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市鎮

磨市鎮

磨市鎮--位於長陽東南,總面積22650公頃,轄12個村72個村民小組,現有總人口32885 人。該鎮是全縣八大建制鎮之一。陸龍公路自東向西,王漁公路由北往南貫穿全境,水路直達隔河岩碼頭、高壩洲碼頭,鎮政府所在地救師口北距龍舟坪26公里,距三峽機場僅80公里。

基本信息

磨市鎮簡介

“東有高壩洲,西有隔河岩,兩岸擁明珠,碧水生雲煙。”描寫的就是磨市鎮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美好的發展前景。
該鎮位於長陽東南,總面積22650公頃,轄12個村72個村民小組,現有總人口32885 人。該鎮是全縣八大建制鎮之一。陸龍公路自東向西,王漁公路由北往南貫穿全境,水路直達隔河岩碼頭、高壩洲碼頭,鎮政府所在地救師口北距龍舟坪26公里,距三峽機場僅80公里。

磨市鎮天然資源

磨市境內資源豐富。隔河岩和高壩洲水電站興建以後,鎮內形成水面50000餘畝,占鎮域總面積的15%以上,水成為磨市鎮最大的優勢資源。茫茫水面上,百鳥嬉戲,群島相望,庫岸曲折綿延,伴倚秀絕青山和幽深峽谷,水產、水運、旅遊開發潛力巨大。礦產資源豐富,現已開發出煤、碳石方解石重晶石、大理石等,尚待開發的有硫、鐵、石英石、白雲石、鐵紅士、紅砂岩等。

磨市鎮經濟發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磨市鎮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和獨特的區位優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文明建設取得矚目成績。2002年建設農業畜牧業產業化專業村4個,主導產品為柑桔、黃姜、蘑菇、山羊。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0216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2782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2060元,財政收入達到454萬元。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基礎教育屢創佳績。2002年全鎮中考綜合評估值名列縣內鄉鎮第一。衛生事業步入規範化管理和經營的軌道。交通、郵電、通訊、廣播電視、水電等事業的快速發展。投資60萬元拉通環城路,鋪築了水泥路,改造了河流河道,並建設了400多平米的公共綠地,集鎮環境在為改觀。
新的時期,磨市鎮將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堅持兩手抓,為把磨市建設成為“清江流域明星鎮”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