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

《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講述了以往和當前以及未來可預見的討論,將人類學置身於一個寬廣而變化的人文視野之中加以審視,汲取和借鑑了其他相關學科的大量資源,如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文學批評以及語言學等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頁碼:439 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8051079

裝幀:平裝

開本:16

叢書名:西方人類學新教材譯叢

定價:55.00

內容簡介

《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第2版)》講述了以往和當前以及未來可預見的討論,將人類學置身於一個寬廣而變化的人文視野之中加以審視,汲取和借鑑了其他相關學科的大量資源,如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文學批評以及語言學等等。對於學習和教授人類學的人來說,這是一本極好的參考書,亦可為存興趣了解“人類學智慧”的人提供一個問題式的研究性路標。

作者簡介

作者奈傑爾·拉波特(Nigel rapport)是聖安德魯斯大學人類學與哲學研究中心的教授,著有許多人類學著作,主要有:《先驗的個體:關於文學和廣義人類學的論文集》(1997),與安東尼·科恩(Anthony p.Cohen)合著的由Routledge出版的《意識的問題》(1995)。

作者喬安娜·奧弗林(Joanna Ovezring)是聖安德魯斯大學的教授和人類學系系主任。她出版過很多關於亞馬遜河地區和人類學基本理論的著作,也是《理智與道義》(Routledge,1985)一書的編者。

編輯推薦

《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第2版)》包含60篇左右的論文,每一篇都講述一個重要概念,這些概念是從事當代人類學研究需要掌握的基本工具。《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第2版)》的目的是提供一個簡明的知識庫,簡要地闡釋職業人類學家可能使用到的眾多主要概念。

這個“闡釋”包括展示人類學家如何以多樣化的方式去理解本學科的關鍵概念和這些方式所經歷的變遷以及未來可預期的變化。《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第2版)》既是回顧總結性的,也是問題式的,力圖成為一本研究性的指南,為原創性寫作提供一個研究工具。

傳統上發端於北美的文化人類學和發軔於歐洲的社會人類學在《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第2版)》中被很好地結合起來,體現了全世界大學中人類學教學開始具有越來越多的相似性。

考慮到目前(後現代、反思)紛繁複雜的範疇劃分和存在的對現有權威理論的挑戰,《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第2版)》將人類學置於一個變化的學科環境——變化中的學科之間的關係、方法論和認識論。《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第2版)》汲取了大量的學科資源(包括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研究、文學批評以及語言學),從而使人類學置身於一個寬廣的人文視野之中。

目錄

前言

1 能動者和能動性(Agent and agency)

2 相異性(Alterity)

3 自我的人類學(Auto—anthropology)

4 身體(Body)

5 兒童(Children)

6 分類(Classification)

7 代碼(code)

8 認知(cognition)

9 常識(Common sense)

10 社區(Community)

11 意識(Consciousness)

12 矛盾(contradiction)

13 交談(Conversation)

14 大同主義(Cosmopolitanism)

15 文化(Culture)

16 控制論(Cybernetics)

17 話語(Discourse)

18 陰性書寫(Ecriturefeminine)

19常人方法論(Ethnomethodology)

20 形式與內容(Form and content)

21 性別(Gender)

22 流言飛語(Gossip)

23 家和無家(Home and homelessness)

24 人權(Human rights)

25 人文主義(Humanism)

26 混雜狀態(Hybridity)

27 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

28 個體性(Individuality)

29 互動(Interaction)

30 闡釋(Interpretation)

31 反諷(Irony)

32 親屬關係(Kinship)

33 閾限(Liminality)

34 文學性(Literariness)

35 方法論的折中主義(Methodological eclecticism)

36 方法論的個體主義和整體主義(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andholism)

37 存在的瞬間(Moments ofbeing)

38 遷移(Movement)

39 神話(Myth)

40 敘事(Narrative)

41 網路(Network)

42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43 權力(Power)

44 定性與定量方法論(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ologies)

45 閱讀(Reading)

46 鄉村牧歌(Rural idyll)

47 科學(Science)

48 社會(Society)

49 國家(State)

50 刻板印象(Stereotypes)

51 旅遊業(Tourism)

52 交易(Transaction)

53 城市化(Urbanism)

54 暴力(Violence)

55視覺主義(Visualism)

56 製造世界(World-making)

57 世界觀(World-view)

58 書寫(Writing)

附錄

參考文獻

……

序言

“西方人類學新教材譯叢”經過修訂和大家見面了,這套教材是由王銘銘教授策劃的,包括國際人類學界在世紀之交前後出版的五種著作,作者也都是蜚聲國際的人類學家。考慮到作為一套叢書,這五本書也是各有側重。從基本概念、人類學概論、學科發展史和理論史到田野工作方法,覆蓋了作為文化人類學基礎的幾個主要部分。然而,選人這套叢書的這些著作又不是簡單的教材。如《人類學:文化和社會領域中的理論實踐》一書,是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編寫的,領銜作者麥可·赫茨菲爾德是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著名教授,沒有像通常的《文化人類學概論》那樣四平八穩地展開教科書式的討論,而是用一種反思“常識”的眼光來展開思辨性的討論。其他幾種作品也是可以用作教材但又高於教材之作。這套叢書出版之後,以學術著作難有的速度很快售罄。我們在這一次修訂中,將過去改譯書名的兩本書重新訂正,回歸本來面目。

學術史是學術研究和訓練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人類學家的成長道路中,可能會有不同的途徑。有些人可以先蒐集和積累大量的田野調查資料,或者說對生活的詳細觀察有所收穫,開始覺得有研究的必要,需要解釋這些材料。於是乎通過閱讀和請教,學習人類學理論,了解不同學派的觀點,熟悉不同的理論分析和解釋路徑,再加上用人類學田野工作和比較研究技術不斷改進自己的研究方法,從而成為人類學家;另外一些人,在已經學術制度化的今天主要是從院校中培養出來的。在大學課堂中學習相關的課程,閱讀人類學經典著作,聽各路名家的講座,然後再去進行田野工作,進行田野民族志寫作,最終完成從學生到人類學家的歷程。

文摘

人類學最好被視為對社會生活的普遍觀點。或是一種社會關係建構中的民族志方法嗎?

人類學中一直存在強烈反對在西方內部進行研究的家鄉式人類學觀點,甚至反對在不那么“具有異國情調的”地點展開的研究。這種論點含有認識論和政治上的雙重意味。眾多西方學科,無論是人文學科、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關注西方自己的社會和文化,只有人類學將自己的根基扎在遠離西方中心的地方,欣賞他者的“文明”“文化”和“科學”(Bloch,1988)。當西方縮減了海外研究基金和慈善援助,也不再裝作關注“歷史的終結”和西方民族民主模式的政策的主導地位的時候,人類學儘可能的繼續保持並成為代表非兩方利益的一面旗幟,這一點變得至關重要。

與這種觀點相應的就是認為只有通過文化震驚帶來的強烈反差,才可能獲得對自己和他者相對的眼光。由於人類學眼光只可能誕生於不同文化的成員交往時的“觸點地帶”(Hastrup,1995b),家鄉式的人類學想要研究自己的文化是不可能成功的。如同阿代納(Arclener,1987)所闡述,人們腦中充斥著“由社會決定”的概念和分類,並且最終以自己的生活將這些又“回饋到社會中”。通常情況下,人們作為“本土的”行動者,意識不到這點,沒有發現這就表現了他們日常經驗和實踐,因為對他們而言,社會空間和文化世界並不是思索的對象。只有對於陌生的驚奇,例如人類學家初到某個極具反差的社區,才能令人類學家和當地人打破常規和自適應之間的平衡,使常態看起來不再熟悉;僅在此刻才可明了究竟是否“是在家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