍某部四五百人駐在大召營西南一個村莊,敵計畫用三個團的兵力,以三一六團為主攻團,企圖吃掉這支解放軍隊伍。“祁文山得到情報後,迅速派狗不理包子鋪掌柜高士林(我地下情報人員)將情報送出去,使我部隊安全轉移。敵人撲了個空,回撤時又遭到解放軍側擊。”
1950年。以國民黨特務身份到新鄉公安部門舉辦的“特務學習班”臥底,繼續“潛伏”。
1949年全國解放了,經組織批准,祁文山全家準備回原籍天津,他將要到天津市公安局任職,並已經打好了行李準備出發。正在這時,中共河南省委下了一道命令,說準備成立平原省,河南的幹部一個也不能走。祁文山服從黨的決定,全家就留在了河南。
當時,新中國剛成立,國民黨秘密潛伏下來很多特務。於是黨組織決定,祁文山不能公開露面,還要繼續隱蔽“潛伏”下去,而且家裡繼續做隱蔽偵察點,祁文山的妻子也不能公開工作,繼續為祁文山潛伏做掩護。
1950年,根據當時對敵鬥爭需要,黨決定讓祁文山以國民黨特務身份到公安部門舉辦的“特務學習班”臥底,與國民黨戰犯、特務關押在一起,與他們稱兄道弟,“同吃、同住、同勞動”,“談心交心”,並常常談論一些對社會時局不滿的話,使他們對自己毫無防備,能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
當時新鄉公安局局長是李孝康,偵查科長是石英才(後曾任山西省公安廳廳長)。有一天,一個國民黨特務秘密組織串聯準備暴動,並商定了行動計畫和時間。當晚,石英才“提審”祁文山,與李孝康一起研究案情,及時部署,成功破獲了這起反革命暴動。
祁文山後來曾對孩子們自豪地說:“爸爸是共產黨訓練出來的紅色特工,他們是國民黨訓練的特工,他們鬥不過我。”
1953年。在新鄉開了一家體育用品社作為隱蔽偵察點,代號“112”。
“我那時雖小,但已經懵懵懂懂地記住些事情。”祁葆珠說,“當時我們家在社會上是‘反革命特務家庭’,隨時隨地都會遭到意料不到的唾罵襲擊,街道上的居民也經常到公安機關匯報我家情況。”
後來,祁文山因“認罪態度好”而被“放出”。祁葆珠現在還記得父親回到家時的情形。“我已經不認得他了,頭髮鬍子很長,人很瘦,爸爸走到我跟前輕輕地叫我,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認出,摟著他很委屈地哭了起來。”
1953年,根據當時形勢需要,黨組織決定,由公安機關出錢,在新鄉最繁華的街道新華街蓋了一個大商店,起名為“前進體育用品社”,祁文山當老闆,當時叫“掌柜”的,該商店是我黨安排的隱蔽偵察點。
後來,公安機關在新樂路原地下情報站處又給我們家建了五間大瓦房和一個大院子,臨街高大的門樓下是兩扇大黑門,門上兩個對稱大銅環,與當時街兩旁又低又黑又破的房子形成很大反差,看起來像是十分富有之家。對外稱是資本家自己賺錢蓋的,實際上是公安機關隱蔽工作辦公地點。
祁葆珠說:“我朦朦朧朧地記得,他們每天來得都很晚,大都在我們睡下後悄悄到最裡面的房間。那裡是他們的辦公室,我和妹妹都親切地叫它‘小屋’。這個小屋充滿了神秘感,因為在大院裡人們只能看到四間房,只有進到我們客廳里才能看到這個小屋。小屋裡面放有當時很高檔的辦公桌椅、書架、茶具、收音機,牆上掛有地圖。平常鎖著門,而且門是全封閉的。”
根據需要,隱蔽潛伏的任務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專門搞帝國主義情報的,代號“新美”,領導人是祁文山;第二是專搞國民黨軍統特務情報的,代號“市軍”;第三是專搞國民黨中統特務情報的,代號“鄉中”。他們每人都有自己的代號,我爸爸代號是“112”。他所領導的戰友也都有代號。祁文山和戰友們在此期間破獲多起書寫反動標語、破壞人民生命安全的案件,抓獲多個國民黨潛伏特務和披著宗教外衣的外國間諜。
1992年。被公安部授予“一級金盾”金質獎章。
1963年,公安部派祁文山到河南省公安廳繼續做隱蔽工作,同時公開身份為省政協宣教處處長兼文史資料室主任,就住在省政協。
有一天,祁文山接到公安廳通知去中州賓館開會,當時在座的有中共河南省委副書記趙文甫、省公安廳廳長王一鳴、副廳長陳蘊賢。趙文甫在省里抓公檢法,他問了祁文山的工作經歷後說:“你是白皮紅蘿蔔,無名英雄。”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我們全家又一次遭受到巨大災難。我當時在鄭州大學外語系讀書,星期日回政協,爸爸公開身份是資本家民主人士。那時我天天提心弔膽,到政協見到爸爸才放心。”祁葆珠說。有一天,祁文山十分和藹但很嚴肅地和祁葆珠談話,也好像是向她交代什麼,他說:“運動發展越來越深,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你是爸的大女兒,要記住爸爸的話,不管發生什麼情況,刀架在你的脖子上也不能承認爸爸是共產黨員。”
“我一下子蒙了,多少年的委屈一起湧向心頭,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都到這個時候了,爸爸還要求他的孩子要用生命來堅守黨的機密。”
1968年,祁文山終於結束了他的潛伏生涯。
1977年,祁文山恢復工作,回到河南省政協,曾任政協河南省第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工商聯、民建河南省委員會副主委兼秘書長,全國工商聯執委。
1992年,祁文山在鮮花和掌聲中戴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授予他的“一級金盾”金質獎章。這是黨和國家對一位“無名英雄”的最高嘉獎。
1997年6月26日凌晨3時30分,祁文山走完了他革命傳奇的一生。

祁姓名人

祁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八。本次任務旨在盤點歷史上和當代的主要祁姓名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